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郑少芸专利>正文

一种充气式保暖内衣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467566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30 18:3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充气式保暖内衣,包括保暖内衣主体,所述保暖内衣主体包括内衣内层和内衣外层、所述内衣内层内壁设置有绒毛层,所述内衣内层和内衣外层之间设置有充气层。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保暖内衣技术领域,通过设置充气层,在穿着时,将充气管与连接管内充入气体后,可以利用空气导热性差的特点,从而提升保暖内衣的保暖效果,并且由于充气管与连接管为网格状,可以在充层的支撑下存在一定的空腔,从而使内衣保持一定的透气性,并且管路状的充气管和连接管不会干涉用户行动,舒适感较强,轻便舒适,同时可以使用户无需穿着较为厚重的外衣。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充气式保暖内衣
本技术涉及保暖内衣
,尤其涉及一种充气式保暖内衣。
技术介绍
保暖内衣是一种保暖的衣服,适合晚秋及寒冷的冬天穿,并且穿上不会显得臃肿,轻便利落,一般为秋衣秋裤套装,又因材质分为纯棉内衣、纤维性保暖材料内衣、太空棉保暖内衣等。在现有技术中,保暖内衣主要是轻便舒适,贴身吸汗,然而由于其自身轻薄的特性,仍旧依赖用户穿着毛衣、羽绒服等服装进行保暖,而总所周知的时,空气的导热系数较低,仅次于真空,利用充气的方式可以行之有效的提升内衣的保暖性能,为此,我们提出一种充气式保暖内衣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而提出的一种充气式保暖内衣。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充气式保暖内衣,一种充气式保暖内衣,包括保暖内衣主体,所述保暖内衣主体包括内衣内层和内衣外层、所述内衣内层内壁设置有绒毛层,所述内衣内层和内衣外层之间设置有充气层;所述充气层包括多个充气管和多个连接管,所述多个充气管与内衣内层相抵设置,且多个充气管通过多个连接管连通设置,多个所述充气管与多个连接管交错设置,其中一个所述连接管远离充气管的一端连通有进气管,且进气管连通有充气嘴,所述进气管贯穿内衣外层设置。优选地,所述充气嘴包括圆套,且圆套与进气管固定连接,所述圆套远离进气管的一端设置有外螺纹,所述圆套通过外螺纹螺纹连接有充气嘴,所述圆套的内壁固定连接有压缩弹簧,且压缩弹簧固定连接有气门芯,所述充气嘴的内壁固定连接有与气门芯匹配的限位套,所述限位套的内壁与气门芯的内壁过盈配合。优选地,所述内衣内层和内衣外层均为纯棉材质,且内衣内层的厚度小于内衣外层。优选地,所述充气管和连接管均为橡胶材质,且充气管和连接管组成网格状。优选地,所述内衣内层和内衣外层的下端通过拉链可拆卸连接,且拉链为隐藏式尼龙拉链。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该种充气式保暖内衣,通过设置充气层,在穿着时,将充气管与连接管内充入气体后,可以利用空气导热性差的特点,从而提升保暖内衣的保暖效果,并且由于充气管与连接管为网格状,可以在充层的支撑下存在一定的空腔,从而使内衣保持一定的透气性,并且管路状的充气管和连接管不会干涉用户行动,舒适感较强,轻便舒适,同时可以使用户无需穿着较为厚重的外衣。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充气式保暖内衣的主视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充气式保暖内衣的充气层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充气式保暖内衣的剖视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充气式保暖内衣的充气嘴结构示意图。图中:1、保暖内衣主体;11、内衣内层;12、内衣外层;2、绒毛层;3、充气管;4、连接管;5、进气管;6、充气嘴;61、圆套;62、气嘴;63、压缩弹簧;64、气门芯;65、限位套;7、拉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参照图1-4,一种充气式保暖内衣,包括保暖内衣主体1,所述保暖内衣主体1包括内衣内层11和内衣外层12、所述内衣内层11内壁设置有绒毛层2,所述内衣内层11和内衣外层12之间设置有充气层;所述充气层包括多个充气管3和多个连接管4,所述多个充气管3与内衣内层11相抵设置,且多个充气管3通过多个连接管4连通设置,多个所述充气管3与多个连接管4交错设置,其中一个所述连接管4远离充气管3的一端连通有进气管5,且进气管5连通有充气嘴6,所述进气管5贯穿内衣外层12设置。