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通过改善锂金属和3D骨架浸润性来抑制锂枝晶生长的方法
本专利技术设计电极材料表面处理
,特别涉及抑制锂金属材料表面锂枝晶生长的方法。
技术介绍
随着便携式电子产品和电动汽车的进一步发展,对于动力系统即锂离子电池性能的要求也水涨船高。传统的锂离子电池已经难以满足人们的需求,开发高能量密度、高使用寿命的电极材料变得尤为重要。在众多新型的电极材料中,锂金属负极以其极高的理论容量(3860mAh/g)和最负的电势(-3.040Vvs标准氢电极)而被称为是“圣杯”电极,受到研究人员的极大关注。然而锂金属作为负极时,存在着很多问题。在电池循环过程中,锂离子在电极表面沉积,电流密度不均匀带来沉积速率的区别,从而形成枝晶,锂枝晶的持续生长严重会导致电池内部短路,形成热失控,进而引发爆炸事故。此外,部分枝晶掉落在电解液中,形成“死锂”,暴露出新的锂金属表面,再次生成新的SEI膜,这又导致锂枝晶的进一步生长,形成恶性循环,造成电池容量的不可逆损失。锂枝晶生长、电解液消耗、体积膨胀成为了制约锂金属商业应用的主要因素。目前 ...
【技术保护点】
1.通过改善锂金属和3D骨架浸润性来抑制锂枝晶生长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n(1)将3D镍骨架放置于H
【技术特征摘要】
1.通过改善锂金属和3D骨架浸润性来抑制锂枝晶生长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将3D镍骨架放置于H2O<0.1ppm,O2<0.1ppm的手套箱结合原子层沉积设备的真空反应腔室中,然后将反应腔室密封,整个系统处于氩气的保护气氛当中,由控制系统控制加热真空反应腔室、系统管路、前躯体源至设定温度,真空反应腔室的加热反应温度是225-275℃,系统管路的加热温度是180-200℃,前驱体锂源是叔丁醇锂,它的加热温度是180-200℃,前驱体磷源是磷酸三甲酯,加热温度是85-95℃;
(2)依次通入丁醇锂(LiOtBu)1-2S,在腔室内反应0.5-1S,磷酸三甲酯(TMPO)1-2S,在腔室内反应0.5-1S;每次反应完后通入清洗气吹扫腔室内残余的气体以及副产物,完成上述步骤后将管路抽至真空状态,重复进行此步骤直至在锂金属表面沉积上厚度为2-20nm的Li3PO4保护层;
(3)将手套箱中的锂金属加热到熔融态,具有Li3PO4包覆层的3D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显强,牛佳佳,张跃飞,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工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