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弹性体微动脊柱连接棒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470825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30 18:3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弹性体微动脊柱连接棒,其结构包括:第一连接棒、第二连接棒、弹性体;所述第一连接棒一端设有球壳,所述弹性体设置于所述球壳内部,其外表面为球形,内部有球形空腔,所述空腔与外部连通,所述第二连接棒一端设置有球体,所述球体设置于所述空腔内侧,并与之贴合,本脊柱连接棒将两根连接棒通过一端设置弹性体,另一端内嵌入弹性体实现,在一定范围内产生微动,整体结构只有弹性体才能产生变形和回弹,病患做康复训练时,既能产生一定的支撑作用,又能有少量微动,降低完好椎体产生退变的几率,且外部体液难以通过缝隙进入连接处,提高了安全系数和耐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弹性体微动脊柱连接棒
本技术属于医疗器材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通过弹性体连接的脊柱连接棒。
技术介绍
在脊柱后路手术中基本以椎弓根钉配合连接棒行固定术,通常需要固定病变椎体的相邻的椎体,该结构为刚性固定,对于被固定于一体的完好的椎体,会有退变的风险,为了保持正常椎体不受影响,需要解除这种刚性固定,给与正常椎体一定的活动空间,目前最主要的方法是进行椎间融合术,通过该椎间融合术,可以保持椎间高度,减少神经结构的压力。现有的椎弓根螺钉系统均为刚性结构,不存在活动组件及活动范围,这样的固定将导致相邻节段的脊柱力线的改变,增大了相邻节段的运动幅度,导致相邻节段进一步退变。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现有脊柱连接棒的存在的上述问题,本技术,设计了一种弹性体微动脊柱连接棒,其结构包括:第一连接棒、第二连接棒、弹性体;所述第一连接棒一端设有球壳,所述弹性体设置于所述球壳内部,其外表面为球形,内部有球形空腔,所述空腔与外部连通,所述第二连接棒一端设置有球体,所述球体设置于所述空腔内侧,并与之贴合。较佳的,所述球壳内有插入所述弹性体的防滑杆。较佳的,所述球壳包裹60%-80%所述弹性体。较佳的,所述球壳、球体、空腔内表面采用相同金属材料制成。较佳的,所述空腔与外部连通的出口处,设置有密封圈。本脊柱连接棒将两根连接棒通过一端设置弹性体,另一端内嵌入弹性体实现在一定范围内产生微动,整体结构只有弹性体才能产生变形和回弹,病患做康复训练时,既能产生一定的支撑作用,又能有少量微动,降低完好椎体产生退变的几率,且外部体液难以通过缝隙进入连接处,提高了安全系数和耐用性。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第一视角示意图。图中1、第一连接棒;2、第二连接棒;3、弹性体;11、球壳;12、防滑杆;13、密封圈;21、球体。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1如图1所示,本案所述弹性体3微动脊柱连接棒的一种实施方案,其结构包括:第一连接棒1、第二连接棒2、弹性体3,所述弹性体3可采用聚氨酯弹性体;所述第一连接棒1一端设有球壳11,所述弹性体3设置于所述球壳11内部,其外表面为球形,内部有球形空腔,所述空腔与外部连通,所述第二连接棒2一端设置有球体21,所述球体21设置于所述空腔内侧,并与之贴合,球体21外表面与所述空腔内表面相等。更具体的实施方案在于,所述球壳11内有插入所述弹性体3的防滑杆12。更具体的实施方案在于,所述球壳11包裹60%所述弹性体3。更具体的实施方案在于,所述球壳11、球体21、空腔内表面采用钛合金制成,在空腔内表面设置钛合金层能减小弹性体与球体间的摩擦力,使连接棒能更顺畅的微动变形。更具体的实施方案在于,所述空腔与外部连通的出口处,设置有硅胶密封圈13。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技术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技术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弹性体微动脊柱连接棒,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连接棒、第二连接棒、弹性体;所述第一连接棒一端设有球壳,所述弹性体设置于所述球壳内部,其外表面为球形,内部有球形空腔,所述空腔与外部连通,所述第二连接棒一端设置有球体,所述球体设置于所述空腔内侧,并与之贴合。/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弹性体微动脊柱连接棒,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连接棒、第二连接棒、弹性体;所述第一连接棒一端设有球壳,所述弹性体设置于所述球壳内部,其外表面为球形,内部有球形空腔,所述空腔与外部连通,所述第二连接棒一端设置有球体,所述球体设置于所述空腔内侧,并与之贴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弹性体微动脊柱连接棒,其特征在于:所述球壳内有插入所述弹性体的防滑...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金发叶慧李旺马明月
申请(专利权)人:奥派梅森江苏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