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李春冉专利>正文

一种电力工程用具有防滑功能的电缆除冰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9464513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27 17:4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电力工程用具有防滑功能的电缆除冰装置,包括n形板,n形板一侧两端处分别固定有第一固定板,第一固定板底端固定安装有第一n形滑轮支架,第一n形滑轮支架的两个侧板之间设有第一滑轮。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第一n型板的轻便设置,第一n型板能够先行在结冰的线缆移动,并能够充当固定的支撑点,来拉动n形板前进,有效的避免了n形板前进过程中出现打滑的现象,这样第一n型板与n形板之间通过交错式的间歇式运动过程中完成线缆的除冰工作,而且本装置具备便捷的更换蓄电池的功能,电池箱能够落到地面上,能够在地面上实现蓄电池的更换或者充电工作,不需要将整个线缆除冰装从线缆上搬下来,间接的提高了线缆除冰工作效率。

A cable deicing device with anti-skid function for Power Engineering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力工程用具有防滑功能的电缆除冰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电力工程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电力工程用具有防滑功能的电缆除冰装置。
技术介绍
电力行业中线缆是必不可少的输电设备之一,从而能够利用线缆将远在千里之外的电能输送到千家万户,从而达到电力传输的目的,其中在现在的线缆铺设过程中大多都是将线缆利用电线杆进行高空铺设从而防止线缆对人体造成的触电伤害,在冬天的情况下,由于天气寒冷在线缆会聚集大量的雪,久而久之就会造成线缆上结成大量的冰块,虽然冰块的聚集不会给电力的传输造成影响,但是还存在以下问题:当大量的冰块聚集到线缆上后就会进一步增加线缆的自重,久而久之就会造成线缆的断裂,不仅造成大面积停电,也会造成行人从线缆接地附近走过的过程中发生触电问题的情况发生。现有的线缆除冰装置大多为吊挂式的除冰装置,在对线缆上的冰进行清理工作时,除冰装置吊挂到线缆上,通过驱动电机来带动导轮转动,从而实现沿着线缆一边自动前行的同时一边通过除冰机构器消除冰块的目的,但是由于天气寒冷的缘故,就算除冰装置前端的除冰机构能够消除线缆上大块的冰块,但是线缆上仍会存在一些粘附的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力工程用具有防滑功能的电缆除冰装置,包括n形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n形板(1)一侧两端处分别固定有第一固定板(2),所述第一固定板(2)底端固定安装有第一n形滑轮支架(3),所述第一n形滑轮支架(3)的两个侧板之间设有第一滑轮(4),所述第一滑轮(4)的转轴两端分别穿透第一n形滑轮支架(3)的两个侧板并与其接触处滑动连接,所述n形板(1)另一侧两端处分别固定有第二固定板(2-1),所述第二固定板(2-1)底端固定安装有C形支架(5),所述C形支架(5)的上横板底面上固定有第二n形滑轮支架(6),所述第二n形滑轮支架(6)的两个侧板之间设有第二滑轮(7),所述第二滑轮(7)的转轴两...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力工程用具有防滑功能的电缆除冰装置,包括n形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n形板(1)一侧两端处分别固定有第一固定板(2),所述第一固定板(2)底端固定安装有第一n形滑轮支架(3),所述第一n形滑轮支架(3)的两个侧板之间设有第一滑轮(4),所述第一滑轮(4)的转轴两端分别穿透第一n形滑轮支架(3)的两个侧板并与其接触处滑动连接,所述n形板(1)另一侧两端处分别固定有第二固定板(2-1),所述第二固定板(2-1)底端固定安装有C形支架(5),所述C形支架(5)的上横板底面上固定有第二n形滑轮支架(6),所述第二n形滑轮支架(6)的两个侧板之间设有第二滑轮(7),所述第二滑轮(7)的转轴两端分别穿透第二n形滑轮支架(6)的两个侧板并与其接触处滑动连接,所述第二n形滑轮支架(6)正下端设有第一U形滑轮支架(8),所述第一U形滑轮支架(8)的两个侧板之间设有第三滑轮(9),所述第三滑轮(9)的转轴两端分别穿透第一U形滑轮支架(8)的两个侧板并与其接触处滑动连接,所述第一U形滑