键盘按键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460005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27 17:2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键盘按键,其包括一外壳、一活动端子及一致动杆。外壳顶部开设有一轴孔且外壳内设有一导轨结构。活动端子设置在外壳内且形成有一弹臂。致动杆穿设在轴孔内,致动杆的一侧设有一平坡面且另一侧设有一定位坡面,致动杆设有一导引结构,定位坡面上设有一定位结构。致动杆沿在周向上具有一第一位置及一第二位置,当致动杆位于第一位置或第二位置时,导引结构能够对接导轨结构。当致动杆位于第一位置时,弹臂抵接平坡面滑移。当致动杆位于第二位置时,弹臂抵接定位坡面滑移。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键盘按键能够变换按压手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键盘按键
本技术有关于键盘按键,尤其是一种可变换按压手感的键盘按键。
技术介绍
现有的键盘按键有二种不同手感设计,即滑顺手感及有顿挫定位的手感,然而一般的键盘按键皆为固定手感的设计,也是说按键出厂时即定义为顺手感或是顿挫手感,单一按键无法呈现二种手感。若制造厂商对同一款式键盘分别制作不同手感的规格则生产成本将倍增而不符经效益。因此限制了用户选购键盘的选择性较少。有鉴于此,本创作人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特潜心研究并配合学理的运用,尽力解决上述的问题点,即成为本创作人改良的目标。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一种可变换按压手感的键盘按键。本技术提供一种键盘按键,其包括一外壳、一开关、一活动端子及一致动杆。外壳具有一顶部以及与顶部相对的一底部,顶部开设有一轴孔且外壳内设有一导轨结构,导轨结构的纵向平行于轴孔的中心轴线。开关固定设置在外壳内。活动端子设置在外壳内且延伸形成有一弹臂。致动杆穿设在轴孔内且能够纵向活动于一初始位置及一触动位置之间,致动杆的一侧设有一平坡面且其另一侧设有一定位坡面,致动杆设有一导引结构,平坡面及定位坡面在致动杆的横向上分别延伸远离致动杆且平坡面及定位坡面在致动杆的纵向上朝向外壳的底部延伸,定位坡面上设有一定位结构。致动杆沿在致动杆的周向上具有对应平坡面的一第一位置及对应定位坡面的一第二位置,当致动杆位于第一位置或第二位置时,导引结构能够对接导轨结构。当致动杆位于第一位置且致动杆自初始位置向外壳的底部移动至触动位置时,弹臂抵接且沿平坡面向平坡面的末端滑移。>当致动杆位于第二位置且致动杆自初始位置向外壳的底部移动至触动位置时,弹臂抵接且沿定位坡面向定位坡面的末端滑移。本技术的键盘按键更包含固定设置在外壳内的一开关,当弹臂抵接且沿平坡面向平坡面的末端滑移时,活动端子与开关分离,且当弹臂脱离平坡面的末端后,活动端子复位接触开关,当弹臂抵接且沿定位坡面向定位坡面的末端滑移时活动端子与开关分离,弹臂能够滑过定位结构,且当弹臂脱离平坡面的末端,活动端子复位接触开关。当弹臂抵接平坡面的根部或定位坡面的根部时,活动端子接触开关。本技术的键盘按键,其中定位结构凹入或凸出定位坡面。本技术的键盘按键,其外壳包含一底座,以及罩盖底座的一透光罩,导轨结构设置在底座内且活动端子容置在底座内。轴孔开设在透光罩。本技术的键盘按键,其致动杆的侧面凸设有一弹臂卡勾,且当致动杆位于初始位置时,弹臂卡勾抵接外壳。本技术的键盘按键,其致动杆的二侧分别延伸出一第一推杆以及一第二推杆且平坡面及定位坡面分别形成在第一推杆以及第二推杆上。本技术的按键更包含一弹性件,弹性件分别连接外壳及致动杆而将致动杆推向初始位置。本技术的键盘按键,其导轨结构可包含一第一滑轨,导引结构则包含分别对应第一位置及第二位置的数个第二滑轨,且第一滑轨能够对接任一第二滑轨。或者,导轨结构包含分别对应第一位置及第二位置的数个第一滑轨,导引结构则包含一第二滑轨,且第二滑轨能够对接任一第一滑轨。或者,导轨结构包含分别对应第一位置及第二位置的数个第一滑轨,导引结构则包含分别对应第一位置及第二位置的数个第二滑轨,且各第一滑轨能够分别对接相对应的各第二滑轨。本技术的键盘按键,其在致动杆的多侧分别设置平坡面及定位坡面,而且致动杆在相对应的多个不同角度时导引结构皆能够对接导轨结构,因此能够将致动杆转向而选择性地使平坡面或定位坡面抵接弹臂。当弹臂抵接在平坡面或定位坡面上滑移时能够产生不同的按压手感。借此使得本技术的键盘按键能够变换按压手感。附图说明图1本技术较佳实施例的键盘按键的立体分解示意图;图2本技术较佳实施例的键盘按键其致动杆的立体示意图;图3本技术较佳实施例的键盘按键的立体示意图;图4本技术较佳实施例的键盘按键其初始位置的示意图;图5本技术较佳实施例的键盘按键其致动杆位于第一位置的示意图;图6本技术较佳实施例的键盘按键其致动杆位于第一位置时的触动位置的示意图;图7本技术较佳实施例的键盘按键其致动杆转向至第二位置的示意图;图8本技术较佳实施例的键盘按键其致动杆位于第二位置时的按压作动示意图;图9本技术较佳实施例的键盘按键其致动杆位于第二位置时的触动位置的示意图。附图中的符号说明:10:键帽;11:连接套筒;100:外壳;101:轴孔;111:底部;110:底座;120:透光罩;121:顶部;130:导轨结构;131/132:第一滑轨;200:开关;210:接脚;300:活动端子;310:接脚;320:弹臂;400:致动杆;401:平坡面;402:定位坡面;410:第一推杆;420:第二推杆;421:定位结构;430导引结构;431/432:第二滑轨;440:弹臂卡勾;441:勾部;500:弹性件。