担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471654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30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为一种担架,包括担架主体和支撑布,支撑布设置于担架主体上,担架主体上设置有多个支撑腿,各支撑腿的一端均与担架主体连接,各支撑腿的另一端分别设置有能稳定支撑于地面上的支撑座,支撑座上可拆卸地安装有便于推动担架主体在地面上移动的滚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解决了担架功能单一,无法作为病床供病人长时间使用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担架
本技术涉及医护器械领域,进一步的,涉及一种担架,尤其涉及一种急诊科用折叠式多功能担架。
技术介绍
急诊科的医护人员在出诊时通常会碰到一些特殊病人,如遭遇车祸或者脑出血等急性病,通常伴随骨折或者脑淤血的症状,上述症状仅通过外部观察是无法获知的,所以在尚未确定病人是否有内部伤患的情况之下,尽量不要将病人从担架上移动至更换病床,避免在移动过程中对病人造成二次伤害,但现有担架仅用于对病人的转移,由于担架的稳定性较差,无法作为病床供病人长时间躺卧。另外,急诊科每天需要接待病人众多,随时都有可能出现病人无床位使用的情况,给病人的及时救治带来极大的不便。针对相关技术中担架功能单一,无法作为病床供病人长时间使用的问题,目前尚未给出有效的解决方案。由此,本专利技术人凭借多年从事相关行业的经验与实践,提出一种担架,以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担架,其支撑腿上设置有可替换使用的支撑座和滚轮,即便于移动,可作为担架使用转移病人,又能对病人进行稳定的支撑,以作为病床供病人临时使用,避免了随意移动病人造成二次伤害的可能性,保证病人的安全,本技术功能多样,方便携带,适于推广使用。本技术的目的可采用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担架,包括担架主体和支撑布,所述支撑布设置于所述担架主体上,所述担架主体上设置有多个支撑腿,各所述支撑腿的一端均与所述担架主体连接,各所述支撑腿的另一端分别设置有能稳定支撑于地面上的支撑座,所述支撑座上可拆卸地安装有便于推动所述担架主体在地面上移动的滚轮。在本技术的一较佳实施方式中,所述支撑腿与所述担架主体铰接。在本技术的一较佳实施方式中,所述担架主体上固定套设有多个连接套,各所述连接套上均设置有铰接板,各所述支撑腿与对应的所述铰接板铰接。在本技术的一较佳实施方式中,所述支撑腿为可伸缩的杆状结构。在本技术的一较佳实施方式中,所述支撑座上开设有螺纹孔,所述滚轮上设置有螺纹柱,所述滚轮与所述支撑座通过所述螺纹柱与所述螺纹孔配合连接。在本技术的一较佳实施方式中,所述支撑座为锥形结构,所述支撑座的小直径端与所述支撑腿连接,所述螺纹孔开设于所述支撑座的大直径端。在本技术的一较佳实施方式中,所述担架主体为矩形框架状结构;所述担架主体包括两个铰接的支撑部,两所述支撑部相对设置,以形成所述矩形框架状结构,两所述支撑部的铰接位置上能滑动地套设有定位套管。在本技术的一较佳实施方式中,各所述支撑部均包括一根第一支撑杆和两根第二支撑杆,一所述支撑部的两所述第二支撑杆的一端分别与所述第一支撑杆的两端连接,两所述第二支撑杆的另一端分别与连杆的一端铰接,两所述连杆的另一端分别与另一所述支撑部的两所述第二支撑杆铰接,所述定位套管能滑动地套设于所述连杆与所述第二支撑杆的铰接位置。在本技术的一较佳实施方式中,所述支撑布的各边缘与所述担架主体之间可拆卸地连接有多个螺钉。在本技术的一较佳实施方式中,所述担架主体上固定套设有多个把套。由上所述,本技术的担架的特点及优点是:担架主体上设置有多个支撑腿,各支撑腿上分别设置有支撑座,且支撑座上可拆卸地安装有滚轮,支撑座与滚轮可替换使用,当需要对病人进行移动时,可将滚轮安装于支撑座上,通过滚轮便于推动担架主体移动,即可起到担架运送病人的作用;当需要为病人提供稳定的躺卧环境时,可将滚轮卸下,依靠支撑座将担架主体稳定的安放与地面上,对给病人起到稳定的支撑作用,即可作为病床供病人临时使用,避免了随意移动病人造成二次伤害的可能性,保证病人的安全,本技术功能多样,方便携带,适于推广使用。附图说明以下附图仅旨在于对本技术做示意性说明和解释,并不限定本技术的范围。其中:图1:为本技术担架处于展开状态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担架处于折叠状态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担架中支撑腿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担架中支撑腿上安装滚轮的结构示意图。本技术中的附图标号为:1、担架主体;101、支撑部;1011、第一支撑杆;1012、第二支撑杆;102、连杆;103、销轴;2、支撑布;3、支撑腿;301、支撑座;302、滚轮;4、把套;5、连接套;501、铰接板;6、定位套管。