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人机干扰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463356 阅读:4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27 17:3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无人机干扰设备,其包括壳体、天线模组、功能器件组件和导流机构,所述壳体具有内腔,所述内腔包括相互连通的第一收容空间和第二收容空间,所述功能器件组件和所述导流机构均设置于所述第一收容空间,所述天线模组设置于所述第二收容空间,所述导流机构的输出端朝向所述第二收容空间,并将所述第一收容空间的热空气导引至所述第二收容空间。上述方案能够解决目前的无人机干扰器存在的内部热量分布不均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无人机干扰设备
本技术涉及无人机干扰
,尤其涉及一种无人机干扰设备。
技术介绍
目前,由于无人机干扰器通常用于户外场景,因此在部分高端产品中需要满足至少为IP65的高防护等级;但是,在高防护等级的设计要求下,无人机干扰器内部的热量较难传递至外部,热量的流动性无疑会变差,尤其会汇集在射频器件等电子器件周围,而使得无人机干扰器内部的热量分布不均匀。电子器件在过热的情况下功耗会急剧上升,势必会导致无人机干扰器难以长时间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公开一种无人机干扰设备,以解决目前的无人机干扰器存在的内部热量分布不均的问题。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采用下述技术方案:一种无人机干扰设备,其包括壳体、天线模组、功能器件组件和导流机构,所述壳体具有内腔,所述内腔包括相互连通的第一收容空间和第二收容空间,所述功能器件组件和所述导流机构均设置于所述第一收容空间,所述天线模组设置于所述第二收容空间,所述导流机构的输出端朝向所述第二收容空间,并将所述第一收容空间的热空气导引至所述第二收容空间。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能够达到以下有益效果:在本技术公开的无人机干扰设备中,基于天线模组,无人机干扰设备可正常实现信号的传输和接收;同时,由于功能器件组件设置于第一收容空间,其会在第一收容空间产生大量热量,而导流机构也设置于第一收容空间,且导流机构的输出端朝向第二收容空间,在功能器件组件产生热量的同时导流机构就会将第一收容空间的热空气快速导引至第二收容空间,以对无人机干扰设备内部的热空气进行再分配,进而达到热量均匀分布的目的。相较于现有技术中,本技术公开的无人机干扰设备在将其内部的热量均匀分布的情况下,能够避免热量在功能器件组件周围汇集,以减缓功能器件组件的过热速度,进而能够降低其功耗,使得无人机干扰设备能够长时间使用。附图说明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技术的一部分,本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公开的无人机干扰设备的分解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公开的功能器件组件和导流机构的分解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公开的功能器件组件和导流机构的主视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公开的射频模组的分解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公开的承载板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00-壳体、110-第一子壳体、120-第二子壳体、130-把手、200-天线模组、300-导流机构、400-支架、410-散热板、411-第一表面、412-第二表面、413-散热鳍片组、414-安装区、420-承载板、421-第三表面、422-第四表面、423-外延连接部、430-安装空间、500-第一器件子组、600-射频模组、610-基板、620-射频器件、700-供电模组、800-合路器。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具体实施例及相应的附图对本技术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以下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技术各个实施例公开的技术方案。请参考图1~图5,本技术实施例公开一种无人机干扰设备,在本实施例中,无人机干扰设备的种类有多种,例如无人机干扰枪、无人机反制箱、无人机反制仪等,本实施例对其不做限制;更具体地,该无人机干扰设备可以为瞬态干扰设备,当然也可以为稳态干扰设备。所公开的无人机干扰设备包括壳体100、天线模组200、功能器件组件和导流机构300。其中,壳体100是无人机干扰设备的基础构件,壳体100为无人机干扰设备的其他构件提供了安装支撑基础。壳体100通常具有内腔,天线模组200、功能器件组件和导流机构300均设置于内腔中,如此壳体100能够为这些结构起到防护作用。为了便于无人机干扰设备的拆装,壳体100通常可包括第一子壳体110和第二子壳体120,第一子壳体110和第二子壳体120可拆卸连接,且在第一子壳体110和第二子壳体120的内部共同形成前述的内腔。