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农业物联网的蔬菜种植大棚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465981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30 18:3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基于农业物联网的蔬菜种植大棚,包括种植大棚底板,所述种植大棚底板的上方设置有种植大棚主体,所述种植大棚底板上端面的左右两侧均设置有轮槽,左右两侧所述轮槽内均设置有两个滚动轮,左右两侧的两个所述滚动轮的上端均安装于横向支撑板的下端面,左右两侧所述横向支撑板上均安装有纵向支撑板,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智能监控一体化,空气温湿度传感器、二氧化碳浓度传感器和监控摄像头能够有效预警火灾引擎、外人闯入、植物生长状态,远程终端可以控制各个设备的开关操作,保证种植大棚主体内所种植蔬菜的采光度,降低了农业种植投入成本并解放劳动力,应用前景十分广阔。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农业物联网的蔬菜种植大棚
本技术涉及蔬菜种植大棚
,具体领域为一种基于农业物联网的蔬菜种植大棚植的产品较少。国内外就植物智能化种植也已经提出了不同的设计方案。
技术介绍
随着现代化技术的发展及人口密集化水平的加剧,土地资源匮乏问题及环境污染问题日益突显,传统的农业种植模式已不能满足市场需求。近年来,物联网技术开始应用于农业领域,但是仅限于基础研发及人工监测阶段,自动化数字化智能种植的产品较少。国内外就植物智能化种植也已经提出了不同的设计方案,最初设计出了一种通过终端收发GSM短信的形式来控制电表系统,但方案较为繁琐,实时性较差,之后设计出了一种通过GPRS模块将传感器采集的数据传送至远程数据服务器上的方法,但是这种方法不能够真正做到对蔬菜种植大棚的实时监测与调控。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农业物联网的蔬菜种植大棚,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基于农业物联网的蔬菜种植大棚,包括种植大棚底板,所述种植大棚底板的上方设置有种植大棚主体,所述种植大棚底板上端面的左右两侧均设置有轮槽,左右两侧所述轮槽内均设置有两个滚动轮,左右两侧的两个所述滚动轮的上端均安装于横向支撑板的下端面,左右两侧所述横向支撑板上均安装有纵向支撑板,左右两侧所述纵向支撑板的上端均安装于梁板的下端面,所述梁板下端面的左右两侧均设置有L形安装座,所述L形安装座横板的下端面与纵板的内端面均安装有补光灯,所述种植大棚底板上端面的中部安装有立体种植床,所述种植大棚主体的内侧壁上安装有控制装置,所述控制装置的输入端单相电连接于土壤温湿度传感器的输出端,所述控制装置的输入端单相电连接于空气温湿度传感器的输出端,所述控制装置的输入端单相电连接于光照强度传感器的输出端,所述控制装置的输入端单相电连接于二氧化碳浓度传感器的输出端,所述控制装置的输入端单相电连接于土壤PH值传感器的输出端,所述控制装置的输入端单相电连接于监控摄像头的输出端,所述控制装置双向无线电连接有监控终端,所述监控终端的输出端单向电连接于调控设备的输入端,所述调控设备包括补光灯、卷帘和浇灌设备,所述监控终端双向无线电连接有远程终端。优选的,所述控制装置内的无线网卡采用EDUPEP_N8508GS,主要芯片是基于802.11n的REALTEK8188。优选的,所述补光灯为可控制LED补光灯。优选的,所述控制装置和所述监控终端之间的无线电连接采用ZigBee无线通信技术。优选的,所述远程终端包括Android手持终端设备或者私人电脑PC终端。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基于农业物联网的蔬菜种植大棚在架构及功能上,实现了远程、多参数的信息采集、实时传输及智能调控,成功地实现了物联网技术在智能种植上的应用。数据通过无线通信存储于远程数据库,可实现数据的共享;硬件购置上成本较低,应用方便;在设计上,各模块相对独立,易于扩展及后期维护,本技术提供了智能监控一体化,空气温湿度传感器、二氧化碳浓度传感器和监控摄像头能够有效预警火灾引擎、外人闯入、植物生长状态,远程终端可以控制各个设备的开关操作,保证种植大棚主体内所种植蔬菜的采光度,降低了农业种植投入成本并解放劳动力,应用前景十分广阔。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主视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纵向支撑板的侧视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系统结构示意图。图中:1-种植大棚底板、2-种植大棚主体、3-轮槽、4-滚动轮、5-横向支撑板、6-纵向支撑板、7-梁板、8-L形安装座、9-补光灯、10-立体种植床、11-控制装置、12-土壤温湿度传感器、13-空气温湿度传感器、14-光照强度传感器、15-二氧化碳浓度传感器、16-土壤PH值传感器、17-监控摄像头、18-监控终端、19-卷帘、20-浇灌设备、21-远程终端。