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潮藻种间竞争研究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9465862 阅读:3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30 18:3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绿潮藻种间竞争研究装置,包括网箱和设置在网箱上的防潮组件,网箱包括底部支撑框、顶部支撑框、支撑杆、中心杆、底部辐射杆、顶部辐射杆和网纱,支撑杆连接在底部支撑框和顶部支撑框之间,所述中心杆位于底部支撑框和顶部支撑框的中心,所述底部辐射杆一端连接在中心杆上,另一端沿底部支撑框周向连接在底部支撑框上,所述顶部辐射杆一端连接在中心杆上,另一端沿顶部支撑框周向连接在顶部支撑框上,所述底部辐射杆和顶部辐射杆对应设置,并通过网纱将箱体分割为多个顶端开口的独立网格空间。其可用于辅助研究黄海绿潮藻从江苏漂浮至山东的过程中不同绿潮藻之间的竞争关系,进一步揭示黄海绿潮的爆发机制。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绿潮藻种间竞争研究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海洋生物研究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绿潮藻种间竞争研究装置。
技术介绍
黄海绿潮自2008年以来连年爆发,给中国近岸海域生态环境造成严重影响。国内外研究发现,绿潮藻从养殖筏架脱落后,然后在季风的作用下漂浮到山东半岛,进而对山东近岸的环境和旅游业造成严重影响。从养殖筏架脱落的海藻包括浒苔、曲浒苔、缘管浒苔和盘苔等,然而,在从江苏向山东漂流的过程中曲浒苔、缘管浒苔和盘苔等逐渐消失,到达山东半岛时只有单一种浒苔,说明多种绿潮藻在从江苏漂浮至山东半岛时发生种间竞争。目前,实验室条件下研究多种绿潮藻生理生态特征差异以及在同一个海域利用围隔装置研究绿潮藻的生长的研究已经很多。但是关于绿潮藻从江苏漂浮至山东的过程中在何时何地消失以及存在怎样的竞争关系未见有报道,这是本领域亟需解决的一个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绿潮藻种间竞争研究装置,其可用于辅助研究绿潮藻从江苏漂浮至山东的过程中不同绿潮藻之间的竞争关系,进一步揭示黄海绿潮的爆发机制。为解决上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绿潮藻种间竞争研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网箱和设置在网箱上的防潮组件,所述网箱包括底部支撑框、顶部支撑框、支撑杆、中心杆、底部辐射杆、顶部辐射杆和网纱,所述支撑杆连接在底部支撑框和顶部支撑框之间,所述中心杆位于底部支撑框和顶部支撑框的中心,所述底部辐射杆一端连接在中心杆上,另一端沿底部支撑框周向连接在底部支撑框上,所述顶部辐射杆一端连接在中心杆上,另一端沿顶部支撑框周向连接在顶部支撑框上,所述底部辐射杆和顶部辐射杆对应设置,并通过网纱将箱体分割为多个顶端开口的独立网格空间,所述顶部支撑框上设置有第一浮力件;所述防潮组件包括滑竿、第二浮力件和侧网,所述滑竿对应网格空间设置在顶部支撑框上,...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绿潮藻种间竞争研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网箱和设置在网箱上的防潮组件,所述网箱包括底部支撑框、顶部支撑框、支撑杆、中心杆、底部辐射杆、顶部辐射杆和网纱,所述支撑杆连接在底部支撑框和顶部支撑框之间,所述中心杆位于底部支撑框和顶部支撑框的中心,所述底部辐射杆一端连接在中心杆上,另一端沿底部支撑框周向连接在底部支撑框上,所述顶部辐射杆一端连接在中心杆上,另一端沿顶部支撑框周向连接在顶部支撑框上,所述底部辐射杆和顶部辐射杆对应设置,并通过网纱将箱体分割为多个顶端开口的独立网格空间,所述顶部支撑框上设置有第一浮力件;所述防潮组件包括滑竿、第二浮力件和侧网,所述滑竿对应网格空间设置在顶部支撑框上,所述第二浮力件可滑动设置在滑竿上,所述侧网连接在顶部支撑框和第二浮力件上。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绿潮藻种间竞争研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部支撑框为实心框体结构。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绿潮藻种间竞争研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顶部支撑框为空心框体结构。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绿潮藻种间竞争研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滑竿包括套筒和套设在套筒内的杆体,所述杆体套设在套筒内的一端设置有限位环。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韩红宾夏涛李艳宋伟王宗灵张学雷
申请(专利权)人:自然资源部第一海洋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