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节能技术的花盆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465830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30 18:3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花盆技术领域的一种基于节能技术的花盆,包括花盆本体、放置盆体、回流机构、固定座和承载齿条,所述放置盆体卡接在所述花盆本体的底部,所述回流机构固定连接在所述放置盆体的内腔底部,所述承载齿条焊接在所述放置盆体的底部中心处,所述固定座卡接在所述承载齿条的底部,所述花盆本体的底部均匀开有通孔,该基于节能技术的花盆,结构设计合理,可对水资源进行二次利用的功能,提高了土壤对水分的吸收效率,避免了花盆本体因水浸泡而发生侵蚀的现象,大大延长了花盆本体的使用年限,并且本装置可对花盆本体的高度进行自由调节的效果,无需用户对其进行搬运操作,降低了用户的操作复杂程度,保障了用户的人身安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节能技术的花盆
本技术涉及花盆
,具体为一种基于节能技术的花盆。
技术介绍
花盆,即为种花用的一种器皿,为口大底端小的倒圆台或倒棱台形状,种植花卉的花盆形式多样,大小不一,花卉生产者或养花人士可以根据花卉的特性和需要以及花盆的特点选用花盆,根据制作材料不同,可以分为很多种。现有市场上的花盆在实际使用中存在一定的不足之处,用户对花盆内的土壤进行浇水时,由于水具有流通性使其渗透至花盆的底部,长期堆积导致水源无法有效排除,不仅对土壤内的水分平衡造成破坏,而且容易对花盆进行侵蚀加快其使用年限,花盆内的植物需要定期与太阳进行光合作用,用户需要将花盆搬至地势较高的地方才可以达到日照的效果,但由于花盆重量较重,用户在搬运过程中行动不便,容易造成意外事故的发生,为此我们提出了一种基于节能技术的花盆。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节能技术的花盆,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了用户对花盆内的土壤进行浇水时,由于水具有流通性使其渗透至花盆的底部,长期堆积导致水源无法有效排除,花盆内的植物需要定期与太阳进行光合作用,用户需要将花盆搬至地势较高的地方才可以达到日照的效果,但由于花盆重量较重,用户在搬运过程中行动不便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基于节能技术的花盆,包括花盆本体、放置盆体、回流机构、固定座和承载齿条,所述放置盆体卡接在所述花盆本体的底部,所述回流机构固定连接在所述放置盆体的内腔底部,所述承载齿条焊接在所述放置盆体的底部中心处,所述固定座卡接在所述承载齿条的底部,所述花盆本体的底部均匀开有通孔,所述放置盆体的顶部且位于所述通孔的下方固定连接有格栅板,所述固定座的前侧壁左侧转动连接有摇把,且所述摇把的输出端贯穿并延伸至所述固定座的内腔后侧壁,所述摇把的输出端键连接有斜齿轮,且所述斜齿轮与所述承载齿条之间相啮合,所述固定座的底部四角处均焊接有脚轮。优选的,所述放置盆体的前侧壁左侧内嵌有视窗,且所述视窗采用一种钢化玻璃材料制成的构件,所述视窗的表面开有刻度条。优选的,所述回流机构包括微型水泵、过滤管和输送管,所述过滤管插接在所述微型水泵的输入端,所述输送管插接在所述微型水泵的输出端,且所述输送管的末端贯穿并延伸至所述花盆本体的内部。优选的,所述放置盆体的前侧壁中心处镶嵌有电源开关键,且所述电源开关键的输出端电性连接在所述微型水泵的输入端。优选的,所述放置盆体的右侧壁且位于所述输送管的外侧壁开有安装孔,且所述安装孔的内部粘接有密封圈,所述密封圈的内侧壁与所述输送管的外侧壁相粘接。优选的,所述固定座的内腔底部左右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复位弹簧,所述复位弹簧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底板,且所述底板位于所述承载齿条的正下方。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该基于节能技术的花盆,通过在花盆本体的底部设置放置盆体,用户对花盆本体内的土壤进行浇水时,水源通过格栅板滴落至放置盆体的内部进行收集,再通过回流机构内的微型水泵将水源输送至过滤管对水中的固定杂质进行隔离,再通过输送管将水源重新灌注至花盆本体内的土壤中,从而实现对水资源进行二次利用的功能,提高了土壤对水分的吸收效率,避免了花盆本体因水浸泡而发生侵蚀的现象,大大延长了花盆本体的使用年限。2、该基于节能技术的花盆,通过设置摇把、斜齿轮、承载齿条和固定座的相互配合,用户手握摇把进行顺时针或逆时针转动,利用斜齿轮带动承载齿条进行向下或向上移动,再通过脚轮实现本装置可自由移动的功能,从而达到对花盆本体的高度进行自由调节的效果,无需用户对其进行搬运操作,降低了用户的操作复杂程度,保障了用户的人身安全。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正视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花盆本体与放置盆体剖视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A部放大图;图4为本技术固定座正视剖视结构示意图。