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益智仁中药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9468669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30 18:36
本申请涉及一种益智仁中药制备方法,涉及中药制备的领域,益智仁中药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将益智仁放入食盐溶液中腌制20‑25min;S2、将S1腌制的益智仁分批次放入炒制容器中炒干后取出并冷却,其中,所述益智仁每次的加入体积量与炒制容器的容量之比不大于2/3。通过将益智仁分批炒制以及严格控制益智仁的加入体积量与炒制容器的容量之比使得益智仁炒制过程中,不易出现益智仁受热不均,并使部分益智仁受热不足的情况,从而实现提高益智仁中药质量的目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益智仁中药制备方法
本申请涉及中药制备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益智仁中药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益智仁,中药名,为姜科植物益智的果实,分布于广东和海南,福建、广西贺和云南亦有栽培。相关技术中,一种益智仁中药制备方法,含有以下步骤:取净益智仁,加入30%食盐水,拌匀后使益智仁在食盐水浸润20min,将浸润后的益智仁放置于预热的炒药机内,文火加热,炒药机内表面温度控制在170℃--180℃,益智仁表面温度控制在70℃--75℃,炒制时间约5-6min,迅速出锅,摊晾;待冷后,包装。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专利技术人认为存在有如下缺陷:益智仁炒制过程中,易出现益智仁受热不均,使得部分益智仁受热不足,从而影响益智仁中药的质量。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使得益智仁不易出现受热不均,并使得部分益智仁受热不足的情况,实现提高益智仁中药质量的目的,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益智仁中药制备方法。本申请提供的一种益智仁中药制备方法,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益智仁中药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将益智仁放入食盐溶液中腌制20-25min;S2、将S1腌制的益智仁分批次放入炒制容器中炒干后取出并冷却,其中,所述益智仁每次的加入体积量与炒制容器的容量之比不大于2/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将益智仁分批炒制以及严格控制益智仁的加入体积量与炒制容器的容量之比使得益智仁炒制过程中,不易出现益智仁受热不均,并使部分益智仁受热不足的情况,从而实现提高益智仁中药质量的目的。可选的,所述炒制容器为炒药机,所述炒药机包括机架、加热筒和炒药筒,所述加热筒与机架固定连接,且所述加热筒套设在炒药筒外侧,以为炒药筒加热,所述炒药筒与加热筒转动连接,所述机架上设置有用于驱动炒药筒转动的驱动组件,所述炒药筒一端开设有进料口,所述加热筒上设置有用于闭合和打开进料口的门板,所述炒药筒内壁上固定连接有多个炒药板,多个所述炒药板沿炒药筒周向布设。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益智仁炒制时,炒药筒相对于加热筒转动,从而使得炒药板不断翻动炒药筒内的益智仁,从而进一步提高了炒药机炒药时益智仁的加热均匀性,以进一步使益智仁不易出现受热不均并使部分益智仁受热不足的情况,从而进一步实现提高益智仁中药质量的目的。可选的,所述炒药筒内设置有支撑块,所述支撑块与炒药筒侧壁转动连接,所述支撑块上连接有承接筒,且承接筒远离地面的一端开设有入料口,靠近地面的一端开设有出料口。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承接筒的设置对物料起到缓冲作用。可选的,所述承接筒侧壁上固定连接有缓冲板,所述缓冲板倾斜设置,以承接炒药板上掉落的中药。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缓冲板的设置,使得益智仁从炒药板上掉落后被缓冲板承接,从而进一步使得益智仁不易因掉落过程中的产生的冲击力而产生破碎的情况,以进一步提高了益智仁炒制后的药物质量。可选的,所述承接筒与支撑块滑移连接,所述承接筒上设置有用于启闭出料口的挡料板。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承接筒与支撑块滑移连接,便于工作人员将承接筒滑出后将出料口闭合,再将益智仁倒入承接筒内,从而实现炒药机的上料,同时当益智仁炒制结束后,工作人员利用挡料板闭合出料口,从而使得益智仁在炒药板作用下聚集在承接筒内,最后工作人员将承接筒滑出,即可实现炒药机的卸料。可选的,所述挡料板与承接筒侧壁滑移连接。所述承接筒上设置有用于调控挡料板启闭出料口的调控组件。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控制调节组件,使得挡料板滑移,从而实现承接筒上出料口的打开和闭合。可选的,所述调控组件包括调控板和多根转动杆,所述调控板与承接筒沿承接筒轴向滑移连接,多根所述转动杆平行间隔设置,且转动杆一端与调控板转动连接,另一端与挡料板转动连接。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拽动调控板使得调控板带动转动杆转动,从而使得转动杆带动挡料板发生滑移,从而实现出料口的打开或闭合。可选的,所述门板上设置有启动块,所述启动块沿靠近或远离炒药筒筒底的方向与门板滑移连接,所述启动块上转动连接有转动杆,所述启动杆一端伸入炒药筒内,且启动杆伸入炒药筒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连接块,所述调控板上开设有供连接块转入的连接槽。