胫骨衬垫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467764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30 18:35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胫骨衬垫。胫骨衬垫包括内侧关节面以及外侧关节面;其中,内侧关节面与第一矢状面相交形成的截面线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圆弧、第一直线段以及第二圆弧,第一圆弧的曲率半径大于或等于第二圆弧的曲率半径。外侧关节面与第二矢状面相交形成的截面线包括依次连接的第四圆弧、第二直线段以及第五圆弧;第四圆弧的曲率半径大于或等于第五圆弧的曲率半径,上述胫骨衬垫稳定性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胫骨衬垫
本专利技术涉及医疗器械
,特别是涉及一种胫骨衬垫。
技术介绍
随着手术技术的提高和膝关节假体的改进,全膝关节置换手术日趋成熟。全膝关节置换是解决晚期关节炎的有效治疗手段,随着假体的不断改进和膝关节手术技术的发展,全膝关节置换术取得了较佳的治疗效果,然而,传统的全膝关节置换术仍旧存在术后“矛盾前移”和膝关节屈曲不稳定问题,其中,“矛盾前移”指的是,在全膝关节置换术后,患者的膝关节屈曲过程中,股骨相对于胫骨由正常状态下的往后移动变为了向前移动。“矛盾前移”和膝关节屈曲不稳定会导致髌股关节面应力增加和膝关节前侧疼痛等问题,进而导致患者术后体验差,增加了患者术后痛苦。
技术实现思路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如何提高全膝关节置换术后膝关节稳定性问题,提供一种胫骨衬垫。本申请提供一种胫骨衬垫,包括:内侧关节面,所述内侧关节面与第一矢状面相交形成的截面线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圆弧、第一直线段以及第二圆弧,所述第一圆弧的曲率半径大于或等于所述第二圆弧的曲率半径,以及,外侧关节面,所述外侧关节面与第二矢状面相交形成的截面线包括依次连接的第四圆弧、第二直线段以及第五圆弧;所述第四圆弧的曲率半径大于或等于所述第五圆弧的曲率半径。下面对本申请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说明: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内侧关节面与第一冠状面相交形成的截面线包括第三圆弧,所述第三圆弧的曲率半径等于所述第一圆弧的曲率半径;和/或,所述外侧关节面与第二冠状面相交形成的截面线包括第六圆弧;所述第六圆弧的曲率半径等于所述第四圆弧的曲率半径。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直线段的长度范围为0.1mm-3mm;和/或,所述第二直线段的长度范围为9mm-14mm。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胫骨衬垫的内侧边缘到外侧边缘的距离为第一距离,所述胫骨衬垫具有用于界定所述内侧关节面与所述外侧关节面的中心矢状面;所述第一直线段到所述中心矢状面的距离为第二距离,所述第二距离与所述第一距离的比值范围为0.25-0.35;和/或,所述第二直线段到所述中心矢状面的距离为第三距离,所述第三距离与所述第一距离的比值范围为0.25-0.35。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内侧关节面的前侧边缘到后侧边缘的距离为第四距离;所述第一直线段的中点到所述内侧关节面的后侧边缘的距离为第五距离,所述第五距离与所述第四距离的比值范围为0.3-0.5;和/或,所述外侧关节面的前侧边缘到后侧边缘的距离为第六距离;所述第二直线段的中点到所述外侧关节面的后侧边缘的距离为第七距离,所述第七距离与所述第六距离的比值范围为0.3-0.5。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圆弧在所述内侧关节面的前侧边缘的端点到所述第一直线段的垂直距离为6mm-13mm;和/或,所述第二圆弧在所述内侧关节面的后侧边缘的端点到所述第一直线段的垂直距离为0.2mm-4mm。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四圆弧在所述外侧关节面的前侧边缘的端点到所述第二直线段的垂直距离为3mm-7mm;和/或,所述第五圆弧在所述外侧关节面的后侧边缘的端点到所述第二直线段的垂直距离为0.2mm-3mm。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胫骨衬垫还包括连接所述内侧关节面与所述外侧关节面的凸面,所述凸面与第三冠状面形成的截面线包括第七圆弧,所述内侧关节面与所述第三冠状面形成的截面线包括第八圆弧,所述外侧关节面与所述第三冠状面相交形成的截面线包括第九圆弧,所述第七圆弧与所述第八圆弧相切,并且所述第七圆弧与所述第九圆弧相切。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七圆弧的曲率半径的范围为35mm-50mm。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内侧关节面在横截面上具有第一承重中线,所述第一承重中线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三直线段、第十圆弧以及第四直线段;所述第十圆弧分别与所述第三直线段以及所述第四直线段相切。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胫骨衬垫的内侧边缘到外侧边缘的距离为第一距离,所述胫骨衬垫具有用于界定所述内侧关节面与所述外侧关节面的中心矢状面,所述内侧关节面的前侧边缘到后侧边缘的距离为第四距离;所述第三直线段的延长线与所述第四直线段的延长线的交点为第一交点,所述第一交点到所述内侧关节面的后侧边缘的距离为第八距离,所述第八距离与所述第四距离的比值范围为0.35-0.45;和/或,所述第一交点到所述中心矢状面的距离为第九距离,所述第九距离与所述第一距离的比值为0.25-0.3。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胫骨衬垫具有用于界定所述内侧关节面与所述外侧关节面的中心矢状面,所述第四直线平行于所述中心矢状面。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胫骨衬垫具有用于界定所述内侧关节面与外侧关节面的中心矢状面,所述第三直线段与所述中心矢状面的夹角范围为20°-25°。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外侧关节面在横截面上具有第二承重中线,所述第二承重中线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五直线段以及第十一圆弧;所述第十一圆弧与所述第五直线段相切。