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旋洗式双腔洗胃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469009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30 18:37
一种旋洗式双腔洗胃管,包括前端可插入胃腔中的管体,管体的中心位置具有供胃腔内容物排出的抽液腔,管体上位于抽液腔外周具有环形的注液腔,注液腔供洗液通入胃腔中,管体的前端转动配合有第一转环,第一转环的中心孔与抽液腔对应重合,第一转环中具有沿自身周向分布的集液槽,集液槽朝向管体的一侧与注液腔连通,在第一转环上设有供洗液由集液槽中喷出并进入胃腔中的多个喷孔,所有喷孔沿第一转环周向均匀间隔分布,任一喷孔均沿倾斜于第一转环轴向方向分布,且所有喷孔的倾斜角度相同,以使洗液由喷孔喷出时带动第一转环转动;在第一转环上还设有多个第一桨叶,第一桨叶用于在随第一转环转动中搅动胃腔内洗液形成旋流。本发明专利技术用于提高单次洗胃的清洗效果,降低洗胃次数,进一步节省救治时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旋洗式双腔洗胃管
本专利技术涉及消化内科医疗器械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旋洗式双腔洗胃管。
技术介绍
洗胃是指将一定成分的洗液灌入胃腔内,混和胃内容物后再抽出,如此反复多次。其目的是为了清除胃内未被吸收的毒物或清洁胃腔,临床上用以胃部手术、检查前准备。对于急性中毒如短时间内吞服有机磷、无机磷、生物碱、巴比妥类药物等,洗胃是一项重要的抢救措施。在洗胃操作过程中,通常采用双腔胃管(小儿可采用导尿管)经食道插入胃腔中,通过双腔胃管的其中一个腔先将胃内容物抽出,然后多次通过双腔胃管的另一个腔向胃腔中注入洗液并抽出,如此反复直至毒物洗净,抽出的洗液清亮与原色的色泽透亮度基本相同,无异味为止。上述常规双腔胃管所能实现的洗胃方式仅是简单通入洗液和抽出洗液,通入的洗液大部分不能与胃壁接触,能够接触胃壁清洗毒素的洗液仅占通入洗液的一小部分,不仅导致洗液的浪费,而且需要使患者历经多次洗胃才能达到效果,给患者带来极大的痛苦,更重要的是对于胃壁上毒素的清理效果较差,使毒素在胃壁上滞留时间过长,延误了宝贵的治疗时间。专利技术内容本专利技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旋洗式双腔洗胃管,包括前端可插入胃腔中的管体(1),管体(1)的中心位置具有供胃腔内容物排出的抽液腔(3),管体(1)上位于抽液腔(3)外周具有环形的注液腔(2),注液腔(2)供洗液通入胃腔中,其特征在于:管体(1)的前端转动配合有第一转环(9),第一转环(9)的中心孔与抽液腔(3)对应重合,第一转环(9)中具有沿自身周向分布的集液槽(8),集液槽(8)朝向管体(1)的一侧与注液腔(2)连通,在第一转环(9)上设有供洗液由集液槽(8)中喷出并进入胃腔中的多个喷孔(10),所有喷孔(10)沿第一转环(9)周向均匀间隔分布,任一喷孔(10)均沿倾斜于第一转环(9)轴向方向分布,且所有喷孔(...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旋洗式双腔洗胃管,包括前端可插入胃腔中的管体(1),管体(1)的中心位置具有供胃腔内容物排出的抽液腔(3),管体(1)上位于抽液腔(3)外周具有环形的注液腔(2),注液腔(2)供洗液通入胃腔中,其特征在于:管体(1)的前端转动配合有第一转环(9),第一转环(9)的中心孔与抽液腔(3)对应重合,第一转环(9)中具有沿自身周向分布的集液槽(8),集液槽(8)朝向管体(1)的一侧与注液腔(2)连通,在第一转环(9)上设有供洗液由集液槽(8)中喷出并进入胃腔中的多个喷孔(10),所有喷孔(10)沿第一转环(9)周向均匀间隔分布,任一喷孔(10)均沿倾斜于第一转环(9)轴向方向分布,且所有喷孔(10)的倾斜角度相同,以使洗液由喷孔(10)喷出时带动第一转环(9)转动;在第一转环(9)上还设有多个第一桨叶(7),第一桨叶(7)用于在随第一转环(9)转动中搅动胃腔内洗液形成旋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旋洗式双腔洗胃管,其特征在于:管体(1)的前端固定设有筒状的连接头(5),第一转环(9)通过轴承转动配合在连接头(5)上,在连接头(5)上沿周向设有用于连通集液槽(8)和注液腔(2)的连通孔(6)。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旋洗式双腔洗胃管,其特征在于:第一桨叶(7)沿管体(1)长度方向的两端均为圆弧形。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旋洗式双腔洗胃管,其特征在于:喷孔(10)的喷口分布于第一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白艳丽李慧张腊梅
申请(专利权)人: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