一种运动解耦并联驱动型外骨骼机器人踝关节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472836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30 18:41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机器人技术领域,涉及一种运动解耦并联驱动型外骨骼机器人踝关节,包括踝关节驱动组件、足托组件;所述踝关节驱动组件包括:小腿杆、屈伸驱动组件和内外翻运动组件;小腿杆与足托组件铰接,屈伸驱动组件和内外翻运动组件设置在小腿杆上,屈伸驱动组件和内外翻运动组件分别带动足托组件进行屈伸运动和内外翻运动。本发明专利技术一种运动解耦并联驱动型外骨骼机器人踝关节,其运动解耦并联驱动结构具有两个旋转自由度、结构刚度较好、整体重心较高以及足端惯量较小的特征,实现背屈/跖屈和内翻/外翻两个自由度的踝关节主动运动辅助,提高人体穿戴的舒适性、运动灵活性以及稳定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运动解耦并联驱动型外骨骼机器人踝关节
本专利技术属于机器人
,涉及一种运动解耦并联驱动型外骨骼机器人踝关节。
技术介绍
下肢外骨骼是一种与人体下肢结构相似的可穿戴仿生机器人,能够辅助穿戴者实现下肢康复、助力行走以及增强负重等功能,在康复、民用和军事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根据人体关节的运动机理研究,踝关节是由胫骨下关节面、内踝关节面和外踝关节面形成的叉状关节窝和距骨的踝状关节头构成,可围绕三个转动轴作背屈/跖屈、内翻/外翻以及较小的内旋/外旋运动,具有灵活性好、支撑力大等特点。现有的下肢外骨骼机器人,其踝关节的自由度单一,通常只包括背屈/跖屈单个自由度,甚至与小腿采用一体化刚性结构,且大多不具备主动驱动,极大地影响了外骨骼的运动灵活性、穿戴舒适性以及踝关节运动辅助能力。因此,如何设计整体结构刚度较高的可穿戴式外骨骼机器人踝关节,实现背屈/跖屈和内翻/外翻两个自由度主动运动辅助,是下肢外骨骼机器人开发过程中的一个关键难题。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运动解耦并联驱动型外骨骼机器人踝关节,其运动解耦并联驱动结构具有两个旋转自由度、结构刚度较好、整体重心较高以及足端惯量较小的特征,实现背屈/跖屈和内翻/外翻两个自由度的踝关节主动运动辅助,提高人体穿戴的舒适性、运动灵活性以及稳定性。本专利技术解决上述问题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运动解耦并联驱动型外骨骼机器人踝关节,其特殊之处在于,包括踝关节驱动组件、足托组件;所述踝关节驱动组件包括:小腿杆、屈伸驱动组件和内外翻运动组件;小腿杆与足托组件铰接,屈伸驱动组件和内外翻运动组件设置在小腿杆上,屈伸驱动组件和内外翻运动组件分别带动足托组件进行屈伸运动和内外翻运动。进一步地,上述屈伸驱动组件包括屈伸驱动固定座、屈伸驱动单元、屈伸运动输出端盖、屈伸运动传动杆、踝关节固定支座;屈伸驱动单元通过屈伸驱动固定座固定在小腿杆的上端,屈伸驱动单元的动力输出端与屈伸运动输出端盖连接,屈伸运动输出端盖与屈伸运动传动杆的一端铰接,屈伸运动传动杆的另一端与踝关节固定支座铰接;踝关节固定支座与足托组件固连。进一步地,上述屈伸运动传动杆的另一端与踝关节固定支座通过屈伸运动虎克铰链连接。进一步地,上述屈伸驱动单元的动力输出端通过屈伸运动单轴铰链与屈伸运动传动杆的一端铰接。进一步地,上述小腿杆与踝关节固定支座通过小腿杆支撑虎克铰链进行连接。进一步地,上述内外翻运动组件包括内外翻驱动单元,内外翻驱动单元固定在小腿杆上部且位于屈伸驱动单元的下方,内外翻驱动单元的动力输出端与内外翻运动输出端盖连接,内外翻运动输出端盖通过内外翻运动径向铰链、内外翻运动水平铰链、内外翻运动垂直铰链与内外翻运动传动杆的一端连接,内外翻运动传动杆的另一端与踝关节固定支座铰接。进一步地,上述内外翻运动传动杆的另一端与踝关节固定支座通过内外翻运动虎克铰链连接。进一步地,上述足托组件包括绑带环扣、L形环扣固定座、足托底板;L形环扣固定座固定在足托底板上,绑带环扣固定在L形环扣固定座上。进一步地,还包括小腿绑缚、足部绑缚;小腿绑缚、足部绑缚分别设置在小腿杆、绑带环扣上。本专利技术的优点:1)本专利技术提出的外骨骼机器人踝关节相较于现有技术,其采用了新型二自由度并联机构构型,提供踝关节背屈/跖屈和踝关节内翻/外翻主动运动辅助,并且两者之间运动解耦,从而简化了运动控制;2)采用虎克铰连接小腿杆和固定座,具有两个相互垂直的转轴,提供踝关节背屈/跖屈和内翻/外翻两个运动自由度;3)小腿杆、屈伸驱动输出运动端盖、屈伸传动杆和踝关节固定座形成平行四边形机构,作为踝关节背屈/跖屈运动支链,屈伸驱动单元安装于膝关节位置,以提高重心位置和减小足端惯量;小腿杆、内外翻驱动输出运动端盖、内外翻传动杆和踝关节固定座形成平行四边形机构,作为踝关节内翻/外翻运动支链,内外翻驱动单元安装于屈伸驱动单元的下方,以提高重心位置和减小足端惯量;两个驱动的物理位置较高,提高了整体重心和减小了足端附加惯量,从而提高了动态运动灵活性;4)屈伸运动支链A0ABB0与内外翻运动支链B0C0CD之间相互垂直,前者具有2个单轴转动铰链和1个虎克铰链,后者具有1个单轴转动铰链、1个虎克铰链和1个等价球形铰链,且虎克铰链和均与小腿杆支撑虎克铰链的轴线共线或平行;相较于分布式多支链并联结构,垂直布置的二支链并联结构更加紧凑,支链之间无运动干涉。