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预防非计划性拔管的上肢约束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9471381 阅读:4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30 18:3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医疗辅助器械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预防非计划性拔管的上肢约束装置,包括配合使用的手部保护机构和范围限制机构;所述手部保护机构包括固连于一体的手部保护套和腕部约束带;所述范围限制机构包括连接带,以及安装于病床上、用于收卷连接带的卷收器;其中,连接带的端部通过第一粘扣带与腕部约束带可拆卸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使用方便、实用性强、适用范围广,在对患者上肢进行限制,防止患者意外拔管情况发生的同时,还可以保证患者较好的舒适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预防非计划性拔管的上肢约束装置
本技术属于医疗辅助器械
,具体涉及一种预防非计划性拔管的上肢约束装置。
技术介绍
非计划性拔管是指为患者治疗需要而留置在患者体内的各种导管(例如鼻胃管),未经医护人员同意,患者将插管自行拔出,或其它原因(包括医护人员操作不当)造成的插管脱落,又称意外拔管。目前临床上,多采用约束患者上肢的方式,来防止意识不清患者或躁动不配合患者意外拔管。现一般以约束带作为上肢约束装置,来对患者的上肢进行固定,以保证治疗的顺利进行。但实际使用时,往往会存有以下不足:一、对意识不清患者使用时,因没有患者的反馈,医护人员难以把控约束带的松紧度,极易因约束过紧而对患者的腕部造成勒伤;二、对躁动不配合患者使用时,因上肢被长时间限制不能移动,患者易产生气愤、易怒情绪,致使其行为失去理智,进而加重患者的躁动,易使患者约束部位出现皮肤损伤、皮下出血、肢体末端肿胀加重等情况;三、对患者上肢约束固定后,如需为患者更换床位或者患者需要下床活动,则要花费一定的时间来解除约束带对患者上肢的限制,操作极不方便,并且对躁动患者上肢再次固定的困难程度极高,往往需要多个医护人员相互配合才能完成。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以上不足,本技术旨在提供一种预防非计划性拔管的上肢约束装置,以在对患者上肢进行限制时,可以保证患者较为良好的舒适度。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预防非计划性拔管的上肢约束装置,包括配合使用的手部保护机构和范围限制机构;所述手部保护机构包括固连于一体的手部保护套和腕部约束带;所述范围限制机构包括连接带,以及安装于病床上、用于收卷连接带的卷收器;其中,连接带的端部通过第一粘扣带与腕部约束带可拆卸连接。作为本技术的限定,手部保护套为背部设有留置针观测口的连指手套;所述留置针观测口位置处设置有透明翻盖。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限定,腕部约束带的两端固设有能相互粘合的第二粘扣带。作为本技术的另一种限定,连接带由具有弹性的涤纶制成。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限定,卷收器通过螺栓可拆卸固定在病床床板的底面上。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限定,卷收器通过第三粘扣带可拆卸固定在病床床档上。由于采用了上述的技术方案,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所取得的有益效果是:(1)本技术中的手部保护机构和范围限制机构相互配合,能够将患者的上肢限制在一定活动范围内,以防止患者手部可以触碰到留置在其体内的导管(如鼻胃管),进而避免患者意外拔管的情况发生。实际使用时,本装置并未将患者的上肢完全固定,患者仍可以在一定空间内活动自己的上肢,能有效减少患者的束缚感,相对现有技术中的约束带,本装置可保证患者较为良好的舒适度,患者不易产生躁动情绪。(2)本技术手部保护机构中的腕部约束带通过第一粘扣带与连接带可拆卸连接,实际使用时,便于将患者的上肢与范围限制机构分离,进而解除对患者上肢的限制,使患者可以在家属或医护人员的陪同下下床活动,或者对患者进行床位更换;另一方面,所设置的腕部约束带可以保证与患者皮肤较大的接触面积,能够有效避免对患者的约束部位造成勒伤。本装置相较现有技术中的约束带,使用简单便捷,且能够保证患者的约束部位不被损伤,具有良好的实用性。(3)本技术中范围限制机构中的卷收器,可对连接带进行定长或收卷操作。不使用时,连接带可隐藏在卷收器中,避免连接带对医护人员的工作造成影响;使用时,可选择限定连接带的使用长度,进而使医护人员可根据不同患者的不同情况,来对患者上肢的活动范围进行有效限制。