具体实施方式为了对本技术的技术特征、目的和效果有更加清楚的理解,现对照附图说明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至图4所示,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担架,该担架包括担架主体1和支撑布2,担架主体1为沿水平方向放置的矩形框架状结构,支撑布2设置于担架主体1的中部,担架主体1的底部设置有多个支撑腿3,各支撑腿3的一端均与担架主体1连接,各支撑腿3的另一端分别设置有能稳定支撑于地面上的支撑座301,支撑座301上可拆卸地安装有滚轮302,以便于推动所述担架主体1在地面上移动。本技术在担架主体1上设置有多个支撑腿3,各支撑腿3上分别设置有支撑座301,且支撑座301上可拆卸地安装有滚轮302,支撑座301与滚轮302可替换使用,当需要对病人进行移动时,可将滚轮302安装于支撑座301上,通过滚轮302便于推动担架主体1移动,即可起到担架运送病人的作用;当需要为病人提供稳定的躺卧环境时,可将滚轮302卸下,依靠支撑座301将担架主体1稳定的安放与地面上,对给病人起到稳定的支撑作用,即可作为病床供病人临时使用,避免了随意移动病人造成二次伤害的可能性,保证病人的安全。在本技术的一个可选实施例中,如图1、图2所示,担架主体1上固定套设有多个把套4,便于医护人员推动或提起担架。进一步的,如图1所示,把套4的数量为四个,各把套4对称设置于担架主体1的四个顶角处。在本技术的一个可选实施例中,如图1、图2所示,支撑腿3与担架主体1铰接。沿支撑腿3与担架主体1的铰接位置将支撑腿3向担架主体1方向进行转动,即可将支撑腿3收回至与担架主体1相平行的位置,从而便于担架的携带和存放。具体的,如图1、图2所示,担架主体1上与各支撑腿3相对的位置上固定套设有多个连接套5,各连接套5上均设置有铰接板501,各支撑腿3与对应的铰接板501铰接。进一步的,如图1、图2所示,连接套5的数量为四个,各连接套5对称设置于担架主体1上靠近四个顶角处。在本技术的一个可选实施例中,支撑腿3为可伸缩的杆状结构。在使用过程中可调节支撑腿3的伸缩量,从而调节担架主体1的高度,满足不同的使用需求。进一步的,支撑腿3可采用现有的伸缩杆,满足可调节杆长的要求即可。在本技术的一个可选实施例中,支撑座301上开设有螺纹孔(未示出),滚轮302上设置有螺纹柱(未示出),滚轮302与支撑座301通过螺纹柱与螺纹孔配合连接,从而便于滚轮302的安装和拆卸。进一步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担架,包括担架主体(1)和支撑布(2),所述支撑布(2)设置于所述担架主体(1)上,其特征在于,所述担架主体(1)上设置有多个支撑腿(3),各所述支撑腿(3)的一端均与所述担架主体(1)连接,各所述支撑腿(3)的另一端分别设置有能稳定支撑于地面上的支撑座(301),所述支撑座(301)上可拆卸地安装有便于推动所述担架主体(1)在地面上移动的滚轮(302)。/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担架,包括担架主体(1)和支撑布(2),所述支撑布(2)设置于所述担架主体(1)上,其特征在于,所述担架主体(1)上设置有多个支撑腿(3),各所述支撑腿(3)的一端均与所述担架主体(1)连接,各所述支撑腿(3)的另一端分别设置有能稳定支撑于地面上的支撑座(301),所述支撑座(301)上可拆卸地安装有便于推动所述担架主体(1)在地面上移动的滚轮(302)。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担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腿(3)与所述担架主体(1)铰接。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担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担架主体(1)上固定套设有多个连接套(5),各所述连接套(5)上均设置有铰接板(501),各所述支撑腿(3)与对应的所述铰接板(501)铰接。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担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腿(3)为可伸缩的杆状结构。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担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座(301)上开设有螺纹孔,所述滚轮(302)上设置有螺纹柱,所述滚轮(302)与所述支撑座(301)通过所述螺纹柱与所述螺纹孔配合连接。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担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座(301)为锥形结构,所述支撑座(301)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鑫李建明
申请(专利权)人:泰康仙林鼓楼医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