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门板闭合后,转动启动杆,使得连接块转入连接槽内,拽动或推动启动块,从而使得调控板的滑移,以实现出料口的闭合和打开。可选的,所述驱动组件包括驱动电机和驱动轴,所述驱动轴与加热筒转动连接,并与炒药筒同轴固定连接,且所述驱动电机与驱动轴连接以驱动驱动轴转动。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启动驱动电机,使得驱动电机带动驱动轴转动,从而使得炒药筒转动。综上所述,本申请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1.通过将益智仁分批炒制以及严格控制炒制容器中的益智仁加入量,从而使得益智仁炒制过程中不易出现受热不均并使部分益智仁受热不足的情况,从而实现提高益智仁中药质量的目的。2.益智仁炒制时,炒药筒转动并带动炒药板不断翻动炒药筒内的物料,从而提高了炒药机炒药时益智仁的加热均匀性,以进一步使益智仁不易出现受热不均并使部分益智仁受热不足的的情况,从而进一步实现提高益智仁中药质量的目的;3.承接筒的设置,便于工作人员将待炒制的益智仁加入炒药机内,同时便于工作人员将炒制好的物料从炒药筒中卸料。附图说明图1是本申请的工艺流程框架图。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中炒药机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中另一视角的炒药机的整体结构示意图,以示出驱动组件。图4是图2中A部分的放大示意图。图5是本申请实施例中承接筒与支撑块的爆炸示意图。图6是本申请实施例中承接筒的局部剖视图。图7是图5中B部分的放大示意图。图8是图2中C部分的放大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00、机架;110、衔接杆;111、转动子杆;112、衔接子杆;200、加热筒;210、进料口;220、门板;221、启动块;222、启动杆;223、衔接槽;224、启动孔;225、连接块;300、炒药筒;310、支撑块;311、滑移板;320、缓冲板;330、炒药板;400、承接筒;410、入料口;420、出料口;430、挡料板;440、连接板;441、滑移槽;450、承载板;451、滑动槽;460、滑槽;500、调控组件;510、调控板;511、连接槽;520、转动杆;600、驱动组件;610、驱动电机;611、驱动皮带轮;620、驱动轴;621、传动皮带轮;622、传动皮带。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1-8对本申请作进一步详细说明。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一种益智仁中药制备方法。参照图1,益智仁中药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将益智仁放入质量浓度为10%的食盐溶液中腌制20分钟;S2、将S1腌制的益智仁分批次加入炒制容器中炒干后取出并冷却,炒药机内温度140℃-170℃,炒制时间为4-5min,本实施例中炒药机内温度140℃,炒制时间为4min,为了提高益智仁的加热均匀性,因此每次加入的益智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益智仁中药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S1、将益智仁放入食盐溶液中腌制20-25min;S2、将S1腌制的益智仁分批次放入炒制容器中炒干后取出并冷却,其中,所述益智仁的每次的加入体积量与炒制容器的容量之比不大于2/3。/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益智仁中药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S1、将益智仁放入食盐溶液中腌制20-25min;S2、将S1腌制的益智仁分批次放入炒制容器中炒干后取出并冷却,其中,所述益智仁的每次的加入体积量与炒制容器的容量之比不大于2/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益智仁中药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炒制容器为炒药机,所述炒药机包括机架(100)、加热筒(200)和炒药筒(300),所述加热筒(200)与机架(100)固定连接,且所述加热筒(200)套设在炒药筒(300)外侧,以为炒药筒(300)加热,所述炒药筒(300)与加热筒(200)转动连接,所述机架(100)上设置有用于驱动炒药筒(300)转动的驱动组件(600),所述炒药筒(300)一端开设有进料口(210),所述加热筒(200)上设置有用于闭合和打开进料口(210)的门板(220),所述炒药筒(300)内壁上固定连接有多个炒药板(330),多个所述炒药板(330)沿炒药筒(300)周向布设。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益智仁中药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炒药筒(300)内设置有支撑块(310),所述支撑块(310)与炒药筒(300)侧壁转动连接,所述支撑块(310)上连接有承接筒(400),且承接筒(400)远离地面的一端开设有入料口(410),靠近地面的一端开设有出料口(420)。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益智仁中药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承接筒(400)侧壁上固定连接有缓冲板(320),所述缓冲板(320)倾斜设置,以承接炒药板(330)上掉落的中药。


5.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一种益智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岩李威威李雯彤李文博
申请(专利权)人:济南众和中药饮片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