具体实施方式参阅图1至图3,本技术提供一种键盘按键,其包括一外壳100、一开关200、一活动端子300、一致动杆400及一弹性件500;外壳100具有一顶部121以及与顶部121相对的一底部111,顶部121开设有一轴孔101且外壳100内设有一导轨结构130,导轨结构130的纵向平行于轴孔101的中心轴线。具体而言,外壳100包含一底座110一透光罩120,底座110形成外壳100的底部111导轨结构130设置在底座110内,透光罩120罩盖底座110而形成外壳100的顶部121,且轴孔101开设在透光罩120上。开关200固定设置在外壳100内。以本实施例而言,开关200为金属片制成的机械式开关,其借由触压及导通以触发作动,其一部分嵌固在底座110中且向底座110外穿出延伸形成一接脚210,并且开关200的另一部分延伸至底座110内的空间中。然而本技术不以此为限,开关200也可以是光学开关,光学开关则借由光的遮断来触发作动。活动端子300设置在外壳100内且活动端子300延伸形成有一弹臂320。具体而言,活动端子300为金属片制成,其一部分嵌固在底座110中且向底座110外穿出延伸形成一接脚310,并且向底座110内的空间延伸形成弹臂320。在本实施例中活动端子300较佳地形成有二个功能相同的弹臂320,后文中仅对其中之一说明。致动杆400如图1及图3所示穿设在轴孔101内且能够纵向活动于如图4及图5所示的一初始位置及如图6所示的一触动位置之间。如图1所示,致动杆400穿出外壳100的一端供设置一键帽10,且如图6触动位置相较于如图4至图5所示的初始位置朝向外壳100的底部111下沉。在本实施例中,致动杆400如图1及图2所示,致动杆400的内部较佳地部分为镂空,且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键盘按键,其特征在于,包括:/n一外壳,具有一顶部以及与该顶部相对的一底部,该顶部开设有一轴孔且该外壳内设有一导轨结构,该导轨结构的纵向平行于该轴孔的中心轴线;一活动端子,设置在该外壳内且该活动端子延伸形成有一弹臂;及/n一致动杆,穿设在该轴孔内且能够纵向活动于一初始位置及一触动位置之间,该致动杆的一侧设有一平坡面,该致动杆的另一侧设有一定位坡面,且该致动杆设有一导引结构,该平坡面及该定位坡面在该致动杆的横向上分别延伸远离该致动杆且该平坡面及该定位坡面在该致动杆的纵向上朝向该外壳的该底部延伸,该定位坡面上设有一定位结构,/n其中,该致动杆沿在该致动杆的周向上具有对应该平坡面的一第一位置及对应该定位坡面的一第二位置,该致动杆位于该第一位置或该第二位置,该导引结构能够对接该导轨结构;/n其中,该致动杆位于该第一位置且该致动杆自该初始位置向该外壳的底部移动至该触动位置,该弹臂抵接且沿该平坡面向该平坡面的末端滑移开关;/n其中,该致动杆位于该第二位置且该致动杆自该初始位置向该外壳的底部移动至该触动位置,该弹臂抵接且沿该定位坡面向该定位坡面的末端滑移。/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键盘按键,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外壳,具有一顶部以及与该顶部相对的一底部,该顶部开设有一轴孔且该外壳内设有一导轨结构,该导轨结构的纵向平行于该轴孔的中心轴线;一活动端子,设置在该外壳内且该活动端子延伸形成有一弹臂;及
一致动杆,穿设在该轴孔内且能够纵向活动于一初始位置及一触动位置之间,该致动杆的一侧设有一平坡面,该致动杆的另一侧设有一定位坡面,且该致动杆设有一导引结构,该平坡面及该定位坡面在该致动杆的横向上分别延伸远离该致动杆且该平坡面及该定位坡面在该致动杆的纵向上朝向该外壳的该底部延伸,该定位坡面上设有一定位结构,
其中,该致动杆沿在该致动杆的周向上具有对应该平坡面的一第一位置及对应该定位坡面的一第二位置,该致动杆位于该第一位置或该第二位置,该导引结构能够对接该导轨结构;
其中,该致动杆位于该第一位置且该致动杆自该初始位置向该外壳的底部移动至该触动位置,该弹臂抵接且沿该平坡面向该平坡面的末端滑移开关;
其中,该致动杆位于该第二位置且该致动杆自该初始位置向该外壳的底部移动至该触动位置,该弹臂抵接且沿该定位坡面向该定位坡面的末端滑移。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键盘按键,其特征在于,更包含固定设置在该外壳内的一开关,该弹臂抵接且沿该平坡面向该平坡面的末端滑移时,该活动端子与该开关分离,且该弹臂脱离该平坡面的末端后,该活动端子复位接触该开关,该弹臂抵接且沿该定位坡面向该定位坡面的末端滑移时,该活动端子与该开关分离,该弹臂能够滑过该定位结构,且该弹臂脱离该平坡面的末端后,该活动端子复位接触该开关。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键盘按键,其特征在于,该弹臂抵接该平坡面的根部或该定位坡面的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克里斯汀·扎尔
申请(专利权)人:美商沃耶特拉海龟滩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美国;US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