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电设备及移动电源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464466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27 17:46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配电设备及移动电源车,包括开关柜、二次控制箱及PT计量一体柜。所述二次控制箱与所述开关柜并排设置,且所述二次控制箱固定于所述开关柜的一侧面。所述PT计量一体柜包括沿竖直方向分布的PT室及计量室,所述PT室用于安装PT,所述计量室用于安装计量表;所述PT计量一体柜与所述开关柜并排设置,且所述PT计量一体柜固定于所述开关柜的另一侧面。所述开关柜、所述二次控制箱及所述PT计量一体柜固定连接后的整体高度及整体宽度,均小于待改装集装箱体的内部高度及内部宽度。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合理的布局方式,节省集装箱体内的空间,改装设计十分合理,有效解决了集装箱体的限高、限宽和整体空间局限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配电设备及移动电源车
本专利技术涉及发电装置的
,特别涉及移动电源车。
技术介绍
移动电源车主要用于通信、会议、工程抢险和军事等场所等领域,可作为机动应急备用电源。移动电源车需要将汽车与所搭载的设备有机的结合,充分利用汽车和集装箱体有限的空间,实现科学合理的布局、设备的优化选型及合理搭配等,使改装后的车辆具有安全性、稳定性、操控性,系统设备工作时具有可靠性,以符合用户现场使用的需求。配电设备是在电力系统中对高压配电柜、发电机、变压器、电力线路、断路器、开关柜、配电盘、电压互感器(英文为PotentialTransformer,简称PT)柜、计量柜、控制箱等设备的统称,在移动电源车中统一安装于集装箱体内部。由于集装箱体为标准设备,具有严格的限高及限宽要求,因此,如何将各种配电设备在集装箱体内部进行合理布局,充分利用其内部空间,是移动电源车制造商较为常见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现有技术中,配电设备如何充分利用集装箱体的内部空间的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一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配电设备,包括开关柜、二次控制箱及PT计量一体柜。所述二次控制箱与所述开关柜并排设置,且所述二次控制箱固定于所述开关柜的一侧面。所述PT计量一体柜包括沿竖直方向分布的PT室及计量室,所述PT室用于安装PT,所述计量室用于安装计量表;所述PT计量一体柜与所述开关柜并排设置,且所述PT计量一体柜固定于所述开关柜的另一侧面。所述开关柜、所述二次控制箱及所述PT计量一体柜固定连接后的整体高度及整体宽度,均小于待改装集装箱体的内部高度及内部宽度。本专利技术中的配电设备,将单独的PT柜和单独的计量柜集成为一个整体-PT计量一体柜,使PT柜和计量柜合二为一且进行层叠设计,抛弃了原有布局方式中PT柜和计量柜进行横向布置的设计,降低了PT柜和计量柜对集装箱体内部的宽度要求,充分利用了集装箱体内部的高度空间;将常规布局方式中的开关柜的顶部安装二次控制室的方式改变,使二次控制箱安装在开关柜的侧面,以此避免集装箱体内部的高度尺寸限制,同时,在满足PT计量一体柜和开关柜横向布置的布局方式后,进一步利用了集装箱体内部的宽度空间;本专利技术通过合理的布局方式,节省集装箱体内的空间,改装设计十分合理,有效解决了集装箱体的限高、限宽和整体空间局限的问题。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配电设备还包括:底座,所述底座布置于所述开关柜的底部,所述底座开设有用于穿入电缆的引线孔,所述开关柜的底壁开设有电缆孔,电缆从所述引线孔穿入后由所述电缆孔进入所述开关柜的内部。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底座为框架式结构,包括前框板、后框板、左框板及右框板;所述前框板和所述后框板开设有所述引线孔,所述左框板或所述右框板开设有所述引线孔。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底座还包括中框板,所述中框板连接于所述前框板与所述后框板之间,或者连接于所述左框板与所述右框板之间。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配电设备还包括:电池,所述电池用于为所述开关柜供电,且所述电池布置于所述底座的内部。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前框板开设避让槽,所述避让槽的槽口外侧设置电池门,所述避让槽的槽口内侧设置有用于容纳所述电池的容置槽,所述容置槽的槽壁还具有用于固定所述电池的抱箍。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二次控制箱包括左箱板、右箱板、上箱板、下箱板、后盖板及仪表门;所述左箱板、所述右箱板、所述上箱板、所述下箱板及所述后盖板围设形成所述二次控制箱的主体结构,所述仪表门设置于所述二次控制箱的开口处;所述左箱板或者所述右箱板开设有用于穿线的引线槽,所述开关柜的导线通过所述引线槽进入所述二次控制箱的内部。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二次控制箱还包括元件安装板,所述元件安装板沿所述二次控制箱的高度方向布置。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PT计量一体柜包括左柜板、右柜板、上柜板、下柜板、后封板、分隔板、PT柜门及计量柜门;所述左柜板、所述右柜板、所述上柜板、所述下柜板及所述后封板围设形成所述PT计量一体柜的主体结构,所述分隔板设置于所述PT计量一体柜的内部,并将所述PT计量一体柜的内部空间分为所述PT室及所述计量室;所述PT柜门设置于所述PT室的开口处,所述计量柜门设置于所述计量室的开口处。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计量柜门为镂空结构,所述计量柜门的镂空结构内设置有透明件。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PT室内还嵌设有PT二次箱。