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三合一移动储能电源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461693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27 17:3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三合一移动储能电源,包括AC‑DC模块,其接入电网电源转换后经过同步整流模块而为接至储能电源TYPEC接口或USB接口的设备供电;还包括DC‑DC BOOST模块,在无电网电源接入且用电设备接入储能电源时,使智能管理系统自动识并接通此模块;还包括DC‑DC BUCK模块,在电网断电或电池包失效充电超时状况时,使智能管理系统主动切断充电电路而使充电电路进入待机睡眠工作状态。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电路模块涵盖AC‑DC、DC‑DC BUCK、DC‑DC BOOST开关电源电子线路,以便对电网供电、锂电池同时供电时实现按比例分配,以较小开关电源设计功率满足充电及输出设备功率匹配要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三合一移动储能电源
本技术涉及电源
,尤其涉及一种三合一移动储能电源。
技术介绍
随着电源
各个研发项目的不断延伸,已经出现了不同类型的应用电源产品,包括一些小型储能电源,这些储能电源在应用功能方面均能够实现对电源进行储存,可在停电时或外出等难以接电状况下对电脑等电器设备进行有效的供电。本技术技术方案之研发人员针对以往中小功率移动储能电源进行分析之后发现,目前由于电源内部模块设计不合理而导致储能电源应用出现较大的局限性的产品比比皆是,特别是在输出端口输出电压与电流如何实现按比例智能分配方面,处于明显的劣势。因而,经过研发人员进一步具体的测试之后得出,这些中小功率移动储能电源应用出现局限性的根本原因在于内部电路模块布局设计的局限性,这便导致现有中小功率移动储能电源在无电网电源供电条件下,超过3A以上较大电流,多个输出端口输出电压与电流则不无法实现按比例智能分配,容易出现输出端子过流或电源功率过载等不良状况。本技术之技术方案正是为了克服以上弊端,对中小功率移动储能电源内部电路模块部分的设计作出进一步优化,以便于技术人员能够以该优化方案为参照或加以改进而设计出在超过3A以上较大电流时避免出现输出端子过流或电源功率过载等不良状况的改良产品,以克服目前普遍存在的技术问题。当然,本技术技术方案之研发人员在分析出以往中小功率移动储能电源内部电路模块的弊端之后,将各个测试研发阶段所采取的中间方案有效的进行整合与多次性能测试,最终利于得到本技术趋于最佳优化的技术方案。综上所述,本技术正是在现有公知技术的基础上,为了满足储能电源实际应用需求,对本
内的中小功率移动储能电源提出进一步研发,其通过优化储能电源内部电路模块的布局设计来形成一套涵盖AC-DC、DC-DCBUCK、DC-DCBOOST开关电源电子线路的三合一移动储能电源,能够用于指导技术人员进一步实现智能管理系统,以便对电网供电、锂电池供电时实现按比例分配,以较小开关电源设计功率满足充电及输出设备功率匹配要求。因而,所提出的技术方案能够缓解、部分解决或能够完全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为克服上述问题或者至少部分地解决或缓减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三合一移动储能电源,其通过优化内部电路模块涵盖AC-DC、DC-DCBUCK、DC-DCBOOST开关电源电子线路,以便对电网供电、锂电池同时供电时实现按比例分配,以较小开关电源设计功率满足充电及输出设备功率匹配要求。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三合一移动储能电源,用于满足充电及输出设备功率匹配要求,其内部具有带若干电路模块的PCBA电路板,这些电路模块包括:AC-DC模块,其与PCBA电路板的同步整流模块相连接,并且其接入电网电源转换后经过同步整流模块而为连接至储能电源TYPEC接口或USB接口的终端设备供电;电池放电比例调整模块,其一端连接一可控精密稳压源;智能管理系统,其与电池放电比例调整模块相连接,并且其分别接入用于充电指示灯的LED器件、以及用于电池放电指示灯的LED器件;DC-DCBOOST模块,其与智能管理系统相连接,并且在无电网电源接入且用电设备接入储能电源时,使智能管理系统自动识并接通DC-DCBOOST模块;DC-DCBUCK模块,其与智能管理系统相连接,于电网断电或电池包失效充电超时状况时,使智能管理系统主动切断DC-DCBUCK充电电路而使充电电路进入待机睡眠工作状态。结合以上本技术之技术方案,技术人员还可结合实际需求对技术方案进一步限定或补充,可供限定或补充的技术手段包括以下任意一项:另外,电路模块还包括QC3.0协议芯片;其中,稳压源可优选采用TL431可控精密稳压源。对于所实施的电路模块,还包括光耦模块,其与AC-DC模块相连接。另外,PCBA电路板还包括电池包联接器。另外,PCBA电路板的接口包括QC3.0输出端口,用于为符合QC3.0快充接口的移动设备供电或充电。对于以上技术方案,技术人员可进一步针对外部结构实施以下任意一项:技术人员可对储能电源外壳设计,其由面壳、中框以及底壳构成;技术人员可对储能电源外部设计,其储能电源装有插头组件;技术人员可对储能电源外部设计,其面壳外表面设置硅胶垫。