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常见文件共享与缓存的硬盘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459551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27 17:2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常见文件共享与缓存的硬盘。包括硬盘本体、安装所述硬盘本体顶端盖板以及安装在所述硬盘本体底端的支撑底座,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设置盖板和支撑底座,在进行硬盘本体运输或者携带时,此时将其盖板底端的连接柱插入硬盘本体顶端的连接孔内,使其硬盘本体顶端完全被其盖板覆盖,在受到外界压力或者碰撞时,盖板会承受其压力,保护硬盘本体免受损害,硬盘本体底端安装在支撑底座内的连接板顶端,在收到顶端挤压时,此时连接板受到挤压会对其底端第二弹簧施加压力,此时第二弹簧受到压力会发生形变,从而中和其压力,使其硬盘本体免受压迫。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常见文件共享与缓存的硬盘
本技术涉及城市排水设备
,具体为一种常见文件共享与缓存的硬盘。
技术介绍
硬盘是计算机中最重要的存储器之一,计算机需要正常运行所需的大部分软件都存储在硬盘上。因为硬盘存储的容量较大,区别于内存、光盘,硬盘是电脑上使用坚硬的旋转盘片为基础的存储设备,绝大多数硬盘都是固定硬盘,被永久性地密封固定在硬盘驱动器中,随着发展,可移动硬盘也出现了,而且越来越普及,种类也越来越多,现有的用于常见文件与缓存的硬盘大多数是硬盘本体完全暴露在外,这样硬盘在其运输或者在携带时,经常受到挤压或者碰撞,导致硬盘发生损坏。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常见文件共享与缓存的硬盘,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现有的硬盘在运输时或携带时没有防护装置,导致硬盘本体受到碰撞或者挤压,使其硬盘本体发生损坏。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常见文件共享与缓存的硬盘,包括硬盘本体、安装所述硬盘本体顶端盖板以及安装在所述硬盘本体底端的支撑底座,所述硬盘本体顶端开设有若干连接孔,所述硬盘本体侧面开设有若干透气孔,所述盖板至少包括:连接柱,所述连接柱设置有若干个,所述连接柱设置在所述盖板底端,所述连接柱与所述连接孔套接配合。所述支撑底座至少包括:固定板,所述固定板设置有一对,两所述固定板固定安装在所述支撑底座内端两侧面;第二弹簧,所述第二弹簧数量为一对,两所述第二弹簧安装在所述固定板顶端两侧;连接板,所述连接板安装在所述第二弹簧顶端,所述连接板与所述硬盘本体底端连接。进一步的,所述硬盘本体前端侧面开设有固定槽,所述固定槽底端开设有插槽,所述插槽内安装有插杆,所述插杆底端安装有第一弹簧,所述第一弹簧底端与所述插槽连接,所述硬盘本体前端侧面安装有一对转轴,两所述转轴顶端均开设有转孔。进一步的,两所述转孔之间连接有转板,所述转板侧面安装有转杆,所述转杆与所述转孔转动连接,所述转板侧面安装有插块,所述插块侧面开设有插孔,所述插孔与所述插杆插接配合。进一步的,所述硬盘本体两端侧面均安装有若干海绵盘。进一步的,所述硬盘本体顶端开设有冷凝管槽,所述冷凝管槽内安装有冷凝管,所述冷凝管贴合在所述硬盘本体顶端。进一步的,所述硬盘本体左端侧面安装有连接片,所述连接片侧面开设有滑槽,所述滑槽内安装有滑板,所述滑板与所述滑槽滑动连接,所述滑槽位于所述透气孔左端。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通过设置有盖板和支撑底座,在进行硬盘本体运输或者携带时,此时将其盖板底端的连接柱插入硬盘本体顶端的连接孔内,使其硬盘本体顶端完全被其盖板覆盖,在受到外界压力或者碰撞时,盖板会承受其压力,保护硬盘本体免受损害,硬盘本体底端安装在支撑底座内的连接板顶端,在收到顶端挤压时,此时连接板受到挤压会对其底端第二弹簧施加压力,此时第二弹簧受到压力会发生形变,从而中和其压力,使其硬盘本体免受压迫。通过设置在冷凝管槽内冷凝管,在硬盘本体长时间运行时,内部温度会持续升高,此时冷凝管会对其持续降温,使其温度不会超出正常温度,防止其硬盘主体因温度升高导致设备损坏。通过设置的滑板,由于硬盘本体侧面设置有透气孔,用于排除热空气用,当硬盘本体不使用时,灰尘会通过透气孔进入硬盘本体内,长期以往会导致设备老化,所以当其硬盘本体不使用时,将其滑板通过其滑槽滑动至完全覆盖其透气孔,防止其灰尘进入硬盘本体内部。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一实施例中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实施例中的硬盘本体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1实施例中的A处的局部放大图;图4为图1实施例中的转板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图1实施例中的盖板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图1实施例中的支撑底座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100、硬盘本体;110、连接孔;120、透气孔;130、固定槽;131、插槽;132、插杆;133、第一弹簧;140、转轴;141、转孔;150、转板;151、转杆;152、插块;153、插孔;160、海绵盘;170、冷凝管槽;171、冷凝管;180、连接片;181、滑槽;182、滑板;200、盖板;210、连接柱;300、支撑底座;310、固定板;320、第二弹簧;330、连接板。