在无人机干扰设备为无人机干扰器等具备较大体积的设备时,其壳体100上可设置有把手,以便于操作人员握持。需要说明的是,在高防护等级要求(例如IP65)的无人机干扰设备中,壳体100为密封结构,在没有散热孔或散热格栅的情况下,其内部的热量分布极为不均匀。同时为了确保用户拥有较优的握持手感,壳体100通常采用塑胶材质而非具有热良导性的金属材质,如此会进一步地加剧设备内部的热量分布不均的问题。天线模组200是无人机干扰设备的通信构件,天线模组200可传输和接收电磁波,进而实现了无人机干扰设备的通信功能,尤其是实现对干扰信号的传输和接收。功能器件组件集合了无人机干扰设备中众多的功能器件,功能器件组件可作为整体模块使用,在实际应用中更便于检修和更换。通常,功能器件组件包括射频器件620,以形成高频电磁波,而使得无人机干扰设备具备远距离传输能力。在存在多路射频信号的情况下,无人机干扰设备还可以包括有合路器800,合路器800可将多路射频信号合为一路并传输至天线模组200。导流机构300可对无人机干扰设备内部的热量进行再分配,具体而言,导流机构300可导引热空气流动至目标区域。导流机构300可以为风扇、压电弹片、抽吸装置等各种结构,只要能够对热空气产生导引作用(包括推动、抽吸等)即可。当然,为了无人机干扰设备能够正常运行,其还包括有供电模组700,供电模组700与功能器件组件和导流机构300电连接,以对它们进行供电。通常,由于无人机干扰设备在户外使用时间较多,供电模组700多为蓄电池,当然,供电模组700也可为外接电源。本实施例的内腔包括相互连通的第一收容空间和第二收容空间,也即第一收容空间和第二收容空间的热空气可以相互流动。功能器件组件设置于第一收容空间,功能器件组件在工作时,会产生较多的热量,因此第一收容空间的热量会明显多于第二收容空间,如此就会使得无人机干扰设备内部的热量分布不均。同时,本实施例的导流机构300也设置于第一收容空间,且导流机构300的输出端朝向第二收容空间,并将第一收容空间的热空气导引至第二收容空间。应理解的是,由于导流机构300设置于第一收容空间,导流机构300输出的驱动作用能够及时将功能器件组件产生的热空气导引走,并导引至第二收容空间,由于第二收容空间热量较少,因此第二收容空间即可作为目标区域,在导流机构300将第一收容空间的热空气导引至第二收容空间后,第一收容空间和第二收容空间的热量就会趋于平衡,进而达到分布均匀的目的。如此情况下,由于导流机构3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无人机干扰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天线模组、功能器件组件和导流机构,所述壳体具有内腔,所述内腔包括相互连通的第一收容空间和第二收容空间,所述功能器件组件和所述导流机构均设置于所述第一收容空间,所述天线模组设置于所述第二收容空间,所述导流机构的输出端朝向所述第二收容空间,并将所述第一收容空间的热空气导引至所述第二收容空间。/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无人机干扰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天线模组、功能器件组件和导流机构,所述壳体具有内腔,所述内腔包括相互连通的第一收容空间和第二收容空间,所述功能器件组件和所述导流机构均设置于所述第一收容空间,所述天线模组设置于所述第二收容空间,所述导流机构的输出端朝向所述第二收容空间,并将所述第一收容空间的热空气导引至所述第二收容空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人机干扰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功能器件组件包括支架、第一器件子组和第二器件子组,所述第一器件子组和所述第二器件子组在所述支架的高度方向上依次分布。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无人机干扰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包括散热板和承载板,所述散热板具有相背设置的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所述承载板具有相背设置的第三表面和第四表面,所述散热板与所述承载板固定相连,且在所述第二表面和所述第三表面之间形成安装空间;所述第一器件子组和所述第二器件子组中,其中一者设置于所述第四表面,另一者设置于所述安装空间内。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无人机干扰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器件子组与所述散热板和/或所述承载板之间的间隙填充有热界面材料,所述第二器件子组与所述散热板和/或所述承载板之间的间隙也填充有热界面材料。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无人机干扰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器件子组设置于所述第四表面,所述第二器件子组设置于所述第二表面。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无人机干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连锋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海康威视数字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