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胫骨衬垫的内侧边缘到外侧边缘的距离为第一距离,所述胫骨衬垫具有用于界定所述内侧关节面与外侧关节面的中心矢状面,所述外侧关节面的前侧边缘到后侧边缘的距离为第六距离;所述第十一圆弧与所述第五直线段的切点为第三切点;所述第三切点到所述外侧关节面的后侧边缘的距离为第十距离,所述第十距离与所述第六距离的比值范围为0.35-0.45;和/或,所述第三切点到所述中心矢状面的距离为第十一距离,所述第十一距离与所述第一距离的比值为0.25-0.3。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十一圆弧的曲率半径的范围为35mm-50mm。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胫骨衬垫具有用于界定所述内侧关节面与外侧关节面的中心矢状面,所述第五直线段与所述中心矢状面的夹角范围为10°-12°。上述胫骨衬垫通过将内侧关节面以及外侧关节面设计为球窝状,提高了膝关节假体的旋转稳定性。此外内侧关节面以及外侧关节面与矢状面的部分相交线采用直线设计,增加了膝关节假体在手术中的安装包容度。附图说明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本专利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构成对本专利技术的不当限定。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一实施例的胫骨衬垫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一实施例的胫骨衬垫的俯视图一;图3为图2中所示的胫骨衬垫在A-A截面的截面图;图4为图2中所示的胫骨衬垫在B-B截面的截面图;图5为一实施例的胫骨衬垫的俯视图二;图6为图5中所示的胫骨衬垫在D-D截面的截面图;图7为图5中所示的胫骨衬垫在C-C截面的截面图;图8为一实施例的胫骨衬垫的俯视图三;图9为图8中所示的胫骨衬垫在E-E截面的截面图;图1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胫骨衬垫,其特征在于,包括:/n内侧关节面,所述内侧关节面与第一矢状面相交形成的截面线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圆弧、第一直线段以及第二圆弧,所述第一圆弧的曲率半径大于或等于所述第二圆弧的曲率半径,以及,/n外侧关节面,所述外侧关节面与第二矢状面相交形成的截面线包括依次连接的第四圆弧、第二直线段以及第五圆弧;所述第四圆弧的曲率半径大于或等于所述第五圆弧的曲率半径。/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胫骨衬垫,其特征在于,包括:
内侧关节面,所述内侧关节面与第一矢状面相交形成的截面线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圆弧、第一直线段以及第二圆弧,所述第一圆弧的曲率半径大于或等于所述第二圆弧的曲率半径,以及,
外侧关节面,所述外侧关节面与第二矢状面相交形成的截面线包括依次连接的第四圆弧、第二直线段以及第五圆弧;所述第四圆弧的曲率半径大于或等于所述第五圆弧的曲率半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胫骨衬垫,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直线段的长度范围为0.1mm-3mm;和/或,所述第二直线段的长度范围为9mm-14m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胫骨衬垫,其特征在于,所述胫骨衬垫的内侧边缘到外侧边缘的距离为第一距离,所述胫骨衬垫具有用于界定所述内侧关节面与所述外侧关节面的中心矢状面;
所述第一直线段到所述中心矢状面的距离为第二距离,所述第二距离与所述第一距离的比值范围为0.25-0.35;和/或,所述第二直线段到所述中心矢状面的距离为第三距离,所述第三距离与所述第一距离的比值范围为0.25-0.35。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胫骨衬垫,其特征在于,所述内侧关节面的前侧边缘到后侧边缘的距离为第四距离;所述第一直线段的中点到所述内侧关节面的后侧边缘的距离为第五距离,所述第五距离与所述第四距离的比值范围为0.3-0.5;和/或,所述外侧关节面的前侧边缘到后侧边缘的距离为第六距离;所述第二直线段的中点到所述外侧关节面的后侧边缘的距离为第七距离,所述第七距离与所述第六距离的比值范围为0.3-0.5。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胫骨衬垫,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圆弧在所述内侧关节面的前侧边缘的端点到所述第一直线段的垂直距离为6mm-13mm;和/或,所述第二圆弧在所述内侧关节面的后侧边缘的端点到所述第一直线段的垂直距离为0.2mm-4mm。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胫骨衬垫,其特征在于,所述第四圆弧在所述外侧关节面的前侧边缘的端点到所述第二直线段的垂直距离为3mm-7mm;和/或,所述第五圆弧在所述外侧关节面的后侧边缘的端点到所述第二直线段的垂直距离为0.2mm-3mm。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胫骨衬垫,其特征在于,所述胫骨衬垫还包括连接所述内侧关节面与所述外侧关节面的凸面,所述凸面与第三冠状面形成的截面线包括第七圆弧,所述内侧关节面与所述第三冠状面形成的截面线包括第八圆弧,所述外侧关节面与所述第三冠状面相交形成的截面线包括第九圆弧,所述第七圆弧与所述第八圆弧相切,并且所述第七圆弧与所述第九圆弧相切。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胫骨衬垫,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七圆弧的曲率半径的范围为35mm-50mm。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胫骨衬垫,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延东史忠兵赵开宇钱昦倩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微创关节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