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解秀芬专利>正文

一种可自动跟随的升降式输液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469018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30 18:3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可自动跟随的升降式输液架,属于医疗器械领域,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轮子、电动推杆、挂钩和绳子;所述的底座底部设有轮子;所述的电动推杆下端固定在底座上,所述的挂钩固定在电动推杆的上端;所述的电动推杆包括上下两段,电动推杆下段固定在底座上,无法运动,电动推杆的上段能够上下运动;所述的绳子首端安装在电动推杆的上段上,所述的绳子末端设有固定装置;所述的绳子中间位置设有重力感应器,绳子首端的上方和左右方向处各设有一个位置传感器;所述的电动推杆和轮子均由电力驱动,输液架上设有蓄电装置,轮子上设有驱动电机。与现有技术相比较具有输液时能够根据患者自动调节高度和跟随患者行走的特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自动跟随的升降式输液架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医疗器械,特别是一种可自动跟随的升降式输液架。
技术介绍
输液是常用的医疗手段,输液时患者往往处于坐姿或躺姿。输液时间往往比较长,因此在输液过程,患者可能会有上厕所的需要。当患者需要上厕所时,往往需要他人跟在其身边举着药瓶,对于没有家属陪同的患者来说,需要医务人员陪同其如厕,因此增加了医务人员的工作量。为了解决这一问题,临床将输液杆下方安置万向轮,在输液杆的中部设置抓环,由患者推着进行移动。该装置虽然解决了移动的问题,但是存在以下缺陷:①如果用输液侧的手进行推动,可能造成疼痛或者漏液,引起患者痛苦和医患纠纷;②如果用非输液侧手推动,输液管横在身前阻挡,也容易误拽,且如果该侧臂疾病(如骨折等)也会造成无法实施;③患者平躺、站立、坐姿、如厕,手的高度不一样,而输液的原理是势能落差,因此改变姿势的时候会存在滴速影响。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技术任务是针对以上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可自动跟随的升降式输液架。本专利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可自动跟随的升降式输液架,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轮子、电动推杆、挂钩和绳子;所述的底座底部设有轮子;所述的电动推杆下端固定在底座上,所述的挂钩固定在电动推杆的上端;所述的电动推杆包括上下两段,电动推杆下段固定在底座上,无法运动,电动推杆的上段能够上下运动;所述的绳子首端安装在电动推杆的上段上,所述的绳子末端设有固定装置,通过固定装置将绳子末端固定在人体上;所述的绳子中间位置设有重力感应器,绳子首端的上方和左右方向处各设有一个位置传感器;所述的电动推杆和轮子均由电力驱动,输液架上设有蓄电装置,轮子上设有驱动电机。上述的固定装置是别针或夹子。上述的轮子包括两个万向轮和两个动力轮,两个动力轮位于底座的左右两侧,两个万向轮位于底座的前后两侧;每个动力轮各连接有一电机。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突出的有益效果:1、能够根据患者的高度自动调节吊瓶的高度;2、能够跟随患者行走。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中绳子首端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中轮子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说明。如图1至3所示,本专利技术包括底座4、轮子5、电动推杆2、挂钩1和绳子3。所述的底座4底部设有轮子5,通过轮子5能够带动底座4运动。所述的电动推杆2下端固定在底座4上,所述的挂钩1固定在电动推杆2的上端。使用时将吊瓶挂在挂钩1上,从而实现了输液的功能。所述的电动推杆2包括上下两段,电动推杆2下段固定在底座4上,无法运动,电动推杆2的上段能够上下运动,从而能够调节挂钩1的高度。