所述充气嘴6包括圆套61,且圆套61与进气管5固定连接,所述圆套61远离进气管5的一端设置有外螺纹,所述圆套61通过外螺纹螺纹连接有气嘴62,所述圆套61的内壁固定连接有压缩弹簧63,且压缩弹簧63固定连接有气门芯64,所述气嘴62的内壁固定连接有与气门芯64匹配的限位套65,所述限位套65的内壁与气门芯64的内壁过盈配合,在充气时,气压带动气门芯64移动,从而使外界空气注入进气管5内,而在放气时,转动气嘴62可以时气门芯64与限位套65脱离,从而将充气层内的气体放出。所述内衣内层11和内衣外层12均为纯棉材质,且内衣内层11的厚度小于内衣外层12,纯棉材质的内衣内层11和内衣外层12具有一定的透气和吸湿性能,可以提高用户穿着时的舒适度,并且与皮肤贴合的时的舒适度较高。所述充气管3和连接管4均为橡胶材质,且充气管3和连接管4组成网格状,橡胶材质本身导热性较差,但弹性较好,可以在放气后,使内衣更为轻薄,便于折叠收纳。所述内衣内层11和内衣外层12的下端通过拉链7可拆卸连接,且拉链7为隐藏式尼龙拉链,通过设置拉链7,可以由保暖内衣主体1的下端打开内衣内层11和内衣外层12,从而将充气层取出,可以在洗涤、收纳时将充气层取下。本技术中,在穿着时,将保暖内衣主体1穿着在身体上后,绒毛层2可以使保暖内衣主体1与用户体表产生一定间隙,从而提高保暖内衣的保暖效果,并且使保暖内衣主体1的体感更为舒适,然后通过充气嘴6向充气管3和连接管4内进行充气,从而使连接管4和充气管3膨胀,这时一方面,连接管4和充气管3内填充有空气,具有较好的隔热保暖效果,另一方面内衣内层11和内衣外层12之间被撑开,充气管3和连接管4之间存在一定的间隙,一方面这些间隙仍旧具有一定的保温效果,另一方面纯棉材质的内衣内层11和内衣外层12,具有一定的透气性,而间隙不会干涉内衣内层11和内衣外层12的透气性,可以保持保暖内衣主体1的舒适性,值得一提的是,管状的充气管3和连接管4并不会如同气囊一样过度蓬松,导致内衣臃肿妨碍用户行动,可以在保暖的同时,不会让用户具有较为不适的束缚感。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
的技术人员在本技术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及其技术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充气式保暖内衣,其特征在于,包括保暖内衣主体(1),所述保暖内衣主体(1)包括内衣内层(11)和内衣外层(12)、所述内衣内层(11)内壁设置有绒毛层(2),所述内衣内层(11)和内衣外层(12)之间设置有充气层;/n所述充气层包括多个充气管(3)和多个连接管(4),所述多个充气管(3)与内衣内层(11)相抵设置,且多个充气管(3)通过多个连接管(4)连通设置,多个所述充气管(3)与多个连接管(4)交错设置,其中一个所述连接管(4)远离充气管(3)的一端连通有进气管(5),且进气管(5)连通有充气嘴(6),所述进气管(5)贯穿内衣外层(12)设置。/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充气式保暖内衣,其特征在于,包括保暖内衣主体(1),所述保暖内衣主体(1)包括内衣内层(11)和内衣外层(12)、所述内衣内层(11)内壁设置有绒毛层(2),所述内衣内层(11)和内衣外层(12)之间设置有充气层;
所述充气层包括多个充气管(3)和多个连接管(4),所述多个充气管(3)与内衣内层(11)相抵设置,且多个充气管(3)通过多个连接管(4)连通设置,多个所述充气管(3)与多个连接管(4)交错设置,其中一个所述连接管(4)远离充气管(3)的一端连通有进气管(5),且进气管(5)连通有充气嘴(6),所述进气管(5)贯穿内衣外层(12)设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充气式保暖内衣,其特征在于,所述充气嘴(6)包括圆套(61),且圆套(61)与进气管(5)固定连接,所述圆套(61)远离进气管(5)的一端设置有外螺纹,所述圆套(...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少芸
申请(专利权)人:郑少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