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3,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基于农业物联网的蔬菜种植大棚,包括种植大棚底板1,种植大棚底板1的上方设置有种植大棚主体2,种植大棚底板1上端面的左右两侧均设置有轮槽3,左右两侧轮槽3内均设置有两个滚动轮4,左右两侧的两个滚动轮4的上端均安装于横向支撑板5的下端面,左右两侧横向支撑板5上均安装有纵向支撑板6,左右两侧纵向支撑板6的上端均安装于梁板7的下端面,梁板7下端面的左右两侧均设置有L形安装座8,L形安装座8横板的下端面与纵板的内端面均安装有补光灯9,种植大棚底板1上端面的中部安装有立体种植床10,种植大棚主体2的内侧壁上安装有控制装置11,控制装置11的输入端单相电连接于土壤温湿度传感器12的输出端,控制装置11的输入端单相电连接于空气温湿度传感器13的输出端,控制装置11的输入端单相电连接于光照强度传感器14的输出端,控制装置11的输入端单相电连接于二氧化碳浓度传感器15的输出端,控制装置11的输入端单相电连接于土壤PH值传感器16的输出端,土壤温湿度传感器12、空气温湿度传感器13、光照强度传感器14、二氧化碳浓度传感器15、土壤PH值传感器16组成传感器网络,在温室大棚等农业种植中,传感器网络作为感知层,负责监测植物生长环境因素信息,控制装置11的输入端单相电连接于监控摄像头17的输出端,监控摄像头17采集图像并通过H.264编码压缩处理为HDMI视频流,在网络条件下将数据发送给处理装置,处理装置对视频数据进行解码,并通过Internet传送至远程数据库。在网络覆盖区域,用户可通过远程终端21进行远程访问,有效监测植物生长状态,避免外人闯入及火灾引擎等。同时为用户提供植物生长环境参数及开花病虫害等信息,系统的感知层可通过监控摄像头17进行视频采集、人体电红外感知,当监测数据超出植物生长参数阈值时,可驱动布设的调控设备改善环境参数,感知层是整个物联网网络的基础,负责信息采集,将感知信息反馈至上层并接受上层发来的控制指令,能按照指令完成相应的操作,控制装置11双向无线电连接有监控终端18,监控终端18根据种植环境信息可智能驱动调控设备,监控终端18的输出端单向电连接于调控设备的输入端,调控设备包括补光灯9、卷帘19和浇灌设备20,传感器网络采集数据后,通过无线传输与监控终端18进行数据通信,二氧化碳浓度传感器15用于采集二氧化碳浓度;监控摄像头17模块用于采集植物生长视频图片,土壤温湿度传感器12和空气温湿度传感器13用于监测大棚温度,防范火灾,降低损失,监控终端18双向无线电连接有远程终端21,远程终端21负责数据实时查询,远程人为控制指令的发送,并提供可视化界面,方便用户进行参数设置,控制装置11、土壤温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农业物联网的蔬菜种植大棚,包括种植大棚底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种植大棚底板(1)的上方设置有种植大棚主体(2),所述种植大棚底板(1)上端面的左右两侧均设置有轮槽(3),左右两侧所述轮槽(3)内均设置有两个滚动轮(4),左右两侧的两个所述滚动轮(4)的上端均安装于横向支撑板(5)的下端面,左右两侧所述横向支撑板(5)上均安装有纵向支撑板(6),左右两侧所述纵向支撑板(6)的上端均安装于梁板(7)的下端面,所述梁板(7)下端面的左右两侧均设置有L形安装座(8),所述L形安装座(8)横板的下端面与纵板的内端面均安装有补光灯(9),所述种植大棚底板(1)上端面的中部安装有立体种植床(10),所述种植大棚主体(2)的内侧壁上安装有控制装置(11),所述控制装置(11)的输入端单相电连接于土壤温湿度传感器(12)的输出端,所述控制装置(11)的输入端单相电连接于空气温湿度传感器(13)的输出端,所述控制装置(11)的输入端单相电连接于光照强度传感器(14)的输出端,所述控制装置(11)的输入端单相电连接于二氧化碳浓度传感器(15)的输出端,所述控制装置(11)的输入端单相电连接于土壤PH值传感器(16)的输出端,所述控制装置(11)的输入端单相电连接于监控摄像头(17)的输出端,所述控制装置(11)双向无线电连接有监控终端(18),所述监控终端(18)的输出端单向电连接于调控设备的输入端,所述调控设备包括所述补光灯(9)、卷帘(19)和浇灌设备(20),所述监控终端(18)双向无线电连接有远程终端(21)。/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农业物联网的蔬菜种植大棚,包括种植大棚底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种植大棚底板(1)的上方设置有种植大棚主体(2),所述种植大棚底板(1)上端面的左右两侧均设置有轮槽(3),左右两侧所述轮槽(3)内均设置有两个滚动轮(4),左右两侧的两个所述滚动轮(4)的上端均安装于横向支撑板(5)的下端面,左右两侧所述横向支撑板(5)上均安装有纵向支撑板(6),左右两侧所述纵向支撑板(6)的上端均安装于梁板(7)的下端面,所述梁板(7)下端面的左右两侧均设置有L形安装座(8),所述L形安装座(8)横板的下端面与纵板的内端面均安装有补光灯(9),所述种植大棚底板(1)上端面的中部安装有立体种植床(10),所述种植大棚主体(2)的内侧壁上安装有控制装置(11),所述控制装置(11)的输入端单相电连接于土壤温湿度传感器(12)的输出端,所述控制装置(11)的输入端单相电连接于空气温湿度传感器(13)的输出端,所述控制装置(11)的输入端单相电连接于光照强度传感器(14)的输出端,所述控制装置(11)的输入端单相电连接于二氧化碳浓度传感器(15)的输出端,所述控制装置(11)的输入端单相电连接于土壤PH值传感...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唐敏周兵周雯郭睿南吴兴恩王晓春
申请(专利权)人:云南农业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云南;5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