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背光模组生产智能加工机及加工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9472411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30 18:41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背光模组生产智能加工机及加工方法,包括底板、旋转装置、调节装置、打磨装置和抛光装置,所述的底板下端安装有旋转装置,旋转装置上安装有调节装置,底板右端安装有打磨装置,底板右端后侧安装有抛光装置,本发明专利技术可以解决现有背光模组的前框在焊接拼接和打磨时存在的以下难题,一、传统的背光模组的前框在焊接前需要对其进行拼接定位处理,大都是人工手持进行拼接定位,再进行焊接处理,这种拼接不稳定,影响前框的焊接质量;二、现有的背光模组的前框在焊接完成后打磨时,大都是人工进行打磨处理,人工打磨抛光的效率低下,并且打磨质量不高,降低了前框的生产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背光模组生产智能加工机及加工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背光模组生产加工
,特别涉及一种背光模组生产智能加工机及加工方法。
技术介绍
背光模组为液晶显示器面板的关键零组件之一,前框的制作是背光模组重要技术之一,在背光模组的前框的制作中,考虑成本问题,前框一般利用四根边框采用焊接拼接的形式组成,前框在焊接时需要进行夹持拼接作业,并且前框在焊接完成后,需要对其进行打磨处理。然而目前的背光模组的前框在焊接拼接和打磨时存在的以下难题,一、传统的背光模组的前框在焊接前需要对其进行拼接定位处理,大都是人工手持进行拼接定位,再进行焊接处理,这种拼接不稳定,影响前框的焊接质量;二、现有的背光模组的前框在焊接完成后打磨时,大都是人工进行打磨处理,人工打磨抛光的效率低下,并且打磨质量不高,降低了前框的生产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背光模组生产智能加工机及加工方法,可以解决上述提到的背光模组的前框在焊接拼接和打磨时存在的问题。(二)技术方案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背光模组生产智能加工机,包括底板、旋转装置、调节装置、打磨装置和抛光装置,所述的底板下端安装有旋转装置,旋转装置上安装有调节装置,底板右端安装有打磨装置,底板右端后侧安装有抛光装置。所述的旋转装置包括L型板、一号电机、动力杆、动力圆杆、动力圆盘、从动圆盘、旋转圆杆、十字板和支撑杆,所述的底板下端均匀安装有支撑杆,底板中心位置处开设有旋转圆槽,旋转圆槽内通过转动配合的方式安装有旋转圆杆,旋转圆杆上端位于底板上侧安装有十字板,旋转圆杆下端位于底板下侧安装有从动圆盘,底板下端位于旋转圆槽左侧安装有L型板,L型板上安装有一号电机,一号电机输出端安装有动力杆,动力杆安装有动力圆盘,动力杆上端左侧安装有动力圆杆,为前框的打磨和抛光提供了稳定的动力。所述的调节装置包括卡板、U型板、T型螺纹杆、推进螺纹杆、推进板、平衡滚珠、滑动圆杆、定位块、半圆杆、抵紧块和橡胶板,所述的十字板上端前部、后部、左部和右部均开设有卡槽,卡槽内通过滑动配合的方式安装有卡板,卡板上开设有动力螺纹槽,十字板上位于卡槽外侧通过转动配合的方式安装有T型螺纹杆,T型螺纹杆内端通过转动配合的方式安装在卡槽内端内壁上,且T型螺纹杆通过螺纹配合的方式安装在动力螺纹槽内,卡板上端安装有U型板,U型板上端内壁上开设有滑槽,滑槽内通过滑动配合的方式安装有推进板,U型板外端外壁上开设有推进螺纹槽,推进螺纹槽内通过螺纹配合的方式安装有推进螺纹杆,且推进螺纹杆靠近抵紧块的一端通过转动配合的方式安装在推进板外端外壁中部,推进板上开设有平衡槽,平衡槽内通过滚动配合的方式均匀设置有平衡滚珠,平衡槽两端通过滑动配合的方式安装有滑动圆杆,滑动圆杆上开设有定位槽,平衡槽两端内壁上均设置有定位块,且定位块通过滑动配合的方式安装在定位槽内,滑动圆杆外端安装有半圆杆,推进板内端中部安装有抵紧块,抵紧块上安装有橡胶板,能够对边框进行稳定的夹持定位作业。