本技术通过优化中小功率移动储能电源内部电路模块,涵盖AC-DC、DC-DCBUCK、DC-DCBOOST开关电源电子线路,以便对电网供电、锂电池供电时实现按比例分配,以较小开关电源设计功率满足充电及输出设备功率匹配要求。附图说明下面根据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图1是本技术所实施的三合一移动储能电源,其结构分解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所实施的三合一移动储能电源,其外部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所实施的三合一移动储能电源,其外形部分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所实施的三合一移动储能电源,其电路连接原理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所实施的三合一移动储能电源,其内部电路模块U6及U8部分的电路连接示意图;图6是本技术所实施的三合一移动储能电源,其内部电路模块U7部分电路连接示意图。图中:1、硅胶垫;2、面壳;3、插头组件;4、PCBA电路板;5、中框;6、底壳。具体实施方式本技术拟实施的三合一移动储能电源,所实施的技术手段要达到的目的在于,如何通过优化以往的中小功率移动储能电源内部电路模块布局来使其涵盖AC-DC、DC-DCBUCK、DC-DCBOOST开关电源电子线路,从而以较小开关电源设计功率满足充电及输出设备功率匹配要求。本技术所实施之技术方案,主要通过储能电源内部电路模块的合理设置来满足充电及输出设备功率匹配要求,由于储能电源应用的条件与构建系统的需求不同,所涉及的范围较广,对于不在本技术技术方案范围之内的常规技术手段,例如,本实施例无必要将每个元器件的型号、无关紧要的电路元件、装配方式、导线之间的实物连接等细化出来,例如,电路之间的通电显然采用线路进行连接,技术人员显然能够根据系统空间对各个电路模块选择适宜的位置进行安装,系统在布局完成之后可采用不同的外壳进行装配等。因而,所实施的技术方案实际上是一种能够让本领域技术人员结合常规技术手段参照及实施的三合一移动储能电源布局,技术人员根据不同的应用条件以及装配需求,按照本申请形成的各个模块布局进行实际装配与调试,能够构建成最终的系统模块布局,并且通过所构建成的系统模块布局实际获得一系列优势,这些优势将会在以下对系统结构的解析中逐步体现出来。进一步地,对于拟实施的三合一移动储能电源,技术人员能够根据本领域常见的知识对其装配外部壳体,壳体的尺寸、外形等均可根据设计人员需求而定,例如,所配置的外壳可具有散热孔、电源插孔、相应的按钮等,由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三合一移动储能电源,用于满足充电及输出设备功率匹配要求,其内部具有带若干电路模块的PCBA电路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路模块包括:/nAC-DC模块,其与所述PCBA电路板的同步整流模块相连接,并且其接入电网电源转换后经过所述同步整流模块而为连接至储能电源TYPEC接口或USB接口的终端设备供电;/n电池放电比例调整模块,其一端连接一可控精密稳压源;/n智能管理系统,其与所述电池放电比例调整模块相连接,并且其分别接入用于充电指示灯的LED器件、以及用于电池放电指示灯的LED器件;/nDC-DC BOOST模块,其与所述智能管理系统相连接,并且在无电网电源接入且用电设备接入储能电源时,使所述智能管理系统自动识并接通所述DC-DCBOOST模块;/nDC-DC BUCK模块,其与所述智能管理系统相连接,于电网断电或电池包失效充电超时状况时,使所述智能管理系统主动切断所述DC-DC BUCK充电电路而使充电电路进入待机睡眠工作状态。/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三合一移动储能电源,用于满足充电及输出设备功率匹配要求,其内部具有带若干电路模块的PCBA电路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路模块包括:
AC-DC模块,其与所述PCBA电路板的同步整流模块相连接,并且其接入电网电源转换后经过所述同步整流模块而为连接至储能电源TYPEC接口或USB接口的终端设备供电;
电池放电比例调整模块,其一端连接一可控精密稳压源;
智能管理系统,其与所述电池放电比例调整模块相连接,并且其分别接入用于充电指示灯的LED器件、以及用于电池放电指示灯的LED器件;
DC-DCBOOST模块,其与所述智能管理系统相连接,并且在无电网电源接入且用电设备接入储能电源时,使所述智能管理系统自动识并接通所述DC-DCBOOST模块;
DC-DCBUCK模块,其与所述智能管理系统相连接,于电网断电或电池包失效充电超时状况时,使所述智能管理系统主动切断所述DC-DCBUCK充电电路而使充电电路进入待机睡眠工作状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三合一移动储能电源,其特征在于:其电路模块还包括QC3.0协议芯片。


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喜苓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天音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