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双神经网络自学习的IPMSM自抗扰控制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永磁同步电机控制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双神经网络自学习的IPMSM自抗扰控制方法。
技术介绍
传统的永磁同步电机矢量控制策略一般采用PID(比例、积分、微分)控制,这三个参数的不同组合可以适应于大部分伺服控制场合,因此有着广泛的应用效果。此外,PID与前馈的组合控制、多个PID构成的串级控制等,在工业过程控制中获得了广泛的应用。尽管PID应用广泛,但也存在一些固有的缺陷,如存在跟踪目标信号快速性和超调量的矛盾、稳态精度低、抗扰性能差等问题,难以达到高性能控制的要求。针对这些问题,更多的控制方法被应用到电机伺服控制领域,如:滑模控制、自适应控制、模型预测控制、模糊控制、自抗扰控制等。自抗扰控制(ActiveDisturbanceRejectionControl,ADRC)技术是韩京清研究员结合了PID的天然抗扰性和与模型的无关性的优点,以及状态观测器理论,从工程实践应用角度出发提出来的。可以在扰动影响控制系统最终输出之前,主动从被控对象的输入和输出信号中提取扰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双神经网络自学习的IPMSM自抗扰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n步骤1,建立内置式永磁同步电机在同步旋转坐标系d轴和q轴下的电压方程、电磁转矩方程和机械运动方程;/n步骤2,设计三阶跟踪-微分器得到转子位置跟踪信号v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双神经网络自学习的IPMSM自抗扰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建立内置式永磁同步电机在同步旋转坐标系d轴和q轴下的电压方程、电磁转矩方程和机械运动方程;
步骤2,设计三阶跟踪-微分器得到转子位置跟踪信号v1、一阶微分信号v2和二阶微分信号v3;
步骤3,设计三阶非线性扩张状态观测器对转子位置角度θm、转子位置角的一阶微分信号、二阶微分信号及扰动进行观测;
步骤4,根据步骤2和步骤3设计非线性状态误差反馈控制率;
步骤5,根据步骤3,设计RBF神经网络对非线性扩张状态观测器进行在线参数整定;
步骤6,根据步骤4,设计BP神经网络对非线性状态误差反馈控制率进行在线参数整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神经网络自学习的IPMSM自抗扰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电机在同步旋转坐标系下的电压方程为:
其中:id和iq分别是定子电流的直、交轴分量;Rs为定子电阻;p为微分运算;ud和uq分别为定子电压直、交轴分量;Ld和Lq分别为定子电感的直、交轴分量;ψf为转子永磁体磁链,ωe是电机旋转的电角速度;
同步旋转坐标系下的电机电磁转矩方程为:
Te=1.5pniq[ψf+id(Ld-Lq)](2)
根据转子位置和转速的关系:
当采用id=0矢量控制时,同步旋转坐标系下电机机械运动方程为:
式(2)-(4)中:pn为电机的极对数;TL为负载转矩;B为阻尼系数;θm为电机的转子机械角度,ωm为电机的转子机械角速度。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双神经网络自学习的IPMSM自抗扰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
定义跟踪函数:
fst=-r3[v1(k)-vref(k)]-3r2v2(k)-3rv3(k)(5)
三阶跟踪微分器的离散形式如下:
式中:v1(k+1)为原信号的跟踪信号,v2(k+1)为原信号的一阶微分信号,v3(k+1)为原信号二阶微分信号,h0为系统采样周期;
通过式(6)求得v1、v2和v3。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双神经网络自学习的IPMSM自抗扰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中设计的三阶非线性扩张状态观测器如下:
其中:
式中:z1,z2,z3分别为转子位置θm、ωm以及扰动的估计值;fal(ek,α,δ)是原点附近具有线性段的连续幂次函数,作为误差反馈函数;δ为线性段的区间长度...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贾红云,李明阳,蔡骏,贾周,曹永娟,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