图中:100、花盆本体;110、通孔;200、放置盆体;210、视窗;220、电源开关键;230、安装孔;231、密封圈;240、格栅板;300、回流机构;310、微型水泵;320、过滤管;330、输送管;400、固定座;410、摇把;411、斜齿轮;420、复位弹簧;421、底板;430、脚轮;500、承载齿条。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本技术提供一种基于节能技术的花盆,实现本装置对水资源进行二次利用的功能,提高了土壤对水分的吸收效率,避免了花盆本体100因水浸泡而发生侵蚀的现象,并且本装置可对花盆本体100的高度进行自由调节的效果,无需用户对其进行搬运操作,保障了用户的人身安全,请参阅图1-4,包括花盆本体100、放置盆体200、回流机构300、固定座400和承载齿条500;请再次参阅图1-4,花盆本体100的底部均匀开有通孔110,花盆本体100用于对土壤进行盛放和对植物进行种植,通孔110用于对土壤内的水分进行流出;请再次参阅图1-4,放置盆体200的顶部且位于通孔110的下方固定连接有格栅板240,放置盆体200卡接在花盆本体100的底部,放置盆体200用于对格栅板240和回流机构300进行固定,格栅板240用于防止土壤发生掉落的现象;请再次参阅图1-4,回流机构300固定连接在放置盆体200的内腔底部,回流机构300用于对放置盆体200内收集的水源再次注入至花盆本体100内的土壤中;请再次参阅图1-4,固定座400的前侧壁左侧转动连接有摇把410,且摇把410的输出端贯穿并延伸至固定座400的内腔后侧壁,摇把410的输出端键连接有斜齿轮411,且斜齿轮411与承载齿条500之间相啮合,固定座400的底部四角处均焊接有脚轮430,固定座400卡接在承载齿条500的底部,固定座400用于对脚轮430进行位置固定和对摇把410进行转动连接,摇把410用于对斜齿轮411进行固定,斜齿轮411用于对承载齿条500进行啮合连接,脚轮430用于实现对固定座400进行移动的功能;请再次参阅图1-4,承载齿条500焊接在放置盆体200的底部中心处,承载齿条500用于对放置盆体200进行支撑和对放置盆体200进行高度调节。请再次参阅图1,为了方便用户对放置盆体200的水位高度进行观察,放置盆体200的前侧壁左侧内嵌有视窗210,且视窗210采用一种钢化玻璃材料制成的构件,视窗210的表面开有刻度条。请再次参阅图2,为了能够对放置盆体200内的水源进行过滤并重新输送至花盆本体100的内部,回流机构300包括微型水泵310、过滤管320和输送管330,过滤管320插接在微型水泵310的输入端,输送管330插接在微型水泵310的输出端,且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节能技术的花盆,其特征在于:包括花盆本体(100)、放置盆体(200)、回流机构(300)、固定座(400)和承载齿条(500),所述放置盆体(200)卡接在所述花盆本体(100)的底部,所述回流机构(300)固定连接在所述放置盆体(200)的内腔底部,所述承载齿条(500)焊接在所述放置盆体(200)的底部中心处,所述固定座(400)卡接在所述承载齿条(500)的底部,所述花盆本体(100)的底部均匀开有通孔(110),所述放置盆体(200)的顶部且位于所述通孔(110)的下方固定连接有格栅板(240),所述固定座(400)的前侧壁左侧转动连接有摇把(410),且所述摇把(410)的输出端贯穿并延伸至所述固定座(400)的内腔后侧壁,所述摇把(410)的输出端键连接有斜齿轮(411),且所述斜齿轮(411)与所述承载齿条(500)之间相啮合,所述固定座(400)的底部四角处均焊接有脚轮(430)。/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节能技术的花盆,其特征在于:包括花盆本体(100)、放置盆体(200)、回流机构(300)、固定座(400)和承载齿条(500),所述放置盆体(200)卡接在所述花盆本体(100)的底部,所述回流机构(300)固定连接在所述放置盆体(200)的内腔底部,所述承载齿条(500)焊接在所述放置盆体(200)的底部中心处,所述固定座(400)卡接在所述承载齿条(500)的底部,所述花盆本体(100)的底部均匀开有通孔(110),所述放置盆体(200)的顶部且位于所述通孔(110)的下方固定连接有格栅板(240),所述固定座(400)的前侧壁左侧转动连接有摇把(410),且所述摇把(410)的输出端贯穿并延伸至所述固定座(400)的内腔后侧壁,所述摇把(410)的输出端键连接有斜齿轮(411),且所述斜齿轮(411)与所述承载齿条(500)之间相啮合,所述固定座(400)的底部四角处均焊接有脚轮(43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节能技术的花盆,其特征在于:所述放置盆体(200)的前侧壁左侧内嵌有视窗(210),且所述视窗(210)采用一种钢化玻璃材料制成的构件,所述视窗(210)的表面开有刻度条。


3.根据权利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桃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余越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