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的打磨装置包括回位板、回位气缸、U状滑动板、直板、L状板、二号电机、传动齿轮、内齿皮带、传动圆辊、旋转带和含砂百洁布,所述的底板右端中部开设有平槽,底板右端位于平槽右侧安装有回位板,回位板上安装有回位气缸,回位气缸输出端安装有U状滑动板,且U状滑动板通过滑动配合的方式安装在平槽内,U状滑动板左端外壁上前后对称安装有直板,直板左端外壁上开设有方槽,方槽下端内壁上通过轴承前后对称安装有传动圆辊,位于U状滑动板上的直板上的方槽内远离底板中心位置一端的传动圆辊上端通过轴承安装在方槽上端内壁上,位于U状滑动板上的直板上的方槽内靠近底板中心位置一端的传动圆辊上端穿过方槽内壁安装有传动齿轮,传动齿轮之间通过内齿皮带相连接,位于U状滑动板上前端的直板上端安装有L状板,L状板上安装有二号电机,二号电机输出端连接位于U状滑动板上前端的直板上的方槽内靠进底板中心位置一端的传动圆辊上的传动齿轮上,直板上的方槽内的传动圆辊之间通过旋转带相连接,旋转带外壁上沿其周向方向均匀设置有含砂百洁布,能够对前框外壁进行稳定的打磨处理。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的抛光装置包括方板、伸缩气缸、U面滑动板、L面板、三号电机、传动螺纹杆、U型滑动板、四号电机、抛光圆杆和抛光圆辊,所述的底板上左端后部开设有抛光槽,抛光槽内通过滑动配合的方式安装有U面滑动板,U面滑动板上安装有L面板,L面板上开设有T型槽,T型槽内通过滑动配合的方式安装有U型滑动板,U型滑动板上开设有传动螺纹槽,L面板上端安装有三号电机,三号电机输出端穿过L面板安装有传动螺纹杆,传动螺纹杆下端通过转动配合的方式安装在U面滑动板上,且传动螺纹杆通过螺纹配合的方式安装在传动螺纹槽,U面滑动板和U型滑动板右端外壁上均安装有四号电机,四号电机输出端分别穿过U面滑动板和U型滑动板安装有抛光圆杆,抛光圆杆前端通过轴承分别安装在U面滑动板和U型滑动板的前端内壁上,抛光圆杆中部安装有抛光圆辊,底板上左端后部位于抛光槽左侧安装有方板,方板上安装有伸缩气缸,伸缩气缸输出端连接在L面板上,能够对前框进行全面的抛光作业。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的U面滑动板和U型滑动板内壁之间且位于抛光圆辊左侧通过轴承安装有清洁圆杆,清洁圆杆上安装有清洁圆刷,能够及时对抛光圆辊打磨时外壁上残留的碎屑进行清扫处理。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的底板上中部后侧设置有水平仪,使得底板能够处于水平状态。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的旋转带内壁上沿其周向方向均匀设置有齿槽,传动圆辊外壁上沿其周向方向均匀设置有卡齿,卡齿和齿槽之间相互配合使用,使得传动圆辊能够带动旋转带进行稳定的旋转作业。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的推进板上的平衡槽中部为圆口弧状槽,平衡槽两端为直圆槽,且圆口弧状槽两端与直圆槽之间相连接,使得平衡滚珠能够对滑动圆杆进行平衡作业。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的动力圆盘左部开设有弧形缺口,且弧形缺口和从动圆盘之间相互配合使用,从动圆盘外壁上沿其周向方向均匀开设有弧面槽,且弧面槽和动力圆盘之间相互配合使用,从动圆盘外壁上位于相邻的弧面槽之间均匀设置有直槽,且直槽和动力圆杆之间相互配合使用,使得动力圆杆能够带动从动圆盘转动。