轮支架(8)和第一U形滑轮支架(8)的侧壁上分别固定安装有棘轮机构(10),所述棘轮机构(10)由棘齿(10-1)、棘爪(10-2)、弹簧(10-3)、罩体(10-4)和第一转轴(10-5)组成,两个棘轮机构(10)的两个罩体(10-4)分别与第一U形滑轮支架(8)和第一U形滑轮支架(8)的侧壁固定连接,且两个罩体(10-4)分别罩在第三滑轮(9)和第二滑轮(7)的转轴一端处,所述棘齿(10-1)设置在罩体(10-4)内,所述第三滑轮(9)和第二滑轮(7)的转轴一端分别与两个罩体(10-4)内的两个棘齿(10-1)一端固定连接,所述棘齿(10-1)另一端固定有第一转轴(10-5),所述第一转轴(10-5)的另一端穿透罩体(10-4)并与其接触处旋转连接,所述罩体(10-4)内壁和外壁上分别对称贴合有第一限位圈(10-6),所述第一限位圈(10-6)固定套在第一转轴(10-5)上,所述罩体(10-4)内设有若干个棘爪(10-2),所述若干个棘爪(10-2)均匀的分布在棘齿(10-1)外圈面处,所述棘爪(10-2)一端通过销轴与罩体(10-4)内壁铰接设置,所述棘爪(10-2)另一端与棘齿(10-1)啮合,所述弹簧(10-3)固定设置在棘爪(10-2)与罩体(10-4)内弧面之间,所述第一U形滑轮支架(8)的横板上竖向贯穿设有调节螺杆(11),所述调节螺杆(11)与第一U形滑轮支架(8)的横板接触处旋转连接,所述第一U形滑轮支架(8)的横板顶面和底面分别贴合有第二限位圈(12),所述第二限位圈(12)固定套在调节螺杆(11)上,所述调节螺杆(11)底端穿透C形支架(5)的下横板并固定有把手(13),所述调节螺杆(11)与C形支架(5)的下横板接触处螺纹连接,所述C形支架(5)的下横板上竖向贯穿设有导向杆(14),所述导向杆(14)与C形支架(5)的下横板接触处滑动连接,所述导向杆(14)顶端与第一U形滑轮支架(8)底端固定连接,所述n形板(1)的横板底面固定安装有电机(15),所述电机(15)的输出轴上固定安装有皮带轮(16),所述n形板(1)的两个侧板之间对称设有两个第二转轴(17),所述第二转轴(17)两端分别穿透n形板(1)的两个侧板并分别固定有第三限位圈(18),所述第二转轴(17)与n形板(1)接触处旋转连接,两个第二转轴(17)上分别对称固定套有第一皮带轮(19),两个第一皮带轮(19)之间通过皮带(20)传动连接,其中一个第二转轴(17)上固定套有第二皮带轮(21),所述第二皮带轮(21)设置在皮带轮(16)正下端处,所述第二皮带轮(21)与皮带轮(16)之间通过第一皮带(22)传动连接,所述第二转轴(17)上对称固定套有两个套筒(23),每个套筒(23)正上端和正下端处分别设有拍打板(24),所述拍打板(24)靠近套筒(23)一端处贯穿设有弧形导向杆(25),所述弧形导向杆(25)与拍打板(24)接触处滑动连接,所述弧形导向杆(25)的截面呈方形,所述弧形导向杆(25)两端均与套筒(23)外圈面固定连接,所述拍打板(24)两侧与套筒(23)外圈面之间的弧形导向杆(25)上分别套设有第一弹簧(26),所述n形板(1)的横板底面对称固定有两个竖板(27),两个竖板(27)之间对称设有两个导向滑轮(50),两个导向滑轮(50)的转轴相对一端固定连接,且两个导向滑轮(50)的转轴另一端分别穿透两个竖板(27)并分别固定有第五限位圈(51),所述导向滑轮(50)的转轴与竖板(27)接触处旋转连接,两个竖板(27)底端固定有同一个定位板(28),所述定位板(28)呈倒V形状,所述定位板(28)由绝缘材料制成,所述定位板(28)顶端对称开设有两个通孔(29),所述定位板(28)两侧分别固定有限位板(30),所述定位板(28)顶面两侧分别固定安装有PLC控制器(31)和接线盒(32),所述定位板(28)底面两侧分别固定有正极铜板(34)和负极铜板(35),所述正极铜板(34)和负极铜板(35)分别通过导线与接线盒(32)的正负极接线端电性连接,所述定位板(28)下端贴合有电池箱(36),所述电池箱(36)顶部呈倒V形状,所述电池箱(36)内底端固定安装有蓄电池(37),所述电池箱(36)顶面两侧对称固定有第一正极铜板(38)和第一负极铜板(39),所述第一正极铜板(38)顶面与正极铜板(34)底面贴合,所述第一负极铜板(39)顶面与负极铜板(35)底面贴合,所述第一正极铜板(38)和第一负极铜板(39)分别通过导线与蓄电池(37)的正负极电性连接,所述电池箱(36)两侧内壁上分别固定安装有电动伸缩杆(40),所述电动伸缩杆(40)的伸缩端穿透电池箱(36)并固定有连接板(41),所述电动伸缩杆(40)的伸缩端与电池箱(36)接触处滑动连接,所述连...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春冉
申请(专利权)人:李春冉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内蒙古;15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