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一并参阅图1-图6,其中,一种常见文件共享与缓存的硬盘,包括硬盘本体100、安装硬盘本体100顶端盖板200以及安装在硬盘本体100底端的支撑底座300,硬盘本体100顶端开设有若干连接孔110,硬盘本体100侧面开设有若干透气孔120,盖板200至少包括:连接柱210,连接柱210设置有若干个,连接柱210设置在盖板200底端,连接柱210与连接孔110套接配合。支撑底座300至少包括:固定板310,固定板310设置有一对,两固定板310固定安装在在支撑底座300内端两侧面;第二弹簧320,第二弹簧320数量为一对,两第二弹簧320安装在固定板310顶端两侧;连接板330,连接板330安装在第二弹簧320顶端,连接板330与硬盘本体100底端连接。为了防止灰尘从插头进入硬盘的问题,本实施例的硬盘本体100前端侧面开设有固定槽130,固定槽130底端开设有插槽131,插槽131内安装有插杆132,插杆132底端安装有第一弹簧133,第一弹簧133底端与插槽131连接,硬盘本体100前端侧面安装有一对转轴140,两转轴140顶端均开设有转孔141。两转孔141之间连接有转板150,转板150侧面安装有转杆151,转杆151与转孔141转动连接,转板150侧面安装有插块152,插块152侧面开设有插孔153,插孔153与插杆132插接配合。为了防止硬盘本体在使用时侧面发生挤压的问题,硬盘本体100两端侧面均安装有若干海绵盘160。为了防止硬盘本体长时间工作后内部温度持续升高的问题,硬盘本体100顶端开设有冷凝管槽170,冷凝管槽170内安装有冷凝管171,冷凝管171贴合在硬盘本体100顶端。为了防止硬盘本体长时间不使用时,灰尘会从透气孔内进入硬盘本体的问题,硬盘本体100左端侧面安装有连接片180,连接片180侧面开设有滑槽181,滑槽181内安装有滑板182,滑板182与滑槽181滑动连接,滑槽181位于透气孔120左端。综上,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常见文件共享与缓存的硬盘,在工作时,首先,在其运输时或者携带时,将其盖板200底端的连接柱210插入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常见文件共享与缓存的硬盘,包括硬盘本体(100)、安装所述硬盘本体(100)顶端盖板(200)以及安装在所述硬盘本体(100)底端的支撑底座(300),其特征在于,所述硬盘本体(100)顶端开设有若干连接孔(110),所述硬盘本体(100)侧面开设有若干透气孔(120),所述盖板(200)包括连接柱(210),所述连接柱(210)设置有若干个,所述连接柱(210)设置在所述盖板(200)底端,所述连接柱(210)与所述连接孔(110)套接配合,所述支撑底座(300)至少包括:/n固定板(310),所述固定板(310)设置有一对,两所述固定板(310)固定安装在所述支撑底座(300)内端两侧面;/n第二弹簧(320),所述第二弹簧(320)数量为一对,两所述第二弹簧(320)安装在所述固定板(310)顶端两侧;/n连接板(330),所述连接板(330)安装在所述第二弹簧(320)顶端,所述连接板(330)与所述硬盘本体(100)底端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常见文件共享与缓存的硬盘,包括硬盘本体(100)、安装所述硬盘本体(100)顶端盖板(200)以及安装在所述硬盘本体(100)底端的支撑底座(300),其特征在于,所述硬盘本体(100)顶端开设有若干连接孔(110),所述硬盘本体(100)侧面开设有若干透气孔(120),所述盖板(200)包括连接柱(210),所述连接柱(210)设置有若干个,所述连接柱(210)设置在所述盖板(200)底端,所述连接柱(210)与所述连接孔(110)套接配合,所述支撑底座(300)至少包括:
固定板(310),所述固定板(310)设置有一对,两所述固定板(310)固定安装在所述支撑底座(300)内端两侧面;
第二弹簧(320),所述第二弹簧(320)数量为一对,两所述第二弹簧(320)安装在所述固定板(310)顶端两侧;
连接板(330),所述连接板(330)安装在所述第二弹簧(320)顶端,所述连接板(330)与所述硬盘本体(100)底端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常见文件共享与缓存的硬盘,其特征在于,所述硬盘本体(100)前端侧面开设有固定槽(130),所述固定槽(130)底端开设有插槽(131),所述插槽(131)内安装有插杆(132),所述插杆(132)底端安装有第一弹簧(133),所述第一弹簧(133)底端与所述插槽(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浩杨明祥董宁彭
申请(专利权)人:澜途集思北京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