此外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背光模组生产智能加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人工通过水平仪的测量,使得底板处于水平状态,人工将需要进行焊接的边框放置到U型板上,人工转动推进螺纹杆,推进螺纹杆带动推进板运动,在平衡滚珠的调节作用下,使得滑动圆杆和半圆杆将需要进行焊接的边框水平的抵紧在U型板内壁上,同时,抵紧块和橡胶板将需要进行焊接的边框抵紧在U型板内壁上,对需要进行焊接的边框进行夹持定位作业,人工转动T型螺纹杆,T型螺纹杆通过卡板带动U型板上夹持定位完成的需要进行焊接的边框运动到合适的组合位置,如此重复,将四边的需要进行焊接的边框均进行夹持定位作业,并将四边的需要进行焊接的边框拼接成前框;S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背光模组生产智能加工机,包括底板(1)、旋转装置(2)、调节装置(3)、打磨装置(4)和抛光装置(5),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底板(1)下端安装有旋转装置(2),旋转装置(2)上安装有调节装置(3),底板(1)右端安装有打磨装置(4),底板(1)右端后侧安装有抛光装置(5);其中:/n所述的旋转装置(2)包括L型板(20)、一号电机(21)、动力杆(22)、动力圆杆(23)、动力圆盘(24)、从动圆盘(25)、旋转圆杆(26)、十字板(27)和支撑杆(28),所述的底板(1)下端均匀安装有支撑杆(28),底板(1)中心位置处开设有旋转圆槽,旋转圆槽内通过转动配合的方式安装有旋转圆杆(26),旋转圆杆(26)上端位于底板(1)上侧安装有十字板(27),旋转圆杆(26)下端位于底板(1)下侧安装有从动圆盘(25),底板(1)下端位于旋转圆槽左侧安装有L型板(20),L型板(20)上安装有一号电机(21),一号电机(21)输出端安装有动力杆(22),动力杆(22)安装有动力圆盘(24),动力杆(22)上端左侧安装有动力圆杆(23);/n所述的调节装置(3)包括卡板(3a)、U型板(3b)、T型螺纹杆(3c)、推进螺纹杆(3d)、推进板(3e)、平衡滚珠(3f)、滑动圆杆(3g)、定位块(3h)、半圆杆(3i)、抵紧块(3j)和橡胶板(3k),所述的十字板(27)上端前部、后部、左部和右部均开设有卡槽,卡槽内通过滑动配合的方式安装有卡板(3a),卡板(3a)上开设有动力螺纹槽,十字板(27)上位于卡槽外侧通过转动配合的方式安装有T型螺纹杆(3c),T型螺纹杆(3c)内端通过转动配合的方式安装在卡槽内端内壁上,且T型螺纹杆(3c)通过螺纹配合的方式安装在动力螺纹槽内,卡板(3a)上端安装有U型板(3b),U型板(3b)上端内壁上开设有滑槽,滑槽内通过滑动配合的方式安装有推进板(3e),U型板(3b)外端外壁上开设有推进螺纹槽,推进螺纹槽内通过螺纹配合的方式安装有推进螺纹杆(3d),且推进螺纹杆(3d)靠近抵紧块(3j)的一端通过转动配合的方式安装在推进板(3e)外端外壁中部,推进板(3e)上开设有平衡槽,平衡槽内通过滚动配合的方式均匀设置有平衡滚珠(3f),平衡槽两端通过滑动配合的方式安装有滑动圆杆(3g),滑动圆杆(3g)上开设有定位槽,平衡槽两端内壁上均设置有定位块(3h),且定位块(3h)通过滑动配合的方式安装在定位槽内,滑动圆杆(3g)外端安装有半圆杆(3i),推进板(3e)内端中部安装有抵紧块(3j),抵紧块(3j)上安装有橡胶板(3k)。/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背光模组生产智能加工机,包括底板(1)、旋转装置(2)、调节装置(3)、打磨装置(4)和抛光装置(5),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底板(1)下端安装有旋转装置(2),旋转装置(2)上安装有调节装置(3),底板(1)右端安装有打磨装置(4),底板(1)右端后侧安装有抛光装置(5);其中:
