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何长征专利>正文

一体化新型安全预警智能物联交安设施集成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9458878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27 17:2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一体化新型安全预警智能物联交安设施集成系统包括网络连接的智能警报管控器和多个智能锥筒;智能锥筒包括筒体、第一电池组件、第一警示组件、锥筒开关、第一定位组件、控制连接各组件的锥筒控制模块;智能警报管控器包括柜体、第二电池组件、第二警示组件、网络定位柜体位置的第二定位组件、控制连接各组件与各个智能锥筒的中控组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设计合理,通过设计构成物联网的智能锥筒与智能警报管控器配合形成统一的管控,并通过各个锥筒上的警示轮廓灯与光栅灯快速的对事故区域形成明确的围栏,在夜间及大雾天气对交通通行预警降速,防止冲撞旁道车辆,减少安全事故发生,提高对车辆的引导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体化新型安全预警智能物联交安设施集成系统
本技术涉及安全防护警示领域,尤其是一体化新型安全预警智能物联交安设施集成系统。
技术介绍
随着我国高速公路的快速发展,经历了从无到有,到近几年平均每年高速公路新增里程约8000-9000公里。现代交通的发达虽然给人们带来了无尽的便利,但同时也增加了许多安全隐患。作为道路交通的必备要件,道路交通安全设施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与快速发展的公路建设和日益高涨的公众出行需求相比,我国公路养护管理工作仍然存在一些急需解决的问题。公路在施工过程中为了防止无关人员进入施工区域,一般会在施工区域的外围防止一些警示装置,警示无关人员远离施工区域。如授权公告号为CN206655151U的中国专利文件公开了一种发光预警路锥,包括锥体、螺旋状发光LED灯带、反光膜和底座;所述锥体顶部侧面设置有螺旋状凹槽,所述锥体底部侧面设置有与所述螺旋状凹槽连通的导槽:所述螺旋状发光LED灯带包括LED灯带和导线部:所述底座设有内腔;所述LED灯带设置在所述螺旋状凹槽内,所述导线部设置在所述导槽内,所述反光膜设置在所述锥体的底部侧面,并将所述导槽覆盖,所述锥体设置在所述底座上。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发光预警路锥,可实现主动发光警示,被动反光警示的安全防护警示,同时具有体化结构,布置简单,警示距离远,穿雾能力强,有效保护作业人员安全。但是现有的养护道路保通安全设施如:锥桶、路栏、安全带、太阳能爆闪灯等,都属于单功能使用,在车流量大、多车道、山区等特定工作场所仅能作为点状进行警示,产生的安全警示效果不能满足多道路状况环境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一体化新型安全预警智能物联交安设施集成系统,用于解决现有安全警示装置功能单一、仅能作为点状进行警示、需求数量大、警示效果弱的问题。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一体化新型安全预警智能物联交安设施集成系统,包括网络连接的多个进行警示引导的智能锥筒、遥控监测所述智能锥筒的智能警报管控器;所述智能锥筒包括筒体、供应电力的第一电池组件、警示通行车辆的第一警示组件、控制所述智能锥筒启闭的锥筒开关、网络定位所述筒体位置的第一定位组件、控制连接各组件的锥筒控制模块;所述智能警报管控器包括柜体、提供电力的第二电池组件、第二警示组件、网络定位所述柜体位置的第二定位组件、控制连接各组件与各个所述智能锥筒的中控组件。本技术提供的一体化新型安全预警智能物联交安设施集成系统.还具有以下技术特征: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警示组件包括第一光栅警示组件、第一红外感应组件、第一播音装置、第一警示轮廓灯组;所述第二警示组件包括第二警示轮廓灯组、第二播音装置。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电池组件包括设置在所述筒体外壁的第一太阳能电池片、第一电池组;所述第二电池组件包括设置在所述柜体外壁上的第二太阳能电池片、第二电池组。进一步地,所述中控组件包括调控工作模式的控制平台、显示工况信息的工况显示屏、与外置设备连接的接口操作模块。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红外感应组件包括均匀间隔设置在所述筒体外壁上的多个红外感应器、控制所述红外感应器启闭的第一旋钮开关。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定位组件包括第一GPS定位模块、第一物联网信息传输模块;所述第二定位组件包括第二物联网信息传输模块、第二GPS定位模块。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光栅警示组件包括均匀间隔设置在所述筒体外壁上的多个光栅警示灯、控制所述光栅警示灯启闭与偏转角度的第一控制开关。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警示轮廓灯组包括环绕设置在所述筒体外壁上的第一黄色高亮LED爆闪圆盘警示轮廓灯、环绕设置在所述筒体外壁上的第一红蓝高亮LED爆闪分体式圆盘警示灯、竖直向上照射的第一定位激光灯;所述第二警示轮廓灯组包括设置在环绕设置在所述柜体外壁上的第二黄色高亮LED爆闪警示轮廓灯、环绕设置在所述柜体外壁上的第二红蓝高亮LED爆闪条带环绕式警示灯、环绕设置在所述柜体外壁上白\黄色LED多方位应急照明灯、多个成排设置竖直向上成光栅照射的第二定位激光灯。进一步地,所述柜体上设有升降机构、设置在所述升降机构移动端的警示柜;所述第二红蓝高亮LED爆闪条带环绕式警示灯、所述白\黄色LED多方位应急照明灯、所述第二定位激光灯均设置在所述警示柜上。进一步地,所述柜体上设有可抽拉的铝合金拉杆、固定所述铝合金拉杆位置的定位块;所述柜体底部设有水平调节万向福马轮。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1.从智能锥筒结构可以看出,第一太阳能电池片与筒体共形,阳光照射周期长使得电量更加充足,且受外界风沙影响程度较小,产品综合使用周期长。