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控工程用散热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9458408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27 17:2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自控工程用散热装置,包括散热箱和散热风扇,所述散热箱内部中心设置有所述散热风扇,所述散热风扇底部设置有固定座,所述固定座固定于所述散热箱内部,所述散热箱底座的内部设置有减震槽并将底座分为上下两个部分,所述减震槽内部呈矩阵状设置有多个减震弹簧,相邻所述减震弹簧之间均设置有缓冲块,所述减震槽两侧均设置有向上凸起的固定台,所述固定台顶部设置有缓冲垫。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自控工程用散热装置使用时散热箱底部的减震槽内部的多个减震弹簧能够吸收装置运行的震动,同时配合内部的多个减震块能够避免减震弹簧与装置震动频率重合产生共振效果,大大减少了装置震动对该散热装置的影响。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自控工程用散热装置
本技术涉及自控工程设备领域,具体来说,涉及一种自控工程用散热装置。
技术介绍
自动控制(automaticcontrol)是指在没有人直接参与的情况下,利用外加的设备或装置,使机器、设备或生产过程的某个工作状态或参数自动地按照预定的规律运行。自动控制是相对人工控制概念而言的。其中部分自动控制装置需要进行散热操作,但是传统的散热装置并不具备良好的减震性能,进而就会出现散热箱在持续震动过程中内部构件松动的问题。针对相关技术中的问题,目前尚未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自控工程用散热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自控工程用散热装置,包括散热箱和散热风扇,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箱内部中心设置有所述散热风扇,所述散热风扇底部设置有固定座,所述固定座固定于所述散热箱内部,所述散热箱底座的内部设置有减震槽并将底座分为上下两个部分,所述减震槽内部呈矩阵状设置有多个减震弹簧,相邻所述减震弹簧之间均设置有缓冲块,所述减震槽两侧均设置有向上凸起的固定台,所述固定台顶部设置有缓冲垫。进一步的,所述散热箱内部两侧均设置有第一固定螺栓,两侧所述第一固定螺栓穿过所述缓冲垫的内部螺纹插接于所述固定台的内部。进一步的,所述固定座底部设置有三个对接卡齿,三个所述对接卡齿分别插接于所述散热箱底座顶面设置的三个对接卡槽的内部。进一步的,所述固定座两侧均设置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与所述散热箱底座之间通过多个第二固定螺栓相固定。进一步的,所述散热风扇外框顶部与所述散热箱前侧顶部通过设置的顶固定板相固定。进一步的,所述散热风扇外框两侧与所述散热箱前端两侧均通过设置的侧固定板相固定。进一步的,所述散热箱后侧设置有背板,所述背板上等距设置有多排通风孔。进一步的,所述散热箱前端外部的两侧均设置有安装板,两侧所述安装板上开设置多个固定孔,所述安装板安装面设置有减震垫片。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本技术提供的一种自控工程用散热装置使用时散热箱底部的减震槽内部的多个减震弹簧能够吸收装置运行的震动,同时配合内部的多个减震块能够避免减震弹簧与装置震动频率重合产生共振效果,大大减少了装置震动对该散热装置的影响。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一种自控工程用散热装置的正面结构示意图;图2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一种自控工程用散热装置的安装板截面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1、散热箱;2、背板;3、散热风扇;4、固定座;5、固定板;6、对接卡齿;7、对接卡槽;8、减震槽;9、减震弹簧;10、缓冲块;11、固定台;12、第一固定螺栓;13、缓冲垫;14、第二固定螺栓;15、顶固定板;16、侧固定板;17、安装板;18、减震垫片;19、通风孔。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顶部”、“底部”、“一侧”、“另一侧”、“前面”、“后面”、“中间部位”、“内部”、“顶端”、“底端”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此外,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请参阅图1-2,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一种自控工程用散热装置,包括散热箱1和散热风扇3,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箱1内部中心设置有所述散热风扇3,所述散热风扇3底部设置有固定座4,所述固定座4固定于所述散热箱1内部,所述散热箱1底座的内部设置有减震槽8并将底座分为上下两个部分,所述减震槽8内部呈矩阵状设置有多个减震弹簧9,相邻所述减震弹簧9之间均设置有缓冲块10,所述减震槽8两侧均设置有向上凸起的固定台11,所述固定台11顶部设置有缓冲垫13。通过本技术的上述方案,所述散热箱1内部两侧均设置有第一固定螺栓12,两侧所述第一固定螺栓12穿过所述缓冲垫13的内部螺纹插接于所述固定台11的内部。通过本技术的上述方案,所述固定座4底部设置有三个对接卡齿6,三个所述对接卡齿6分别插接于所述散热箱1底座顶面设置的三个对接卡槽7的内部。通过本技术的上述方案,所述固定座4两侧均设置有固定板5,所述固定板5与所述散热箱1底座之间通过多个第二固定螺栓14相固定。通过本技术的上述方案,所述散热风扇3外框顶部与所述散热箱1前侧顶部通过设置的顶固定板15相固定。通过本技术的上述方案,所述散热风扇3外框两侧与所述散热箱1前端两侧均通过设置的侧固定板16相固定。通过本技术的上述方案,所述散热箱1后侧设置有背板2,所述背板2上等距设置有多排通风孔19。通过本技术的上述方案,所述散热箱1前端外部的两侧均设置有安装板17,两侧所述安装板17上开设置多个固定孔,所述安装板17安装面设置有减震垫片18。在具体应用时,使用时散热箱1底部的减震槽8内部的多个减震弹簧9能够吸收装置运行的震动,同时配合内部的多个减震块10能够避免减震弹簧9与装置震动频率重合产生共振效果,大大减少了装置震动对该散热装置的影响。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自控工程用散热装置,包括散热箱(1)和散热风扇(3),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箱(1)内部中心设置有所述散热风扇(3),所述散热风扇(3)底部设置有固定座(4),所述固定座(4)固定于所述散热箱(1)内部,所述散热箱(1)底座的内部设置有减震槽(8)并将底座分为上下两个部分,所述减震槽(8)内部呈矩阵状设置有多个减震弹簧(9),相邻所述减震弹簧(9)之间均设置有缓冲块(10),所述减震槽(8)两侧均设置有向上凸起的固定台(11),所述固定台(11)顶部设置有缓冲垫(13)。/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控工程用散热装置,包括散热箱(1)和散热风扇(3),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箱(1)内部中心设置有所述散热风扇(3),所述散热风扇(3)底部设置有固定座(4),所述固定座(4)固定于所述散热箱(1)内部,所述散热箱(1)底座的内部设置有减震槽(8)并将底座分为上下两个部分,所述减震槽(8)内部呈矩阵状设置有多个减震弹簧(9),相邻所述减震弹簧(9)之间均设置有缓冲块(10),所述减震槽(8)两侧均设置有向上凸起的固定台(11),所述固定台(11)顶部设置有缓冲垫(1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控工程用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箱(1)内部两侧均设置有第一固定螺栓(12),两侧所述第一固定螺栓(12)穿过所述缓冲垫(13)的内部螺纹插接于所述固定台(11)的内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控工程用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座(4)底部设置有三个对接卡齿(6),三个所述对接卡齿(6)分别插接于所述散热箱(1)底座顶面设置的三个对接卡槽(7)的内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彭育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金冶自控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