所述的绳子3首端安装在电动推杆2的上段上,所述的绳子3末端设有固定装置7,通过固定装置7将绳子3末端固定在人体上。所述的固定装置7可以是别针、夹子等装置,通过别针、夹子固定在患者衣服上。所述的绳子3中间位置设有重力感应器6,通过重力感应器6能够检测其自身的角度,其中重力感应器6朝向输液架的一端为首端,朝向患者的一端为末端。所述的绳子3首端的上方和左右方向处各设有一个位置传感器8,通过位置传感器8能够感应到绳子3角度。通过所述的重力感应器6来检测人体的位置。患者输液时处于坐姿或躺姿,患者如厕时处于站姿或坐姿,由于患者站姿、坐姿、躺姿高度各不相同,因此输液时应当根据患者的姿态来设置吊瓶的高度。患者的位置较高时重力感应器6的末端向上倾斜,患者的位置较低时,重力感应器6的末端向下倾斜。当重力感应器6末端向下倾斜时,电动推杆2向下移动;当重力感应器6末端向上倾斜时,电动推杆2向上运动。从而使吊瓶与患者的高度相匹配。绳子3首段上下方向的位置传感器8用于检测输液架与患者之间的距离。当输液架与患者的距离较近时,绳子3下垂;当输液架与患者的距离较远时,绳子3拉绳,绳子3首端趋于水平状态,此时触发绳子3首端上方的位置传感器8,通过该位置传感器8驱动输液架向前运动。从而当患者起身行走时,输液架能够跟随患者行走。当患者向左或向右转向时,绳子3也随之向左或向右偏转,从而触发绳子3首端左向或右向的位置传感器8,通过左右两侧的传感器驱动输液架向左或向右转向。所述的电动推杆2和轮子5均由电力驱动,输液架上设有蓄电装置,轮子5上设有驱动电机。当传感器接收到相应的信号时,通过放大器将信号电流放大后能够驱动相应的电路开关的启、闭,从而实现了控制电动推杆2和轮子5运行的作用。关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具体电路结构,本领域技术人员根据本说明书的描述,在现有技术的基础上有能力做出相应的电路设计和程序设计,在此过程中不需要付出创造性思维,具体电路结构不再累述。如图3所示,所述的轮子5包括两个万向轮9和两个动力轮10,两个动力轮10位于底座4的左右两侧,两个万向轮9位于底座4的前后两侧;每个动力轮10各连接有一电机。当两个动力轮10同步向前旋转时,输液架向前运动;当两个动力轮10转速不同时,输液架向一侧转向。本专利技术中的输液架能够根据患者身高和姿态高度自动调整吊瓶的高度,当患者起身行走时,能够自动跟随患者行走。因此患者在输液过程中如厕或做其他的事情时,不需要他人辅助。需要说明的是,本专利技术的特定实施方案已经对本专利技术进行了详细描述,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背离本专利技术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对它进行的各种显而易见的改变都在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可自动跟随的升降式输液架,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轮子、电动推杆、挂钩和绳子;所述的底座底部设有轮子;所述的电动推杆下端固定在底座上,所述的挂钩固定在电动推杆的上端;所述的电动推杆包括上下两段,电动推杆下段固定在底座上,无法运动,电动推杆的上段能够上下运动;所述的绳子首端安装在电动推杆的上段上,所述的绳子末端设有固定装置,通过固定装置将绳子末端固定在人体上;所述的绳子中间位置设有重力感应器,绳子首端的上方和左右方向处各设有一个位置传感器;所述的电动推杆和轮子均由电力驱动,输液架上设有蓄电装置,轮子上设有驱动电机。/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自动跟随的升降式输液架,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轮子、电动推杆、挂钩和绳子;所述的底座底部设有轮子;所述的电动推杆下端固定在底座上,所述的挂钩固定在电动推杆的上端;所述的电动推杆包括上下两段,电动推杆下段固定在底座上,无法运动,电动推杆的上段能够上下运动;所述的绳子首端安装在电动推杆的上段上,所述的绳子末端设有固定装置,通过固定装置将绳子末端固定在人体上;所述的绳子中间位置设有重力感应器,绳子首端的上方和左右方向处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解秀芬姜松师庆红
申请(专利权)人:解秀芬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