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儿床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469091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30 18:3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婴儿床,包括具有第一围板的第一床体、具有第二围板的第二床体,以及分设于左右两侧的两组侧围板,所述侧围板的一端部与所述第一围板转动连接,所述侧围板的另一端部通过锁定机构与所述第二围板可拆卸地连接,当所述婴儿床处于展开状态时,所述锁定机构处于锁定状态,所述侧围板连接在所述第一围板与所述第二围板之间;当所述婴儿床处于折叠状态时,所述锁定机构处于解锁状态,所述侧围板与所述第二围板相互分离,所述第二床体收拢在所述第一床体中,所述第二围板与所述第一围板相互靠拢,两侧的所述侧围板相向转动而收拢在一起。该婴儿床折叠操作方便,折叠后的体积相比展开状态大幅减小,为用户的日常使用带来了便利。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婴儿床
本技术涉及一种婴儿床,尤其涉及一种可折叠的婴儿床。
技术介绍
现有技术中,婴儿床的结构多种多样,其通常包括床架和设置在床架上的额布套,为方便携带、运输及收纳,通常将婴儿床设计为可折叠的结构。目前,大多数可折叠的婴儿床的结构大多包括呈框型的上框架、位于上框架下方的下框架、连接在上框架与下框架之间的多个支撑架。该类床架在折叠时操作较为不方便,且折叠后的尺寸也较大,不便于用户日常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折叠操作方便且折叠后体积小的婴儿床。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婴儿床,具有展开状态与折叠状态,所述婴儿床包括具有第一围板的第一床体、具有第二围板的第二床体,以及分设于左右两侧的两组侧围板,所述侧围板的一端部与所述第一围板转动连接,所述侧围板的另一端部通过锁定机构与所述第二围板可拆卸地连接,当所述婴儿床处于展开状态时,所述锁定机构处于锁定状态,所述侧围板连接在所述第一围板与所述第二围板之间;当所述婴儿床处于折叠状态时,所述锁定机构处于解锁状态,所述侧围板与所述第二围板相互分离,所述第二床体收拢在所述第一床体中,所述第二围板与所述第一围板相互靠拢,两侧的所述侧围板相向转动而收拢在一起。优选地,所述婴儿床还包括连接在所述第一床体与所述第二床体之间且能够沿长度方向收折的连接件,当所述婴儿床处于折叠状态时,所述连接件折叠并位于所述第一床体与所述第二床体之间。进一步地,所述连接件包括一端部相互转动连接的第一连接板与第二连接板,所述第一连接板的另一端部转动地连接在所述第一床体上,所述第二连接板的另一端部转动地连接在所述第二床体上,当所述婴儿床处于展开状态时,所述第一连接板与所述第二连接板沿同一水平方向延伸,当所述婴儿床处于折叠状态时,所述第一连接板与所述第二连接板相对转动并收拢在所述第一床体与所述第二床体之间。更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连接板包括转动连接的前连板与后连板,所述前连板与所述第一床体转动连接,所述后连板与所述第二连接板连接,所述第一床体与所述前连板之间、所述前连板与所述后连板之间、所述后连板与所述第二连接板之间、所述第二连接板与所述第二床体之间分别采用软质连接件连接,或者采用转轴转动连接。作为一种具体的实施方式,所述连接件为沿自身长度方向整体可弯曲变形的软质连接件。进一步地,所述婴儿床处于折叠状态时,所述第二床体相对所述第一床体沿竖直方向翻转并收拢在所述第一床体中,所述连接件收折在所述第一床体与所述第二床体相互扣合后形成的空间中;或者,所述第二床体相对所述第一床体沿水平方向移动并收拢在所述第一床体中,所述连接件收折在所述第二床体底部与所述第一床体底部之间的空间中。优选地,所述侧围板具有与所述第一围板连接的第一端部,以及用于与所述第二围板连接的第二端部,所述第一端部与所述第一围板之间通过软质连接件连接,所述第二端部在竖直方向上下运动时通过所述锁定机构与所述第二床体连接或者与所述第二床体脱离。进一步地,所述锁定机构包括第一锁定结构与第二锁定结构,所述第一锁定结构包括设于所述第二端部与所述第二围板这两个部件中一个部件上且沿上下方向延伸的锁销、设于另一个部件上的锁孔,所述第二锁定结构包括设于所述第二端部与所述第二围板这两个部件中一个部件的侧部上的凸起、设于另一个部件上的锁槽,当所述锁定机构处于锁定状态时,所述锁销沿上下方向插设在所述锁孔中,且所述凸起沿水平方向卡设在所述锁槽中;当所述锁定机构处于解锁状态时,所述锁销脱离所述锁孔且所述凸起脱离所述锁槽。作为一种具体的实施方式,所述锁销设于所述侧围板的所述第二端部,所述凸起设于所述侧围板的外侧部,所述锁孔及所述锁槽均设于所述第二床体上。优选地,所述第一围板具有分设于左右两侧且均沿前后方向延伸的第一侧板,以及设于两组所述第一侧板前端之间的第一侧围,所述第二围板具有分设于左右两侧且均沿前后方向延伸的第二侧板,以及设于两组所述第二侧板后端之间的第二侧围,所述婴儿床的左右各侧上,所述侧围板设于所述第一侧板与所述第二侧板之间。由于上述技术方案的运用,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优点:本技术的婴儿床,其结构简单,折叠操作方便,折叠后的体积相比展开状态大幅减小,为用户的日常使用带来了便利。