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翟娟红专利>正文

骨科护理用拐杖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472110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30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医疗设备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骨科护理用拐杖,包括横杆,所述横杆的底面设置有支撑架,所述横杆顶面的两侧垂直连接有竖杆,所述横杆上方设有与横杆平行且沿竖杆高度方向滑动的腋托,所述腋托的底面转动连接有与腋托垂直的丝杆,所述竖杆之间固定连接有连杆,所述丝杆穿过连杆且与连杆螺纹连接。本装置的使用,不仅能通过旋转丝杆,使得腋托上下移动,进而使得病人下蹲更加省力并减少摔倒的几率,同时旋转支撑杆能降低支撑架高度,使其适应不同高度的病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骨科护理用拐杖
本技术涉及医疗设备
,具体地说是骨科护理用拐杖。
技术介绍
在骨科治疗过程中,经常会遇到病人腿部骨受伤的情况,在治疗过程中他们需要借助于拐杖行走。现有的骨科用拐杖在使用时,当病人想要下蹲时,由于现有拐杖腋托不可调节,因此需要病人将拐杖从腋下取出并利用拐杖作为支撑点慢慢下蹲,该过程对于病人体力消耗较大,同时很容易造成再次摔倒。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骨科护理用拐杖,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骨科护理用拐杖,包括横杆,所述横杆的底面设置有支撑架,所述横杆顶面的两侧垂直连接有竖杆,所述横杆上方设有与横杆平行且沿竖杆高度方向滑动的腋托,所述腋托的底面转动连接有与腋托垂直的丝杆,所述竖杆之间固定连接有连杆,所述丝杆穿过连杆且与连杆螺纹连接。本装置在使用时,装置整体通过支撑架支撑,其中,腋托放在腋下,当病人需要下蹲时,旋转丝杆,由于丝杆螺纹连接在连杆上,丝杆的上端与腋托转动连接,因此旋转丝杆时,丝杆在连杆的限定下向下移动,而丝杆的向下移动带动腋托的向下移动,进而病人的肩部可随着腋托向下移动而移动,进而病人在下蹲时,本装置能仍然为病人提供一个支撑,相比于利用拐杖充当支点,手臂用力完成下蹲,该装置不仅能减轻病人下蹲消耗的体力,同时减少病人下蹲时摔倒的几率,在下蹲后,病人只需要反向旋转丝杆,就能实现腋托的回位,进而方便病人起身。作为优选,所述的腋托的底面转动连接有与腋托垂直的中间块,所述中间块的底面开设开口向下的插槽,所述丝杆的上端插入插槽内,所述中间块与丝杆通过与丝杆垂直且穿过丝杆和中间块的的螺栓固定连接。旋转螺栓,螺栓经中间块上旋转下来后,能将丝杆从插槽中取出,进而能将腋托从竖杆上取下,从而方便更换腋托。作为优选,所述的支撑架包括斜杆、与横杆垂直的竖管和螺纹连接在竖管内的支撑杆,所述斜杆沿横杆的横向中心线对称且固定连接在横杆的底面,所述斜杆的下端朝相对的方向倾斜且通过竖管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杆的下端固定连接橡胶头。斜杆能对横杆起到稳定支撑的作用,而旋转支撑杆,支撑杆能在竖管内转动,从而降低支撑杆与竖管的整体高度,从而达到调节支撑架高度的目的,进而适合不同身高度病人,而橡胶头则增加支撑杆与地面的摩擦力。作为优选,所述的丝杆的下端固定连接圆盘,所述圆盘沿其周向均匀安装数个拨杆。旋转圆盘,圆盘的转动带动丝杆的转动,进而带动腋托上下移动,而拨杆则方便推动圆盘。作为优选,所述的竖杆的下部沿其外侧面开设有开口朝向外部的凹槽,所述凹槽内铰接连接有旋转杆,所述旋转杆上朝向凹槽侧壁的一侧面垂直连接档杆的一端,所述凹槽的顶面内壁固定连接弹性片,所述弹性片与旋转杆接触。旋转旋转杆,旋转杆能从凹槽中旋转出来,由于旋转杆铰接点位于凹槽内,因此旋转杆与凹槽底面内壁平行时,旋转杆在凹槽内壁的限定下不能继续向下旋转,此时,档杆垂直朝上,因此能在旋转杆上挂一些质量轻的袋子并在档杆阻挡下放置袋子滑落,进而方病人携带药品,而在不使用时,将旋转杆收回凹槽,而弹性片不仅能阻挡旋转杆,使得旋转杆在不使用时不能移出凹槽,同时由于弹性片可弯折,因此在使用旋转杆时能将弹性平弯折使得旋转杆旋转出去。作为优选,所述的档杆的另一端均为向外凸的弧形面,能保证档杆压弹性片时档杆能从弹性片上滑过。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本装置的使用,不仅能通过旋转丝杆,使得腋托上下移动,进而使得病人下蹲更加省力并减少摔倒的几率,同时旋转支撑杆能降低支撑架高度,使其适应不同高度的病人。