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计量室内设置计量表安装板。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PT室内设置PT安装板。另一方面,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移动电源车,包括汽车、集装箱体以及所述的配电设备,所述配电设备布置于所述集装箱体内部。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中,一种实施例提供的配电设备的示意图;图2是图1的仰视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中,一种实施例提供的开关柜的剖面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中,一种实施例提供的二次控制箱的示意图;图5是图4的左视图;图6是图4的仰视图;图7是本专利技术中,一种实施例提供的PT计量一体柜的示意图;图8是图7的仰视图;图9是本专利技术中,一种实施例提供的PT计量一体柜的剖面图;图10是本专利技术中,一种实施例提供的底座的示意图;图11是图10的仰视图;图12是图10的俯视图;图13是图10的左视图;图14是图10的右视图。附图标记:10、开关柜;11、电缆孔;20、二次控制箱;21、左箱板;22、右箱板;23、上箱板;24、下箱板;25、后盖板;26、仪表门;27、元件安装板;28、引线槽;30、PT计量一体柜;301、PT室;302、计量室;303、计量表安装板;304、PT安装板;31、左柜板;32、右柜板;33、上柜板;34、下柜板;35、后封板;36、分隔板;37、PT柜门;371、PT二次箱;38、计量柜门;39、透明件;40、底座;41、前框板;411、电池门;412、容置槽;413、抱箍;42、后框板;43、左框板;44、右框板;45、中框板;46、引线孔;50、电池;60、电缆。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或可以相互通讯;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专利技术中的具体含义。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侧”、“内”、“外”、“顶”、“底”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安装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专利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配电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n开关柜(10);/n二次控制箱(20),所述二次控制箱(20)与所述开关柜(10)并排设置,且所述二次控制箱(20)固定于所述开关柜(10)的一侧面;/nPT计量一体柜(30),所述PT计量一体柜(30)包括沿竖直方向分布的PT室(301)及计量室(302),所述PT室(301)用于安装PT,所述计量室(302)用于安装计量表;所述PT计量一体柜(30)与所述开关柜(10)并排设置,且所述PT计量一体柜(30)固定于所述开关柜(10)的另一侧面;/n所述开关柜(10)、所述二次控制箱(20)及所述PT计量一体柜(30)固定连接后的整体高度及整体宽度,均小于待改装集装箱体的内部高度及内部宽度。/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配电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开关柜(10);
二次控制箱(20),所述二次控制箱(20)与所述开关柜(10)并排设置,且所述二次控制箱(20)固定于所述开关柜(10)的一侧面;
PT计量一体柜(30),所述PT计量一体柜(30)包括沿竖直方向分布的PT室(301)及计量室(302),所述PT室(301)用于安装PT,所述计量室(302)用于安装计量表;所述PT计量一体柜(30)与所述开关柜(10)并排设置,且所述PT计量一体柜(30)固定于所述开关柜(10)的另一侧面;
所述开关柜(10)、所述二次控制箱(20)及所述PT计量一体柜(30)固定连接后的整体高度及整体宽度,均小于待改装集装箱体的内部高度及内部宽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配电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底座(40),所述底座(40)布置于所述开关柜(10)的底部,所述底座(40)开设有用于穿入电缆(60)的引线孔(46),所述开关柜(10)的底壁开设有电缆孔(11),电缆(60)从所述引线孔(46)穿入后由所述电缆孔(11)进入所述开关柜(10)的内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配电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40)为框架式结构,包括前框板(41)、后框板(42)、左框板(43)及右框板(44);所述前框板(41)和所述后框板(42)开设有所述引线孔(46),所述左框板(43)或所述右框板(44)开设有所述引线孔(46)。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配电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40)还包括中框板(45),所述中框板(45)连接于所述前框板(41)与所述后框板(42)之间,或者连接于所述左框板(43)与所述右框板(44)之间。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配电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电池(50),所述电池(50)用于为所述开关柜(10)供电,且所述电池(50)布置于所述底座(40)的内部。


6.根据权利要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田伟军关惠珊姚飞
申请(专利权)人:莱福士电力电子设备深圳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