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涂序江专利>正文

一种基于新能源汽车的单体式锂电池组系统及其使用方法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9464340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27 17:45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汽车电池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基于新能源汽车的单体式锂电池组系统及其使用方法,包括:两个底座,所述底座的左右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安装板。当模块电池在使用时,变频增压泵向固定箱内的分压管进行供压,分压管内的压力增加,分压管向多个连接水管内增压,冷却液从第一冷却液通道和第二冷却液通道同时向上流动,并在模块电池的上方对流聚拢,冷却液从上方进入模块电池内的每个单片电池,这样每个模块电池内的单片电池内能够进行冷却处理,而且在相邻两个单片电池之间设置有板式水冷套,这样能够杜绝相邻两个单片电池之间存在温度相互干扰的现象,进而能够增加单片电池的安全和稳定性,即使单片电池出现异常温度,相互之间不存在干扰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新能源汽车的单体式锂电池组系统及其使用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汽车电池
,特别涉及一种基于新能源汽车的单体式锂电池组系统及其使用方法。
技术介绍
车用锂电池是混合动力汽车及电动汽车的动力电池,由于镍氢电池的一些技术性能如能量密度、充放电速度等已经接近到理论极限值,锂电池由于能量密度高、容量大、无记忆性等优点。由于现有的锂电池在出现贯穿或者挤压的情况下会出现爆燃和爆炸的情况,现有的一般采用穿刺实验作为锂电池安全性检测的关键性的步骤,很多电池无法经过此项试验,意味着电池安全性存在很大的问题。而新能源汽车使用的锂电池一般采用整装的方式安装在汽车的电池箱内,而电池在使用时,尤其在充电的时候会出现发热的问题,当出现单个的电池异常情况时整体会出现异常的升温,极易发生爆炸的风险,而一般的新能源电池在使用时,设置有冷却系统,常见的风冷只能整体性的降温,并不能快速的降温存在弊端,而异常温度的情况下,冷却系统无法起到解决安全的作用。专利技术人针对上述的现状,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新能源汽车的单体式锂电池组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两个底座(1),所述底座(1)的左右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安装板(2),所述底座(1)的顶部等距离固定连接有多个安装座(3),所述安装座(3)通过螺栓(13)固定连接有安装条(4),两个安装条(4)之间通过模块电池固定连接,所述模块电池包括多个单片电池(6)和两个安装隔板(5),多个所述单片电池(6)位于两个所述安装隔板(5)之间,相邻两个单片电池(6)之间设置有板式水冷套(7),多个所述模块电池上套设有框型中空水路器(8),所述框型中空水路器(8)底部连通有固定箱(10),所述固定箱(10)右侧设置有变频增压泵(9),左右两个所述模块电...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新能源汽车的单体式锂电池组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两个底座(1),所述底座(1)的左右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安装板(2),所述底座(1)的顶部等距离固定连接有多个安装座(3),所述安装座(3)通过螺栓(13)固定连接有安装条(4),两个安装条(4)之间通过模块电池固定连接,所述模块电池包括多个单片电池(6)和两个安装隔板(5),多个所述单片电池(6)位于两个所述安装隔板(5)之间,相邻两个单片电池(6)之间设置有板式水冷套(7),多个所述模块电池上套设有框型中空水路器(8),所述框型中空水路器(8)底部连通有固定箱(10),所述固定箱(10)右侧设置有变频增压泵(9),左右两个所述模块电池相对之间设置有一个第一冷却液通道(12)和一个第二冷却液通道(11),中间所述模块电池两侧各设置有一个第一冷却液通道(12)和一个第二冷却液通道(11),所述固定箱(10)包括箱体(101),所述箱体(101)内壁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分压管(102),所述分压管(102)的顶部且位于每个所述模块电池的下方连通有连接水管(103),所述连接水管(103)的顶部连通有增压囊(104),所述增压囊(104)将所述框型中空水路器(8)与第二冷却液通道(11)形成一个循环水路,位于中部的所述增压囊(104)将第一冷却液通道(12)和第二冷却液通道(11)形成一个循环水路,所述框型中空水路器(8)内且位于相邻的两个所述模块电池之间设置有隔板(14),所述变频增压泵(9)的增压端与所述分压管(102)的右端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新能源汽车的单体式锂电池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单片电池(6)包括隔离散热箱(61),所述隔离散热箱(61)内腔中部设置有两个电池夹持板(62),两个所述电池夹持板(62)之间空间套设有单模块电池(63),所述隔离散热箱(61)与两个电池夹持板(62)预留有水道,所述隔离散热箱(61)底部的左右两侧均开设有冷