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性使用自毁型注射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469056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30 18:37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其公开了一次性使用自毁型注射器,解决了目前如何设计一种具有自毁效果的一次性注射器的技术问题,包括针管套管、注射针针管、胶塞、筒体、卡套和推杆,注射针针管安装在筒体上,针管套管套设在注射针针管上,推杆装好胶塞后装入筒体内;推杆与筒体组装位置以推杆上的台阶面不越过卡套的卡套斜筋为准,当注射器推注完药液时,推杆的台阶面越过卡套的卡套斜筋;当药液注射完成后,卡套的卡套斜筋反方向顶住推杆的推杆台阶面顶部,推杆向外拉,推杆的推杆台阶面顶部作用在卡套的卡套斜筋上。根据以上技术方案,本发明专利技术设置推杆在注射完毕后无法拔出的结构,以达到避免重复使用注射针的目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次性使用自毁型注射器
本专利技术涉及医疗器械
,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次性使用自毁型注射器。
技术介绍
随着注射器的广泛应用,为避免出现医疗病患的及临床安全的使用,自毁式注射器是使用后能防止重复使用的一次性注射器产品,种类多样,在注射完毕后,推杆被锁定,推杆无法不能从针筒内抽出,达到自锁,或者活塞的密封性能被破坏,或者注射器的推杆能被推断,最终达到防止重复利用的目的。自毁型注射器是一次性注射器当注射一定药物时是可以自毁、不可重复使用的一次性注射器,它以技术手段纠正了“只换针头、不换针管”的不安全使用行为,消除了一次性注射器回流市场、重复使用的可能性,用经济可行的技术手段限制某些医务人员的不良行为、弥补管理的不足。据世界卫生组织估计,注射作为医疗程序中常见的治疗手段使用后要当场消毁,杜绝重复使用现象发生,全世界每年约实施220亿人次,其中约50%是不安全的,从预防传染病的角度考虑,此项措施是为了切断传播途径、控制传染源、保护易感人群及消灭病原体。但由于一次性注射器所采用材料为高分子聚丙烯制成,为此,使用一次后,特别应该关注的问题是注射设备未经消毒以及注射器的重新利用,这些都已经成为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如何设计一种具有自毁效果的一次性注射器的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设置推杆在注射完毕后无法拔出的结构,以达到避免重复使用注射针的目的。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次性使用自毁型注射器,包括针管套管、注射针针管、胶塞、筒体、卡套和推杆,所述注射针针管安装在所述筒体上,所述针管套管套设在所述注射针针管上,所述推杆装好所述胶塞后装入所述筒体内;所述筒体具有筒体通孔、筒体通孔底部端面和筒体通孔顶部端面;所述卡套具有卡套台阶面、卡套台阶面顶端面、卡套斜筋和卡套台阶面底端面;所述推杆具有推杆台阶面和推杆台阶面顶部;所述注射针针管一体成型固定于所述筒体中;所述推杆与所述筒体组装位置以所述推杆上的台阶面不越过所述卡套的卡套斜筋为准,当注射器推注完药液时,所述推杆的台阶面越过所述卡套的卡套斜筋;当药液注射完成后,所述卡套的卡套斜筋反方向顶住推杆的推杆台阶面顶部,所述推杆向外拉,所述推杆的推杆台阶面顶部作用在卡套的卡套斜筋上。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在于,注射针针管与筒体中顶端通过环氧树脂胶连接在一起,避免医护人员或者在运输过程中污染针管,同时减轻工作任务;当注射完药液时推杆无法拔出,避免重复使用。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筒体通孔呈四方形,所述筒体通孔和所述卡套配合连接。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卡套上的所述卡套斜筋可向外侧弹起变形。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当注射完一定药液时,所述推杆台阶面顶部与所述卡套斜筋的端面配合,让所述推杆无法拨出。综上所述,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注射针针管与筒体中顶端通过环氧树脂胶连接在一起,避免医护人员或者在运输过程中污染针管,同时减轻工作任务;当注射完药液时推杆无法拔出,避免重复使用。附图说明图1为注射器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筒体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卡套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推杆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1、针管套管;2、注射针针管;3、胶塞;4、筒体;41、筒体通孔;42、筒体通孔顶部端面;43、筒体通孔底部端面;5、卡套;51、卡套台阶面;52、卡套台阶面顶端面;53、卡套斜筋;54、卡套台阶面底端面;6、推杆;61、推杆台阶面;62、推杆台阶面顶部。