同时也集成了第一光栅警示组件、第一红外感应组件、第一定位组件、第一警示轮廓灯组、第一播音装置、第一电池组件、第二电池组件、中控组件、第二警示轮廓灯组、第二定位组件、第二播音装置等多种功能器件,且物联控制编辑,信息化程度高,使其可在多种状况下进行模式更换,更好的保障了安全预警需要,充分节约了空间、质量,提高了利用率,经济成本效果好。2.安全预警与应用优点综上核心方案已经说明,其具有更好的满足日夜间主动安全提示,超视距的安全预警与交通疏导,达到了提前掌握信息源,提高了夜间车辆通行的安全性与天气因素所产生不良的路况进行预警提示,从而保障养护人员的安全施工、驾乘人员安全出行、交警的安全出警等多场景的安全。本技术结构设计合理,通过设计构成物联网的智能锥筒与智能警报管控器配合形成统一的管控,并通过各个锥筒上的警示轮廓灯与光栅灯快速的对事故区域形成明确的围栏,在夜间及大雾天气极大的便利了交通通行的警示,并通过竖直向上的激光定位灯,快速的对锥筒位置进行明确的定位,形成清晰的围栏,有效的降低车辆对锥筒的冲击风险,提高对车辆的引导效率。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智能锥筒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智能锥筒的结构剖面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智能警报管控器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智能警报管控器的结构侧视图;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智能警报管控器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智能锥筒,2-筒体,3-第一电池组件,4-第一光栅警示组件,5-第一红外感应组件,6-锥筒开关,7-第一定位组件,8-第一警示轮廓灯组,9-第一播音装置,10-锥筒控制模块,11-第一警示组件,12-第一GPS定位模块,13-第一物联网信息传输模块,14-第一定位激光灯,15-第一黄色高亮LED爆闪圆盘警示轮廓灯,16-第一红蓝高亮LED爆闪分体式圆盘警示灯,17-第一太阳能电池片,18-第一电池组,19-光栅警示灯,20-第一控制开关,21-红外感应器,22-第一旋钮开关,23-智能警报管控器,24-柜体,25-第二电池组件,26-中控组件,27-第二警示轮廓灯组,28-第二定位组件,29-第二播音装置,30-控制平台,31-第二警示组件,32-工况显示屏,33-接口操作模块,34-第二物联网信息传输模块,35-第二GPS定位模块,36-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体化新型安全预警智能物联交安设施集成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网络连接的多个进行警示引导的智能锥筒(1)、遥控监测所述智能锥筒(1)的智能警报管控器(23);所述智能锥筒(1)包括筒体(2)、供应电力的第一电池组件(3)、警示通行车辆的第一警示组件(11)、控制所述智能锥筒(1)启闭的锥筒开关(6)、网络定位所述筒体(2)位置的第一定位组件(7)、锥筒控制模块(10);所述智能警报管控器(23)包括柜体(24)、提供电力的第二电池组件(25)、第二警示组件(31)、网络定位所述柜体(24)位置的第二定位组件(28)、中控组件(26)。/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体化新型安全预警智能物联交安设施集成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网络连接的多个进行警示引导的智能锥筒(1)、遥控监测所述智能锥筒(1)的智能警报管控器(23);所述智能锥筒(1)包括筒体(2)、供应电力的第一电池组件(3)、警示通行车辆的第一警示组件(11)、控制所述智能锥筒(1)启闭的锥筒开关(6)、网络定位所述筒体(2)位置的第一定位组件(7)、锥筒控制模块(10);所述智能警报管控器(23)包括柜体(24)、提供电力的第二电池组件(25)、第二警示组件(31)、网络定位所述柜体(24)位置的第二定位组件(28)、中控组件(2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体化新型安全预警智能物联交安设施集成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警示组件(11)包括第一光栅警示组件(4)、第一红外感应组件(5)、第一播音装置(9)、第一警示轮廓灯组(8);所述第二警示组件(31)包括第二警示轮廓灯组(27)、第二播音装置(29)。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体化新型安全预警智能物联交安设施集成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池组件(3)包括设置在所述筒体(2)外壁的第一太阳能电池片(17)、第一电池组(18);所述第二电池组件(25)包括设置在所述柜体(24)外壁上的第二太阳能电池片(40)、第二电池组(41)。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体化新型安全预警智能物联交安设施集成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中控组件(26)包括调控工作模式的控制平台(30)、显示工况信息的工况显示屏(32)、与外置设备连接的接口操作模块(33)。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体化新型安全预警智能物联交安设施集成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红外感应组件(5)包括均匀间隔设置在所述筒体(2)外壁上的多个红外感应器(21)、控制所述红外感应器(21)启闭的第一旋钮开关(22)。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体化新型安全预警智能物联交安设施...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长征王海清
申请(专利权)人:何长征王海清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