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碳纤维超轻手型鱼竿钩把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466684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30 18:3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碳纤维超轻手型鱼竿钩把,包括竿节、钩把杆、钩把,所述竿节右端开设有内螺纹连接槽、所述钩把杆前端设有外螺纹连接块,所述竿节和钩把杆通过内螺纹连接槽和外螺纹连接块以螺纹连接的方式进行连接,所述钩把安装在钩把杆右端,所述钩把上设有握形结构,所述钩把与钩把杆之前设有调节结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鱼竿制造技术领域,本案设计内部钩把上方设有手型把,且后端设有支撑杆,通过收握手型把,支撑杆对胳膊进行支撑,会大大减少人的疲劳感,利用人体工程学设计的这款钩型握把,采用目前最高级的超轻材料碳纤维制成,彻底改变了钓鱼过程中疲劳感,使钓角过程更舒服更省力。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碳纤维超轻手型鱼竿钩把
本技术涉及鱼竿制造
,具体为一种碳纤维超轻手型鱼竿钩把。
技术介绍
钓鱼是一种休闲运动,老少皆宜,不仅可以锻炼心智,还可以塑造良好的性格,广受公众的青睐,鱼竿通常由钓竿和把手构成,现有的把手大多采用EVA外包网套方式,然后再刷环氧,待干后再喷漆,工艺复杂,且费工费时,且把手手感不是很好,硬度较高,钓鱼时手部所受压力较大,在长期钓鱼过程中会经常感觉到使用手持直柄握把人的手部臂部会感觉到疲急酸麻,对使用者的健康与安全带来一定的损害,为此我们设计一种碳纤维超轻手型鱼竿钩把。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碳纤维超轻手型鱼竿钩把,解决了现有的不足之处,现有的把手手感不是很好,硬度较高,钓鱼时手部所受压力较大,在长期钓鱼过程中会经常感觉到使用手持直柄握把人的手部臂部会感觉到疲急酸麻,对使用者的健康与安全带来一定的损害。为实现以上目的,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碳纤维超轻手型鱼竿钩把,包括竿节、钩把杆、钩把,所述竿节右端开设有内螺纹连接槽、所述钩把杆前端设有外螺纹连接块,所述竿节和钩把杆通过内螺纹连接槽和外螺纹连接块以螺纹连接的方式进行连接,所述钩把安装在钩把杆右端,所述钩把上设有握形结构,所述钩把与钩把杆之前设有调节结构;所述握形结构,包括:手型把、食指孔、中指孔、无名指孔、小指孔以及掌心凸起;所述手型把安装在钩把上方,所述食指孔、中指孔、无名指孔、小指孔依次从上到下开设在手型把上,所述掌心凸起安装在食指孔、中指孔、无名指孔、小指孔的右侧。优选的,所述调节结构,包括,放置槽、弹簧、卡块、卡孔以及容纳槽;所述放置槽开设于钩把杆的上方,所述卡块通过弹簧固定在放置槽内,所述卡孔开设于钩把上方,所述钩把前端开设有容纳槽。优选的,所述食指孔、中指孔、无名指孔、小指孔内部均嵌装有一层防护圈。优选的,所述防护圈采用橡胶材质。优选的,所述钩把后端固定连接延伸有支撑杆。优选的,所述钩把采用的为碳纤维材质。有益效果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碳纤维超轻手型鱼竿钩把。具备以下有益效果,本案设计内部钩把上方设有手型把,且后端设有支撑杆,通过收握手型把,支撑杆对胳膊进行支撑,会大大减少人的疲劳感,利用人体工程学设计的这款钩型握把,采用目前最高级的超轻材料碳纤维制成,彻底改变了钓鱼过程中疲劳感,使钓角过程更舒服更省力,更容易中鱼,使钓鱼的过程增添更大的乐趣,且还设有调节结构,根据不同的人进行长度的调节,使得适用更多人群。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所述一种碳纤维超轻手型鱼竿钩把的拆分状态下主视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所述一种碳纤维超轻手型鱼竿钩把的内部右视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所述一种碳纤维超轻手型鱼竿钩把的D处局部放大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所述一种碳纤维超轻手型鱼竿钩把的正常状态下主视结构示意图。图中:1-竿节;2-钩把杆;3-钩把;4-外螺纹连接块;5-内螺纹连接槽;6-手型把;7-食指孔;8-中指孔;9-无名指孔;10-小指孔;11-掌心凸起;12-放置槽;13-弹簧;14-卡块;15-卡孔;16-容纳槽;17-防护圈;18-支撑杆。