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内部具有螺旋搅拌功能的固液混合相燃料装填壳体
本专利技术属于燃料装填壳体
,涉及一种固液混合相燃料装填壳体,特别涉及一种内部具有螺旋搅拌功能的固液混合相燃料装填壳体。
技术介绍
体爆轰战斗部内部装填高能燃料,通过炸药爆炸抛撒驱动作用,高能燃料被抛撒到空气中,高能燃料与空气混合,形成大范围的活性云团,再经炸药二次起爆,活性云团产生体爆轰,释放出强烈的冲击波,是威力最大的武器之一。体爆轰战斗部爆炸威力的提高主要依赖于内部装填燃料能量的提高,贵大勇等人在文献“高威力FAE液态燃料的优化选择”(火炸药学报,2016年,第3期14页)中报道:在液态燃料中加入金属粉末,液相燃料与金属粉末混合后形成固液相混合燃料,由于金属粉末热值很高,可以大幅度提高体爆轰战斗部内部燃料的能量。随着国内外武器技术的竞相发展,对武器的威力需求进一步提高,而提高战斗部威力最直接的方法就是增大战斗部尺寸。而随着武器平台承重能力逐渐提高,搭载尺寸逐渐增大,加工设备的大尺寸改进,战斗部的尺寸也可以设计的越来越大,目前,体爆轰战斗部装填燃料的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内部具有螺旋搅拌功能的固液混合相燃料装填壳体。包括战斗部(1),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螺旋搅拌桨(2)、推杆(3);/n战斗部(1)的形状为第一空心圆柱体,战斗部(1)的第一空心圆柱体为回转体,战斗部(1)的第一空心圆柱体从上至下由第一上端圆板、第一圆筒体、第一下端圆板连接而成,战斗部(1)的内腔中心带有第一圆柱体,第一圆柱体的外侧圆柱面上带有第一外螺纹,第一圆柱体上端与第一上端圆板接触,第一圆柱体下端与第一下端圆板接触,第一圆柱体中轴线与第一圆筒体中轴线重合,第一上端圆板上带有左右对称的两个第一圆孔;/n战斗部(1)为体爆轰战斗部的壳体,战斗部(1)的内腔中装有固液相 ...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1.一种内部具有螺旋搅拌功能的固液混合相燃料装填壳体。包括战斗部(1),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螺旋搅拌桨(2)、推杆(3);
战斗部(1)的形状为第一空心圆柱体,战斗部(1)的第一空心圆柱体为回转体,战斗部(1)的第一空心圆柱体从上至下由第一上端圆板、第一圆筒体、第一下端圆板连接而成,战斗部(1)的内腔中心带有第一圆柱体,第一圆柱体的外侧圆柱面上带有第一外螺纹,第一圆柱体上端与第一上端圆板接触,第一圆柱体下端与第一下端圆板接触,第一圆柱体中轴线与第一圆筒体中轴线重合,第一上端圆板上带有左右对称的两个第一圆孔;
战斗部(1)为体爆轰战斗部的壳体,战斗部(1)的内腔中装有固液相混合燃料,体爆轰战斗部内部装填的固液相混合燃料的重量为12~13吨,体爆轰战斗部壳体的高度为6~7米,固相燃料的密度是液相燃料密度的2.6~2.9倍,第一圆柱体内部含有炸药,具有爆炸抛撒能力,可以将固液相混合燃料抛撒形成活性云团,固液相混合燃料在重力作用下分层,本发明负责将分层后的固液相混合燃料重新搅拌均匀;
螺旋搅拌桨(2)的形状为第二圆环体,螺旋搅拌桨(2)的第二圆环体为回转体,螺旋搅拌桨(2)的第二圆环体的回转截面为矩形,螺旋搅拌桨(2)的第二圆环体的上端面为第二上端同心圆环面,螺旋搅拌桨(2)的第二圆环体的内侧面为第二内圆柱面,螺旋搅拌桨(2)的第二圆环体的外侧面为第二外圆柱面,螺旋搅拌桨(2)的第二内圆柱面上带有第二内螺纹,螺旋搅拌桨(2)的第二外圆柱面上沿径向连接有八个周向均布的第二矩形条,螺旋搅拌桨(2)的第二矩形条的上端平面是倾斜的,螺旋搅拌桨(2)的第二矩形条的上端平面与水平面具有一定角度,螺旋搅拌桨(2)的第二矩形条的上端平面从上至下看沿着逆时针方向由高向低倾斜,螺旋搅拌桨(2)的第二矩形条从上至下看位于最逆时针的一侧带有向下指向顺时针一侧的第二弯钩,螺旋搅拌桨(2)的第二上端同心圆环面上带有第二环形凹槽,螺旋搅拌桨(2)的第二环形凹槽的轴截面为“凸”字形,螺旋搅拌桨(2)的第二环形凹槽的轴截面的上端宽度比下端宽度小;
螺旋搅拌桨(2)的回转体轴线与战斗部(1)的回转体轴线重合,螺旋搅拌桨(2)位于战斗部(1)的内腔中,螺旋搅拌桨(2)的第二内螺纹与战斗部(1)的第一外螺纹螺旋传动配合接触,螺旋搅拌桨(2)的第二内螺纹与战斗部(1)的第一外螺纹的螺旋传动反行程是不自锁的;
推杆(3)的形状为第三细长圆柱体,推杆(3)的第三细长圆柱体为回转体,推杆(3)的第三细长圆柱体竖直放置,推杆(3)的最下端连接有第三圆球体,推杆(3)共两个;
技术研发人员:许志峰,王世英,贾林,郭双锋,曹玉武,
申请(专利权)人:西安近代化学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陕西;6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