所述的旋转装置(2)包括L型板(20)、一号电机(21)、动力杆(22)、动力圆杆(23)、动力圆盘(24)、从动圆盘(25)、旋转圆杆(26)、十字板(27)和支撑杆(28),所述的底板(1)下端均匀安装有支撑杆(28),底板(1)中心位置处开设有旋转圆槽,旋转圆槽内通过转动配合的方式安装有旋转圆杆(26),旋转圆杆(26)上端位于底板(1)上侧安装有十字板(27),旋转圆杆(26)下端位于底板(1)下侧安装有从动圆盘(25),底板(1)下端位于旋转圆槽左侧安装有L型板(20),L型板(20)上安装有一号电机(21),一号电机(21)输出端安装有动力杆(22),动力杆(22)安装有动力圆盘(24),动力杆(22)上端左侧安装有动力圆杆(23);
所述的调节装置(3)包括卡板(3a)、U型板(3b)、T型螺纹杆(3c)、推进螺纹杆(3d)、推进板(3e)、平衡滚珠(3f)、滑动圆杆(3g)、定位块(3h)、半圆杆(3i)、抵紧块(3j)和橡胶板(3k),所述的十字板(27)上端前部、后部、左部和右部均开设有卡槽,卡槽内通过滑动配合的方式安装有卡板(3a),卡板(3a)上开设有动力螺纹槽,十字板(27)上位于卡槽外侧通过转动配合的方式安装有T型螺纹杆(3c),T型螺纹杆(3c)内端通过转动配合的方式安装在卡槽内端内壁上,且T型螺纹杆(3c)通过螺纹配合的方式安装在动力螺纹槽内,卡板(3a)上端安装有U型板(3b),U型板(3b)上端内壁上开设有滑槽,滑槽内通过滑动配合的方式安装有推进板(3e),U型板(3b)外端外壁上开设有推进螺纹槽,推进螺纹槽内通过螺纹配合的方式安装有推进螺纹杆(3d),且推进螺纹杆(3d)靠近抵紧块(3j)的一端通过转动配合的方式安装在推进板(3e)外端外壁中部,推进板(3e)上开设有平衡槽,平衡槽内通过滚动配合的方式均匀设置有平衡滚珠(3f),平衡槽两端通过滑动配合的方式安装有滑动圆杆(3g),滑动圆杆(3g)上开设有定位槽,平衡槽两端内壁上均设置有定位块(3h),且定位块(3h)通过滑动配合的方式安装在定位槽内,滑动圆杆(3g)外端安装有半圆杆(3i),推进板(3e)内端中部安装有抵紧块(3j),抵紧块(3j)上安装有橡胶板(3k)。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背光模组生产智能加工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打磨装置(4)包括回位板(4a)、回位气缸(4b)、U状滑动板(4c)、直板(4d)、L状板(4e)、二号电机(4f)、传动齿轮(4g)、内齿皮带(4h)、传动圆辊(4i)、旋转带(4j)和含砂百洁布(4k),所述的底板(1)右端中部开设有平槽,底板(1)右端位于平槽右侧安装有回位板(4a),回位板(4a)上安装有回位气缸(4b),回位气缸(4b)输出端安装有U状滑动板(4c),且U状滑动板(4c)通过滑动配合的方式安装在平槽内,U状滑动板(4c)左端外壁上前后对称安装有直板(4d),直板(4d)左端外壁上开设有方槽,方槽下端内壁上通过轴承前后对称安装有传动圆辊(4i),位于U状滑动板(4c)上的直板(4d)上的方槽内远离底板(1)中心位置一端的传动圆辊(4i)上端通过轴承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喻江敏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敏之捷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