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4,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碳纤维超轻手型鱼竿钩把,包括竿节1、钩把杆2、钩把3,竿节1右端开设有内螺纹连接槽5、钩把杆2前端设有外螺纹连接块4,竿节1和钩把杆2通过内螺纹连接槽5和外螺纹连接块4以螺纹连接的方式进行连接,钩把3安装在钩把杆2右端,钩把3上设有握形结构,钩把3与钩把杆2之前设有调节结构;需要说明的是,通过本领域人员,将本案中的零部件依次进行连接,具体连接以及操作顺序,应参考下述工作原理,其详细连接手段,为本领域公知技术,下述主要介绍工作原理以及过程,竿节1右侧设有内螺纹连接槽5,把杆2前端设有外螺纹连接块4,内螺纹连接槽5与外螺纹连接块4用于进行竿节1和钩把杆2之间进行连接的作用,并且使得其便于拆卸、存放,钩把3用于与钩把杆2进行连接,钩把3上设有握形结构,握形结构用于进行对钩把3进行手握的方式握住,可以大大减少人的疲劳感,使钓角过程更舒服更省力,钩把3与钩把杆2之前设有调节结构,调节结构用于进行对钩把3和钩把杆2之间的距离进行调整,使得适合更多的人群。握形结构,包括:手型把6、食指孔7、中指孔8、无名指孔9、小指孔10以及掌心凸起11;手型把6安装在钩把3上方,食指孔7、中指孔8、无名指孔9、小指孔10依次从上到下开设在手型把6上,掌心凸起11安装在食指孔7、中指孔8、无名指孔9、小指孔10的右侧;需要说明的是,手型把6安装在钩把3上方,手型把6用于进行手捂着,使得更加舒适,缓解疲劳,食指孔7、中指孔8、无名指孔9、小指孔10依次从上到下开设在手型把6上,用于进行食指、中指、无名、小指的插入,使得握力感更强,且还设有掌心凸起11更加贴切符合人的手指,使得增加舒适度,运用人体工程学的设计,使得使用起来非常舒适。在具体实施过程中,进一步的,调节结构,包括,放置槽12、弹簧13、卡块14、卡孔15以及容纳槽16;放置槽12开设于钩把杆2的上方,卡块14通过弹簧13固定在放置槽12内,卡孔15开设于钩把3上方,钩把3前端开设有容纳槽16;需要说明的是,放置槽12用于进行对弹簧13和卡块14进行放置固定的作用,弹簧13用于给卡块14提供一个向上的弹力,卡块14用于进行对钩把3上的卡孔进行固定限位的作用,钩把3前端开设有容纳槽16,容纳槽16用于进行对钩把杆2进行容纳,通过挤压卡孔15上的卡块14,然后移动钩把3可以使得其他卡块14根据弹簧13的弹性卡在卡孔15上,从而进行长度的调节。在具体实施过程中,进一步的,食指孔7、中指孔8、无名指孔9、小指孔10内部均嵌装有一层防护圈17,防护圈17用于进行对人的手指进行防护,在具体实施过程中,进一步的,防护圈17采用橡胶材质,采用橡胶材质可以保证一定的舒适感,不会感觉硬硬的。在具体实施过程中,进一步的,钩把3后端固定连接延伸有支撑杆18,支撑杆18用于进行对手臂进行一下支撑。在具体实施过程中,进一步的,钩把(3)采用的为碳纤维材质,因为碳纤维具有高硬度、高强度、重量轻、高耐化学性、耐高温的特性,使得使用寿命长,方便轻松。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碳纤维超轻手型鱼竿钩把,包括竿节(1)、钩把杆(2)、钩把(3),其特征在于,所述竿节(1)右端开设有内螺纹连接槽(5)、所述钩把杆(2)前端设有外螺纹连接块(4),所述竿节(1)和钩把杆(2)通过内螺纹连接槽(5)和外螺纹连接块(4)以螺纹连接的方式进行连接,所述钩把(3)安装在钩把杆(2)右端,所述钩把(3)上设有握形结构,所述钩把(3)与钩把杆(2)之前设有调节结构;/n所述握形结构,包括:手型把(6)、食指孔(7)、中指孔(8)、无名指孔(9)、小指孔(10)以及掌心凸起(11);/n所述手型把(6)安装在钩把(3)上方,所述食指孔(7)、中指孔(8)、无名指孔(9)、小指孔(10)依次从上到下开设在手型把(6)上,所述掌心凸起(11)安装在食指孔(7)、中指孔(8)、无名指孔(9)、小指孔(10)的右侧。/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碳纤维超轻手型鱼竿钩把,包括竿节(1)、钩把杆(2)、钩把(3),其特征在于,所述竿节(1)右端开设有内螺纹连接槽(5)、所述钩把杆(2)前端设有外螺纹连接块(4),所述竿节(1)和钩把杆(2)通过内螺纹连接槽(5)和外螺纹连接块(4)以螺纹连接的方式进行连接,所述钩把(3)安装在钩把杆(2)右端,所述钩把(3)上设有握形结构,所述钩把(3)与钩把杆(2)之前设有调节结构;
所述握形结构,包括:手型把(6)、食指孔(7)、中指孔(8)、无名指孔(9)、小指孔(10)以及掌心凸起(11);
所述手型把(6)安装在钩把(3)上方,所述食指孔(7)、中指孔(8)、无名指孔(9)、小指孔(10)依次从上到下开设在手型把(6)上,所述掌心凸起(11)安装在食指孔(7)、中指孔(8)、无名指孔(9)、小指孔(10)的右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碳纤维超轻手型鱼竿钩把,其特征在于,所述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胜之
申请(专利权)人:威海神鹰渔具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