附图说明图1是外骨骼机器人踝关节机构简图;图2是外骨骼机器人踝关节人体穿戴示意图;图3是外骨骼机器人踝关节结构示意图;图4是外骨骼机器人踝关节屈伸运动支链结构剖视图;图5是外骨骼机器人踝关节内外翻运动支链结构剖视图;图6是外骨骼机器人踝关节在背屈运动状态示意图;图7是外骨骼机器人踝关节在跖屈运动状态示意图;图8是外骨骼机器人踝关节在内翻运动状态示意图;图9是外骨骼机器人踝关节在外翻运动状态示意图;图10是外骨骼机器人踝关节在复合运动状态示意图。其中:1、踝关节驱动组件;11、小腿杆;12、屈伸运动输出端盖;13、屈伸运动单轴铰链;14、屈伸运动传动杆;15、屈伸运动虎克铰链;16、踝关节固定支座;17、屈伸驱动固定座;18、屈伸驱动单元;19、内外翻驱动单元;110、内外翻运动输出端盖;111、内外翻运动径向铰链;112、内外翻运动水平铰链;113、内外翻运动垂直铰链;114、内外翻运动传动杆;115、内外翻运动虎克铰链;116、小腿杆支撑虎克铰链;2、足托组件;21、绑带环扣;22、L形环扣固定座;23、足托底板;3、小腿绑缚;4、足部绑缚。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方式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方式,而不是全部的实施方式。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方式,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专利技术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专利技术的选定实施方式。为了给人体踝关节提供背屈/跖屈和内翻/外翻主动运动辅助,本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两旋转自由度完全解耦的并联驱动型外骨骼机器人踝关节。首先,为了提高踝关节的承载能力和结构刚度,采用基于虎克铰的二支链并联机构构型,其机构简图如图1所示。该机构由两个相互垂直的运动分支A0ABB0和B0C0CD组成,其中,A0、A、D为单轴转动铰链,C为球形铰链,B0、B、C0为虎克铰链,分别对应于踝关节屈伸支链和踝关节内外翻支链;其次,为了实现踝关节的两自由度旋转运动解耦,以及便于运动控制,两个运动支链的尺寸参数均设计为对边相等,从而形成类平行四边形机构;最后,为了提高外骨骼踝关节的重心以及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运动解耦并联驱动型外骨骼机器人踝关节,其特征在于:/n包括踝关节驱动组件(1)、足托组件(2);/n所述踝关节驱动组件(1)包括:小腿杆(11)、屈伸驱动组件和内外翻运动组件;/n所述小腿杆(11)与足托组件(2)铰接,屈伸驱动组件和内外翻运动组件设置在小腿杆(11)上,屈伸驱动组件和内外翻运动组件分别带动足托组件(2)进行屈伸运动和内外翻运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运动解耦并联驱动型外骨骼机器人踝关节,其特征在于:
包括踝关节驱动组件(1)、足托组件(2);
所述踝关节驱动组件(1)包括:小腿杆(11)、屈伸驱动组件和内外翻运动组件;
所述小腿杆(11)与足托组件(2)铰接,屈伸驱动组件和内外翻运动组件设置在小腿杆(11)上,屈伸驱动组件和内外翻运动组件分别带动足托组件(2)进行屈伸运动和内外翻运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运动解耦并联驱动型外骨骼机器人踝关节,其特征在于:
所述屈伸驱动组件包括屈伸驱动固定座(17)、屈伸驱动单元(18)、屈伸运动输出端盖(12)、屈伸运动传动杆(14)、踝关节固定支座(16);
屈伸驱动单元(18)通过屈伸驱动固定座(17)固定在小腿杆(11)的上端,屈伸驱动单元(18)的动力输出端与屈伸运动输出端盖(12)连接,屈伸运动输出端盖(12)与屈伸运动传动杆(14)的一端铰接,屈伸运动传动杆(14)的另一端与踝关节固定支座(16)铰接;踝关节固定支座(16)与足托组件(2)固连。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运动解耦并联驱动型外骨骼机器人踝关节,其特征在于:
所述屈伸运动传动杆(14)的另一端与踝关节固定支座(16)通过屈伸运动虎克铰链(15)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运动解耦并联驱动型外骨骼机器人踝关节,其特征在于:
所述屈伸驱动单元(18)的动力输出端通过屈伸运动单轴铰链(13)与屈伸运动传动杆(14)的一端铰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静帅吴新宇何勇李金科李锋马跃曹武警王大帅孙健铨连鹏晨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