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的I局部放大图;图3是图1的Ⅱ局部放大图;图4是图1的Ⅲ局部放大图。图中所示:1、横杆,2、竖杆,3、腋托,4、丝杆,5、连杆,6、中间块,7、斜杆,8、竖管,9、支撑杆,10、橡胶头,11、圆盘,12、拨杆,13、凹槽,14、旋转杆,15、档杆,16、弹性片。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骨科护理用拐杖,如图1-4所示。横杆1,所述横杆1的底面设置有支撑架,支撑架包括斜杆7、与横杆1垂直的竖管8和螺纹连接在竖管8内的支撑杆9,所述斜杆7沿横杆1的横向中心线对称且固定连接在横杆1的底面,所述斜杆7的下端朝相对的方向倾斜且通过竖管8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杆9的下端固定连接橡胶头10。所述横杆1顶面的两侧垂直连接有竖杆2,所述横杆1上方设有与横杆1平行腋托3,腋托3两侧开设上下通透的圆孔,竖杆2均穿过对应侧的圆孔,所述腋托3的底面转动连接有与腋托垂直的中间块6,所述中间块6的底面开设开口向下的插槽,所述丝杆4的上端插入插槽内,所述中间块6与丝杆4通过与丝杆4垂直且穿过丝杆4和中间块6的的螺栓固定连接,所述竖杆2之间固定连接有连杆5,所述丝杆4穿过连杆5且与连杆5螺纹连接。丝杆4的下端固定连接圆盘11,所述圆盘11沿其周向均匀安装数个拨杆12。竖杆2的下部沿其外侧面开设有开口朝向外部的凹槽13,所述凹槽13内铰接连接有旋转杆14,所述旋转杆14上朝向凹槽侧壁的一侧面垂直连接档杆15的一端,所述凹槽13的顶面内壁固定连接弹性片16,所述弹性片16与旋转杆14接触。档杆15的另一端均为向外凸的弧形面。本装置在使用时,装置整体通过支撑架支撑,其中,支撑架中的斜杆7能对横杆1起到稳定支撑的作用,而旋转支撑杆9,支撑杆9能在竖管8内转动,从而降低支撑杆9与竖管8的整体高度,从而达到调节支撑架高度的目的,进而适合不同身高度病人,而橡胶头10则增加支撑杆9与地面的摩擦力。由于腋托3放在腋下,因此在旋转拨杆12上,拨杆12的转动带动圆盘11的转动,圆盘11的转动带动丝杆4转动,由于丝杆4螺纹连接在连杆5上,丝杆4的上端插入插槽内且通过螺栓与固定块连接,固定块与腋托3转动连接,因此旋转丝杆4时,丝杆4在连杆5的限定下向下移动,而丝杆4的向下移动带动腋托3的向下移动,进而病人的肩部可随着腋托3向下移动而移动,进而病人在下蹲时,本装置的腋托3能仍然为病人提供一个支撑,相比于利用拐杖充当支点,手臂用力完成下蹲,该装置不仅能减轻病人下蹲消耗的体力,同时减少病人下蹲时摔倒的几率,在下蹲后,病人只需要反向旋转丝杆4,就能实现腋托3的回位。其中,旋转螺栓,螺栓经中间块6上旋转下来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骨科护理用拐杖,其特征在于:包括横杆(1),所述横杆(1)的底面设置有支撑架,所述横杆(1)顶面的两侧垂直连接有竖杆(2),所述横杆(1)上方设有与横杆(1)平行且沿竖杆(2)高度方向滑动的腋托(3),所述腋托(3)的底面转动连接有与腋托(3)垂直的丝杆(4),所述竖杆(2)之间固定连接有连杆(5),所述丝杆(4)穿过连杆(5)且与连杆(5)螺纹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骨科护理用拐杖,其特征在于:包括横杆(1),所述横杆(1)的底面设置有支撑架,所述横杆(1)顶面的两侧垂直连接有竖杆(2),所述横杆(1)上方设有与横杆(1)平行且沿竖杆(2)高度方向滑动的腋托(3),所述腋托(3)的底面转动连接有与腋托(3)垂直的丝杆(4),所述竖杆(2)之间固定连接有连杆(5),所述丝杆(4)穿过连杆(5)且与连杆(5)螺纹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骨科护理用拐杖,其特征在于:所述腋托(3)的底面转动连接有与腋托垂直的中间块(6),所述中间块(6)的底面开设开口向下的插槽,所述丝杆(4)的上端插入插槽内,所述中间块(6)与丝杆(4)通过与丝杆(4)垂直且穿过丝杆(4)和中间块(6)的螺栓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骨科护理用拐杖,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架包括斜杆(7)、与横杆(1)垂直的竖管(8)和螺纹连接在竖管(8)内的支撑...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翟娟红
申请(专利权)人:翟娟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甘肃;6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