(4)本技术中手部保护套的背部设有留置针观测口,便于医护人员对患者手背上留置针周围的情况进行观察,且不必取下手部保护套即可通过留置针为患者输液,操作简单方便;而留置针观测口处设置的透明翻盖,则可以对患者手背上的留置针进行保护,避免被褥或衣服对留置针造成压迫,还可以防止患者抓挠留置针穿刺处。综上所述,本技术使用方便、实用性强、适用范围广,在对患者上肢进行限制,防止患者意外拔管情况发生的同时,还可以保证患者较好的舒适度。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更进一步详细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手部保护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范围限制机构的结构关系剖视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的工作状态结构示意图;图中:1、手部保护套;2、腕部约束带;3、留置针观测口;4、第一粘扣带;5、连接带;6、卷收器。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理解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实施例一种预防非计划性拔管的上肢约束装置本实施例可以限制患者上肢在某一范围内活动,减少患者束缚感、保证患者良好舒适度的同时,能够避免意识不清患者或躁动不配合患者意外拔管情况的发生。如图1至图3所示,本实施例包括配合使用的手部保护机构和范围限制机构。一、手部保护机构手部保护机构用于固定并保护患者的手部,在限制患者上肢活动范围时,能够避免对患者的手部造成损伤。具体如图1所示,手部保护机构包括固连于一体的手部保护套1和腕部约束带2,其中,手部保护套1为连指手套,使用时可对患者的手部进行保暖,避免在对患者上肢约束时患者手部出现僵冷的情况。为了避免手部保护套1影响医护人员观察患者手背上留置针周围的情况,本实施例中,手部保护套1的背部开设有留置针观测口3。而为了防止被褥或衣服对患者手背上的留置针造成压迫,留置针观测口3位置处还设置有塑料材质的透明翻盖。更具体的,透明翻盖一侧与手部固定套转动连接,另一侧通过粘扣或子母扣与手部固定套可拆卸连接。本实施例中,腕部约束带2的两端固设有能够相互粘合的第二粘扣带,通过第二粘扣带,腕部约束带2的两端可以粘合固定在一起,使腕部约束带2形成环状结构对患者的腕部进行包裹,一方面可以对患者的腕部进行保护,另一方面能够保证手部保护套1很好的固定在患者手部,避免脱落或移位情况发生。二、范围限制机构如图2所示,范围限制机构包括连接带5,以及用于收卷连接带5的卷收器6。使用时,范围限制机构中的连接带5通过第一粘扣带4和手部保护机构中的腕部约束带2连接,能够将患者上肢限制在一定活动范围内。更具体的,连接带5端部固设有一定长度的第一粘扣带4,腕部约束带2的外侧面也固设有相应长度的第一粘扣带4,连接带5端部的第一粘扣带4和腕部约束带2外侧面的第一粘扣带4可粘合固定在一起,进而实现连接带5和腕部约束带2的连接。其中,为了减少患者的束缚感,本实施例中的连接带5采用具有弹性的涤纶材质制成。本实施例所采用的的卷收器6与现有技术中的安全带卷收器结构相同,主要包括壳体、设于壳体内部的连接带5绕轴、回卷弹簧和锁死机构。其中,锁死机构包括锁定钩和锁定齿,使用时医护人员可以控制锁定钩导入锁定齿内,对连接带5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预防非计划性拔管的上肢约束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配合使用的手部保护机构和范围限制机构;所述手部保护机构包括固连于一体的手部保护套和腕部约束带;所述范围限制机构包括连接带,以及安装于病床上、用于收卷连接带的卷收器;其中,连接带的端部通过第一粘扣带与腕部约束带可拆卸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预防非计划性拔管的上肢约束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配合使用的手部保护机构和范围限制机构;所述手部保护机构包括固连于一体的手部保护套和腕部约束带;所述范围限制机构包括连接带,以及安装于病床上、用于收卷连接带的卷收器;其中,连接带的端部通过第一粘扣带与腕部约束带可拆卸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预防非计划性拔管的上肢约束装置,其特征在于:手部保护套为背部设有留置针观测口的连指手套;所述留置针观测口位置处设置有透明翻盖。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涛涛张联丽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八〇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北;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