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实施例及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但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不仅限于此。一次性使用自毁型注射器,结合图1-图4所示,包括针管套管1、注射针针管2、胶塞3、筒体4、卡套5和推杆6,注射针针管2安装在筒体4上,针管套管1套设在注射针针管2上,推杆6装好胶塞3后装入筒体4内。筒体4具有筒体通孔41、筒体通孔底部端面43和筒体通孔顶部端面42。卡套5具有卡套台阶面51、卡套台阶面顶端面52、卡套斜筋53和卡套台阶面底端面54。推杆6具有推杆台阶面61和推杆台阶面顶部62。注射针针管2一体成型固定于筒体4中。推杆6与筒体4组装位置以推杆6上的台阶面61不越过卡套5的卡套斜筋53为准,当注射器推注完药液时,推杆6的台阶面61越过卡套5的卡套斜筋53,由于卡套5的卡套斜筋53可以向外侧弹起变形,所以推杆6的台阶面61轻易的就能通过卡套5的卡套斜筋53,医护人员注射所使用的推力并不会有明显增大。当药液注射完成后,推杆6被锁定在筒体4内,不能被拉出,因为卡套5的卡套斜筋53反方向顶住推杆6的推杆台阶面顶部62,当推杆6向外拉时,推杆6的推杆台阶面顶部62作用在卡套5的卡套斜筋53上,由于卡套5的卡套斜筋53内部尺寸小于推杆6的台阶面61,所以推杆6无法拉出,达到自毁的目的。筒体通孔41呈四方形,筒体通孔41和卡套5配合紧密,使用时自毁后无法拨出。卡套5上的卡套斜筋53可向外侧弹起变形。当注射完一定药液时,推杆台阶面顶部62与卡套斜筋53的端面配合,让推杆6无法拨出。本专利技术的优势在于:注射针针管2与筒体4中顶端通过环氧树脂胶连接在一起,避免医护人员或者在运输过程中污染注射针针管2,同时减轻工作任务;当注射完药液时推杆6无法拔出,避免重复使用。以上所述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专利技术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
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专利技术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次性使用自毁型注射器,包括针管套管(1)、注射针针管(2)、胶塞(3)、筒体(4)、卡套(5)和推杆(6),所述注射针针管(2)安装在所述筒体(4)上,所述针管套管(1)套设在所述注射针针管(2)上,所述推杆(6)装好所述胶塞(3)后装入所述筒体(4)内,其特征在于:/n所述筒体(4)具有筒体通孔(41)、筒体通孔底部端面(43)和筒体通孔顶部端面(42);/n所述卡套(5)具有卡套台阶面(51)、卡套台阶面顶端面(52)、卡套斜筋(53)和卡套台阶面底端面(54);/n所述推杆(6)具有推杆台阶面(61)和推杆台阶面顶部(62);/n所述注射针针管(2)一体成型固定于所述筒体(4)中;/n所述推杆(6)与所述筒体(4)组装位置以所述推杆(6)上的台阶面(61)不越过所述卡套(5)的卡套斜筋(53)为准,当注射器推注完药液时,所述推杆(6)的台阶面(61)越过所述卡套(5)的卡套斜筋(53);/n当药液注射完成后,所述卡套(5)的卡套斜筋(53)反方向顶住推杆(6)的推杆台阶面顶部(62),所述推杆(6)向外拉,所述推杆(6)的推杆台阶面顶部(62)作用在卡套(5)的卡套斜筋(53)上。/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次性使用自毁型注射器,包括针管套管(1)、注射针针管(2)、胶塞(3)、筒体(4)、卡套(5)和推杆(6),所述注射针针管(2)安装在所述筒体(4)上,所述针管套管(1)套设在所述注射针针管(2)上,所述推杆(6)装好所述胶塞(3)后装入所述筒体(4)内,其特征在于:
所述筒体(4)具有筒体通孔(41)、筒体通孔底部端面(43)和筒体通孔顶部端面(42);
所述卡套(5)具有卡套台阶面(51)、卡套台阶面顶端面(52)、卡套斜筋(53)和卡套台阶面底端面(54);
所述推杆(6)具有推杆台阶面(61)和推杆台阶面顶部(62);
所述注射针针管(2)一体成型固定于所述筒体(4)中;
所述推杆(6)与所述筒体(4)组装位置以所述推杆(6)上的台阶面(61)不越过所述卡套(5)的卡套斜筋(53)为准,当注射器推注完药液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魏金金曹新民汤波夏小荣
申请(专利权)人:鹰潭荣嘉集团医疗器械实业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西;3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