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塑形养护内衣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467544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30 18:3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女性内衣技术领域,具体是健康塑形养护内衣,包括内衣本体和连接带,内衣本体包括第一罩杯和第二罩杯,第一罩杯的内端连接有第一连接布,第一连接布上设置有多个钩扣,第二罩杯的内端连接有第二连接布,第二连接布上设置有多排钩圈,钩扣与钩圈扣接配合,第一罩杯和第二罩杯的外端均连接有后肶带,第一罩杯与第二罩杯均包括外罩和胸垫,胸垫设置在外罩内部,第一罩杯与第二罩杯的内侧均设置有肽抗菌层,肽抗菌层覆盖设置在外罩的内侧下部;钩扣与钩圈位于第一罩杯与第二罩杯之间,便于使用者调节内衣的大小和对内衣进行固定,设置有肽抗菌层能够调节体内水分、电解质平衡,为免疫系统制造对抗细菌和感染的抗体,达到保健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健康塑形养护内衣
本技术涉及女性内衣
,具体是健康塑形养护内衣。
技术介绍
内衣是指贴身穿的衣物,包括背心、汗衫、短裤、胸罩等,通常是直接接触皮肤的,是现代人不可少的服饰之一,内衣有吸汗、矫型、衬托身体、保暖及不受来自身体的污秽的危害的作用,现有的内衣通常仅采用棉料或者其他面料制成,无法达到保健效果,并且现有的内衣需要在背部进行调节长度以及穿戴扣紧,使用较为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为克服上述情况不足,提供了内衣,其技术方案如下。健康塑形养护内衣,包括内衣本体和连接带,内衣本体包括第一罩杯和第二罩杯,第一罩杯的内端连接有第一连接布,第一连接布上设置有多个钩扣,第二罩杯的内端连接有第二连接布,第二连接布上设置有多排钩圈,钩扣与钩圈扣接配合,第一罩杯和第二罩杯的外端均连接有后肶带,后肶带的外端与连接带连接,内衣本体与后肶带之间设置有两个肩带,两个肩带的一端分别与第一罩杯和第二罩杯的顶部连接,后肶带的顶部设置有肩带扣环,两个肩带的另一端设置有肩带卡扣,肩带卡扣与肩带扣环扣接配合,两个肩带的另一端与后肶带连接,第一罩杯与第二罩杯均包括外罩和胸垫,胸垫设置在外罩内部,第一罩杯与第二罩杯的内侧均设置有肽抗菌层,肽抗菌层覆盖设置在外罩的内侧下部。进一步的,第一连接布的底部设置有第一连接块,第二连接布的底部设置有第二连接块,第一连接块的一侧开设有活动槽,活动槽的顶部和底部均开设有卡槽,第二连接块活动设置在活动槽内,第二连接块的顶部和底部均设置有弹性卡块,弹性卡块与卡槽卡接配合,第一连接布和第二连接部的底部均设置有海绵垫,海绵垫延伸至第一连接块与第二连接块的底部。进一步的,弹性卡块包括按动块和弹簧,第二连接块的顶部和底部均开设有压缩槽,弹簧的一端安装在压缩槽内,弹簧的另一端与按动块连接,按动块与卡槽卡接配合。可选的,外罩内设置有墨石块,墨石块位于胸垫的内侧,并且墨石块位于肽抗菌层的上方。可选的,外罩采用玻尿酸处理面料制成。可选的,后肶带上开设有多个透气孔,透气孔均匀分布在后肶带上。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通过连接带围绕后背,将第一罩杯与第二罩杯通过钩扣和钩圈进行扣接实现内衣的固定,钩扣与钩圈位于第一罩杯与第二罩杯之间,便于使用者调节内衣的大小和对内衣进行固定,设置有肽抗菌层能够调节体内水分、电解质平衡,为免疫系统制造对抗细菌和感染的抗体,提高免疫力,达到保健效果。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中内衣本体一个角度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中内衣本体另一个角度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中内衣本体的截面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中第一连接块的截面机构示意图。附图标记分别为:内衣本体1、第一罩杯2、第二罩杯3、第一连接布4、钩扣5、第二连接布6、钩圈7、后肶带8、肩带9、肩带扣环10、肩带卡扣11、外罩12、胸垫13、肽抗菌层14、第一连接块15、第二连接块16、活动槽17、卡槽18、弹性卡块19、海绵垫20、按动块21、弹簧22、墨石块23、透气孔24。