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生物离心试管盖的防打开紧锢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9470244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30 18:38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生物离心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生物离心试管盖的防打开紧锢装置,包括密封盖和管壁,所述密封盖的内部活动连接有压电晶体,压电晶体的顶部活动连接有电动伸缩杆,电动伸缩杆的顶部活动连接有碳棒,密封盖的内部活动连接有密封层,密封层的底部活动连接有锌层,锌层的底部活动连接有糊状电解质。该生物离心试管盖的防打开紧锢装置,当该装置在离心的过程中,飞溅的液体接触压电晶体,对压电晶体产生挤压,使得压电晶体两端产生电流,此时电动伸缩杆向上伸长,糊状电解质的内部开设有凹槽,使得碳棒与糊状电解质接触,此时电路被接通,电磁铁通电与磁柱相斥,使得密封盖与管壁扣合固定,防止液体飞溅导致密封盖被打开,操作简单。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生物离心试管盖的防打开紧锢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生物离心
,具体为一种生物离心试管盖的防打开紧锢装置。
技术介绍
离心机主要用于生物医药制品、血站、临床试验和生物实验室作血清、血浆、体液及生物样品等分离,其主要利用安装在离心机内腔的转子高速旋转产生强大的离心力,加快样品液体中颗粒的沉降速度,把样品中不同沉降系数和浮力密度的物质分离开。但是在离心的过程中试管放置在试管架中,稳定性不好,并且在离心的过程中样品在分层时,液体可能会将试管盖顶开,导致样品飞溅造成离心机内部污染,同时空气中的微生物也会进入试管内部,造成样品被污染,影响离心效果,因此,我们提出了一种生物离心试管盖的防打开紧锢装置来解决以上问题,当样品飞溅时,试管盖自动固定,防止造成污染,操作简单,自动化程度高,提高离心的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生物离心试管盖的防打开紧锢装置,具备操作简单,自动化程度高,提高离心的效果的优点,解决了但是在离心的过程中试管放置在试管架中,稳定性不好,并且在离心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生物离心试管盖的防打开紧锢装置,包括密封盖(1)和管壁(2),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盖(1)的内部活动连接有压电晶体(3),压电晶体(3)的顶部活动连接有电动伸缩杆(4),电动伸缩杆(4)的顶部活动连接有碳棒(5),密封盖(1)的内部活动连接有密封层(6),密封层(6)的底部活动连接有锌层(7),锌层(7)的底部活动连接有糊状电解质(8)。/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生物离心试管盖的防打开紧锢装置,包括密封盖(1)和管壁(2),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盖(1)的内部活动连接有压电晶体(3),压电晶体(3)的顶部活动连接有电动伸缩杆(4),电动伸缩杆(4)的顶部活动连接有碳棒(5),密封盖(1)的内部活动连接有密封层(6),密封层(6)的底部活动连接有锌层(7),锌层(7)的底部活动连接有糊状电解质(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生物离心试管盖的防打开紧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锌层(7)的内侧活动连接有负极柱(9),碳棒(5)的外侧活动连接有正极柱(10)。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生物离心试管盖的防打开紧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盖(1)的内部活动连接有电磁铁(11),电磁铁(11)的内侧活动连接有连接弹簧(12),连接弹簧(12)的外侧活动连接有磁柱(13),电磁铁(11)的外侧开设有限位槽,限位槽的直径大于电磁铁(11)的直径,电磁铁(11)与磁柱(13)的相对面磁极相同,且电磁铁(11)与负极柱(9)电性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生物离心试管盖的防打开紧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管壁(2)的外侧活动连接有密封腔(14),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冀中
申请(专利权)人:柳州壬佳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西;4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