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一次性使用心电电极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470389 阅读:7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30 18:3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医疗用电极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一次性使用心电电极片,其特征在于背衬上层粘有防水透气贴合膜,背衬中心位置设有第一通孔,防水透气贴合膜中心位置设有第二通孔,防水透气贴合膜上层设有不粘胶标贴,不粘胶标贴中心位置设有第三通孔,背衬下层设有防粘保护膜,防粘保护膜与背衬之间设有导电电极和与导电电极贴合的导电胶层,导电胶层另一面与防粘保护膜上表面贴合,金属电极卡扣设置在不粘胶标贴上方,并依次穿过第三通孔、第二通孔、第一通孔与位于背衬下方的导电电极相连。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人体与导电胶层之间、导电胶层与导电电极之间接触紧密,生物电信号强度高,保证了采集到的心肌电信号的稳定性、准确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一次性使用心电电极片
本技术属于医疗用电极
,尤其涉及一种一次性使用心电电极片。
技术介绍
心电信号作为反应心脏搏动的一个要素,常用于心内科临床诊断。常通过心电电极片与心电监护仪配合使用,现有技术中使用的心电电极片主要由背衬、金属扣、导电膏等组成,使用时通过其背面的导电胶层与人体表面接触,人体的生物电信号先传到至导电胶层上,再由导电胶层经过导电膏穿导至金属扣,最后经金属扣传导至与其相连的心电监护仪,使用后将心电电极片从人体揭下即可。但是,现有的心电电极片在贴附于患者皮肤时,存在着以下不足:1、通常采用一次性贴附结构,同时片材粘附粘度受汗液影响大,导致心电电极片本身粘性随着贴附时间推移而变弱,导致心电电极片难与患者皮肤紧密贴合,将直接影响心电传导的稳定性;当心电电极片受其贴附可靠性受影响时,其与心电仪等设备的连接稳固性较差,导致心电传输稳定性较差;2、心电电极片大多数是薄片形,与导电膏的接触面为平面,二者容易贴合不紧密,从人体表面上的生物电信号传导给导电膏再传给电极片时强度减弱且不稳定,会影响心电测试仪器对体表心电电流的敏感性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次性使用心电电极片,其特征在于包括不粘胶标贴、背衬、金属电极卡扣、导电电极、导电胶层、防粘保护膜,所述背衬上层粘有防水透气贴合膜,所述背衬中心位置设有第一通孔,所述防水透气贴合膜中心位置设有第二通孔,所述防水透气贴合膜上层设有所述不粘胶标贴,所述不粘胶标贴中心位置设有第三通孔,所述背衬下表面对称设有左侧单面粘贴、右侧单面粘贴,且所述左侧单面粘贴、所述右侧单面粘贴分别伸出所述背衬外周,所述背衬下层设有所述防粘保护膜,所述防粘保护膜与所述背衬之间设有所述导电电极和与所述导电电极贴合的所述导电胶层,所述导电胶层另一面与所述防粘保护膜上表面贴合,所述金属电极卡扣设置在所述不粘胶标贴上方,并依次穿...

【技术特征摘要】
1.一次性使用心电电极片,其特征在于包括不粘胶标贴、背衬、金属电极卡扣、导电电极、导电胶层、防粘保护膜,所述背衬上层粘有防水透气贴合膜,所述背衬中心位置设有第一通孔,所述防水透气贴合膜中心位置设有第二通孔,所述防水透气贴合膜上层设有所述不粘胶标贴,所述不粘胶标贴中心位置设有第三通孔,所述背衬下表面对称设有左侧单面粘贴、右侧单面粘贴,且所述左侧单面粘贴、所述右侧单面粘贴分别伸出所述背衬外周,所述背衬下层设有所述防粘保护膜,所述防粘保护膜与所述背衬之间设有所述导电电极和与所述导电电极贴合的所述导电胶层,所述导电胶层另一面与所述防粘保护膜上表面贴合,所述金属电极卡扣设置在所述不粘胶标贴上方,并依次穿过所述第三通孔、所述第二通孔、所述第一通孔与位于所述背衬下方的所述导电电极相连。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心电电极片,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电极中部、朝向所述导电胶层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宁陈顺俊陈涵
申请(专利权)人:河南埃纳生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