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到图4所示,健康塑形养护内衣,包括内衣本体1和连接带(图未示出),内衣本体1包括第一罩杯2和第二罩杯3,第一罩杯2的内端连接有第一连接布4,第一连接布4上设置有多个钩扣5,第二罩杯3的内端连接有第二连接布6,第二连接布6上设置有多排钩圈7,钩扣5与钩圈7扣接配合,第一罩杯2和第二罩杯3的外端均连接有后肶带8,后肶带8的外端与连接带(图未示出)连接,内衣本体1与后肶带8之间设置有两个肩带9,两个肩带9的一端分别与第一罩杯2和第二罩杯3的顶部连接,后肶带8的顶部设置有肩带扣环10,两个肩带9的另一端设置有肩带卡扣11,肩带卡扣11与肩带扣环10扣接配合,两个肩带9的另一端与后肶带8连接,第一罩杯2与第二罩杯3均包括外罩12和胸垫13,胸垫13设置在外罩12内部,第一罩杯2与第二罩杯3的内侧均设置有肽抗菌层14,肽抗菌层14覆盖设置在外罩12的内侧下部。进一步说明,通过连接带(图未示出)围绕后背,将第一罩杯2与第二罩杯3通过钩扣5和钩圈7进行扣接实现内衣的固定,钩扣5与钩圈7位于第一罩杯2与第二罩杯3之间,便于使用者调节内衣的大小和对内衣进行固定,设置有肽抗菌层14能够调节体内水分、电解质平衡,为免疫系统制造对抗细菌和感染的抗体,提高免疫力,达到保健效果。进一步的,第一连接布4的底部设置有第一连接块15,第二连接布6的底部设置有第二连接块16,第一连接块15的一侧开设有活动槽17,活动槽17的顶部和底部均开设有卡槽18,第二连接块16活动设置在活动槽17内,第二连接块16的顶部和底部均设置有弹性卡块19,弹性卡块19与卡槽18卡接配合,第一连接布4和第二连接部的底部均设置有海绵垫20,海绵垫20延伸至第一连接块15与第二连接块16的底部;通过将弹性卡块19与卡槽18卡接配合,达到第一罩杯2与第二罩杯3的进一步固定,避免第一罩杯2和第二罩杯3使用时脱开,设有海绵垫20能够增强使用的舒适性。进一步的,弹性卡块19包括按动块21和弹簧22,第二连接块16的顶部和底部均开设有压缩槽,弹簧22的一端安装在压缩槽内,弹簧22的另一端与按动块21连接,按动块21与卡槽18卡接配合;通过按压按动块21到压缩槽内,弹簧22压缩,将第二连接块16移动到活动槽17内,当按动块21与卡槽18卡接时,弹簧22回弹,增强第一罩杯2与第二罩杯3连接的稳定性。可选的,外罩12内设置有墨石块23,墨石块23位于胸垫13的内侧,并且墨石块23位于肽抗菌层14的上方;设置有墨石块23能够通过人体皮下细胞和部径穴位进行按摩而浸润人体,从而提高人体免疫功能。可选的,外罩12采用玻尿酸处理面料制成;将玻尿酸的有效成分加入到面料中,能够润滑嫩肤增加皮肤弹性。可选的,后肶带8上开设有多个透气孔24,透气孔24均匀分布在后肶带8上;开设有多个透气孔24能够便于内衣对人体的散热,减少细菌滋生。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可根据本技术所揭示的结构和原理获得其它各种相应的改变以及变形,而所有的这些改变以及变形都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健康塑形养护内衣,其特征在于:包括内衣本体和连接带,内衣本体包括第一罩杯和第二罩杯,第一罩杯的内端连接有第一连接布,第一连接布上设置有多个钩扣,第二罩杯的内端连接有第二连接布,第二连接布上设置有多排钩圈,钩扣与钩圈扣接配合,第一罩杯和第二罩杯的外端均连接有后肶带,后肶带的外端与连接带连接,内衣本体与后肶带之间设置有两个肩带,两个肩带的一端分别与第一罩杯和第二罩杯的顶部连接,后肶带的顶部设置有肩带扣环,两个肩带的另一端设置有肩带卡扣,肩带卡扣与肩带扣环扣接配合,两个肩带的另一端与后肶带连接,第一罩杯与第二罩杯均包括外罩和胸垫,胸垫设置在外罩内部,第一罩杯与第二罩杯的内侧均设置有肽抗菌层,肽抗菌层覆盖设置在外罩的内侧下部。/n

【技术特征摘要】
1.健康塑形养护内衣,其特征在于:包括内衣本体和连接带,内衣本体包括第一罩杯和第二罩杯,第一罩杯的内端连接有第一连接布,第一连接布上设置有多个钩扣,第二罩杯的内端连接有第二连接布,第二连接布上设置有多排钩圈,钩扣与钩圈扣接配合,第一罩杯和第二罩杯的外端均连接有后肶带,后肶带的外端与连接带连接,内衣本体与后肶带之间设置有两个肩带,两个肩带的一端分别与第一罩杯和第二罩杯的顶部连接,后肶带的顶部设置有肩带扣环,两个肩带的另一端设置有肩带卡扣,肩带卡扣与肩带扣环扣接配合,两个肩带的另一端与后肶带连接,第一罩杯与第二罩杯均包括外罩和胸垫,胸垫设置在外罩内部,第一罩杯与第二罩杯的内侧均设置有肽抗菌层,肽抗菌层覆盖设置在外罩的内侧下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健康塑形养护内衣,其特征在于:第一连接布的底部设置有第一连接块,第二连接布的底部设置有第二连接块,第一连接块的一侧开设有活动槽,...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庭秀
申请(专利权)人:佛山市南海诗帝美服饰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