却通道(64),所述冷却通道(64)通过第一聚集板(65)和第二聚集板(66)与所述框型中空水路器(8)内腔连通,所述隔离散热箱(61)内腔的下方设置有隔离板(69),所述隔离散热箱(61)的顶部设置有供压式进水复位机构,所述隔离散热箱(61)且位于所述电池夹持板(62)之间空间的下方设置有压力调节启闭开关,压力调节启闭开关贯穿所述隔离板(69),所述隔离散热箱(61)的内腔其位于所述隔离板(69)的下方设置有敏感脱离机构,且所述敏感脱离结构贯穿所述隔离板(69)的中部,并与所述单模块电池(63)的底部相抵,所述隔离板(69)的中部还设置有两个复位机构(622),所述复位机构(622)设置的在所述单模块电池(63)的底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基于新能源汽车的单体式锂电池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供压式进水复位机构包括进水槽(643),所述进水槽(643)与所述框型中空水路器(8)内腔连通,所述进水槽(643)内壁的两侧均设置有弹性板(644),所述弹性板(644)的一侧开设有弹性槽,横向两个所述弹性槽弹性连接有连接板(642),多个所述连接板(642)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密封板(645),所述密封板(645)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按压头(646),两个所述按压板(646)的底部搭接在所述单模块电池(63)的顶部搭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基于新能源汽车的单体式锂电池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压力调节启闭开关包括集水套(67)和出水槽(611),所述进水套(67)的底部等距离连通有下水漏斗(68),所述出水槽(611)开设在隔离板(69)上,所述出水槽(611)内壁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密封条(612),两个所述密封条(612)之间设置有竖板(613),所述竖板(613)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密封挡板(614),所述密封挡板(614)的顶部铰接有两个侧翼板(616),两个所述侧翼板(616)之间通过两个挡水布(615)固定连接,所述隔离散热箱(61)与电池夹持板(62)的一侧均设置有三角形条,所述侧翼板(616)的一侧搭接在所述三角形条,两个所述侧翼板(616)均通过拉簧(617)分别与隔离散热箱(61)的内壁与的电池夹持板(62)的一侧固定连接,所述进水套(67)位于两个所述侧翼板(616)的正上方。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基于新能源汽车的单体式锂电池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敏感脱离机构包括第一接触板(618)和第二接触板(619),所述第一接触板(618)固定连接在所述单模块电池(63)的底部,所述第二接触板(618)固定连接在所述隔离板(69)的顶部,所述第一接触板(618)和第二接触板(619)相对一侧搭接,所述隔离板(69)上开设有竖向槽,所述竖向槽内设置有两个阻尼块(621),两个阻尼块(621)相对一侧搭接有连接板(620),所述连接板(620)固定连接在第二接触板(619)的底部,所述连接板(620)右侧等距离固定连接有安装块(623),所述安装块(623)右侧通过记忆金属(625)固定连接有限位框(626),所述限位框(626)内设置有导向口(627),所述隔板(69)的底部固定连接有限位板(624),所述限位框(626)贯穿所述限位板(624),所述隔离板(69)中部设置有两个安装架(629),所述安装架(629)开设有方形槽(631),所述方形槽(631)内转动连接有转杆(630),所述转杆(630)上套设有轴套(632),所述轴套(632)的一侧边缘通过转杆(633)铰接有拉杆(628),所述拉杆(628)的一端铰接在所述限位框(627)的一侧,所述轴套(632)的一侧边缘固定连接有拉绳(634),所述单模块电池(63)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卡脚(639),所述卡脚(639)贯穿所述隔离板(69)中部开设的纵向槽(610),所述卡脚(639)的左右两侧均开设有多个卡紧口(640),所述隔离散热箱(61)内壁的底部固定连接有两组U形板(635),所述U形板(635)内通过下压弹簧(636)弹性连接有弧形板(637),所述弧形板(637)内壁固定连接有卡块(638),所述卡块(638)内套设有两个卡条(641),两个所述卡条(641)之间弹性连接,两个所述卡条(641)之间通过拉绳(634)的两个脚固定连接,所述卡块(638)套设在所述卡脚(639)开设的卡槽内,所述卡条(641)卡接在所述卡槽内壁一侧开设的卡口内。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基于新能源汽车的单体式锂电池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复位机构(622)包括滑轨(6221)和导向条(6225),所述滑轨(6221)设置在所述单模块电池(63)的底部,所述滑轨(6221)的内通过挤压弹簧(6223)弹性连接有滑动块(6222),所述滑动块(6222)的底部设置有楔形块(6224),所述导向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涂序江
申请(专利权)人:涂序江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