附图说明附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1的儿童床展开状态下的立体示意图;附图2为附图1的儿童床的俯视图;附图3为附图1的儿童床的侧视图;附图4为附图3中A部的内部结构示意图;附图5为实施例1的儿童床折叠过程示意图一;附图6为实施例1的儿童床折叠过程示意图二;附图7为实施例1的儿童床折叠状态下的剖视图;附图8为实施例1的儿童床折叠状态下的俯视图;附图9为本技术实施例2的儿童床的折叠操作过程示意图;附图10为实施例2的儿童床折叠状态下的剖视图;其中:1、第一床体;11、第一围板;11a、第一侧板;11b、第一侧围;2、第二床体;21、第二围板;21a、第二侧板;21b、第二侧围;3、侧围板;4、软质连接件;5、连接件;51、第一连接板;51a、前连板;51b、后连板;52、第二连接板;52a、前连板;52b、后连板;53、连接处;6、锁定机构;61、锁销;62、锁孔;63、凸起;7、托架接口。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来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阐述。以下关于前后、左右及上下等方位的描述,均是按照该婴儿床处于展开状态下,婴儿躺卧于该婴儿床时所观察到的相对方位进行参考定义的。实施例1参见图1至图8所示,一种婴儿床,该婴儿床包括具有第一围板11的第一床体1、具有第二围板21的第二床体2,以及分设于左右两侧的两组侧围板3,该婴儿床的左右各侧上,侧围板3的一端部部与第一围板11转动连接,侧围板3的另一端部通过锁定机构6与第二围板21之间可拆卸地连接。该婴儿床具有展开状态与折叠状态,当该婴儿床处于展开状态时,锁定机构6处于锁定状态,侧围板3连接在第一围板11与第二围板21之间,如图1至图3所示;当该婴儿床处于折叠状态时,锁定机构6解锁,使得侧围板3与第二围板21脱离,第二床体2收拢在第一床体1中,第二围板21与第一围板11相互靠拢,两侧的侧围板3相向转动而收拢在一起,如图7、图8所示。具体地,第一围板11具有分设于左右两侧且均沿前后方向延伸的两组第一侧板11b,以及设于两组第一侧板11b前端之间的第一侧围11a;第二围板21具有分设于左右两侧且均沿前后方向延伸的两组第二侧板21b,以及设于两组第二侧板21b后端之间的第二侧围21a。左右各侧上,侧围板3设置在同侧的第一侧板11b与第二侧板21b之间。本实施例中,第一侧围11a和第二侧围21a均呈弧形,且第一侧围11a与两组第一侧板11b一体设置而呈开口朝后的U型;第二侧围21a与两组第二侧板21b一体设置而呈开口朝前的U型。两组第二侧板21b之间的宽度小于两组第一侧板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婴儿床,具有展开状态与折叠状态,其特征在于:所述婴儿床包括具有第一围板的第一床体、具有第二围板的第二床体,以及分设于左右两侧的两组侧围板,所述侧围板的一端部与所述第一围板转动连接,所述侧围板的另一端部通过锁定机构与所述第二围板可拆卸地连接,当所述婴儿床处于展开状态时,所述锁定机构处于锁定状态,所述侧围板连接在所述第一围板与所述第二围板之间;当所述婴儿床处于折叠状态时,所述锁定机构处于解锁状态,所述侧围板与所述第二围板相互分离,所述第二床体收拢在所述第一床体中,所述第二围板与所述第一围板相互靠拢,两侧的所述侧围板相向转动而收拢在一起。/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婴儿床,具有展开状态与折叠状态,其特征在于:所述婴儿床包括具有第一围板的第一床体、具有第二围板的第二床体,以及分设于左右两侧的两组侧围板,所述侧围板的一端部与所述第一围板转动连接,所述侧围板的另一端部通过锁定机构与所述第二围板可拆卸地连接,当所述婴儿床处于展开状态时,所述锁定机构处于锁定状态,所述侧围板连接在所述第一围板与所述第二围板之间;当所述婴儿床处于折叠状态时,所述锁定机构处于解锁状态,所述侧围板与所述第二围板相互分离,所述第二床体收拢在所述第一床体中,所述第二围板与所述第一围板相互靠拢,两侧的所述侧围板相向转动而收拢在一起。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婴儿床,其特征在于:所述婴儿床还包括连接在所述第一床体与所述第二床体之间且能够沿长度方向收折的连接件,当所述婴儿床处于折叠状态时,所述连接件折叠并位于所述第一床体与所述第二床体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婴儿床,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包括一端部相互转动连接的第一连接板与第二连接板,所述第一连接板的另一端部转动地连接在所述第一床体上,所述第二连接板的另一端部转动地连接在所述第二床体上,当所述婴儿床处于展开状态时,所述第一连接板与所述第二连接板沿同一水平方向延伸,当所述婴儿床处于折叠状态时,所述第一连接板与所述第二连接板相对转动并收拢在所述第一床体与所述第二床体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婴儿床,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板包括转动连接的前连板与后连板,所述前连板与所述第一床体转动连接,所述后连板与所述第二连接板连接,所述第一床体与所述前连板之间、所述前连板与所述后连板之间、所述后连板与所述第二连接板之间、所述第二连接板与所述第二床体之间分别采用软质连接件连接,或者采用转轴转动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婴儿床,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为沿自身长度方向整体可弯曲变形的软质连接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峰秦超毅
申请(专利权)人:好孩子儿童用品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