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移动通信设备触屏检测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9457134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27 17:2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触屏检测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移动通信设备触屏检测装置,包括固定底座,所述固定底座的顶部固定连接工作台,所述工作台的两侧均开设有圆槽。该移动通信设备触屏检测装置,通过控制拉环推动连接柱带动第一夹持装置和第二夹持装置调整到合适的位置,再移动第一夹持装置和第二夹持装置的第一卡接块和第二卡接块,带动侧面连接的弹簧在连接块内部拉开,继续移动第一夹持装置和第二夹持装置,当移动通信设备触碰到检测设备壳边缘时停止移动,放开第一卡接块和第二卡接块,失去拉力的弹簧带动两个卡接块瞬间收回形成卡接,有效的解决了现有的移动通信设备的尺寸规格不一在维修时很难进行固定的问题,提高了维修的便捷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移动通信设备触屏检测装置
本技术涉及触屏检测
,具体为一种移动通信设备触屏检测装置。
技术介绍
我国在二十世纪时,当时的人们对于通信的概念还是处于陌生状态,直到第一个电话局成立出现在广州的时候,才有了模拟移动手机用户,中国的通信时代在这时才慢慢的拉开序幕,大众普遍是通过大哥大来认识到移动通信设备,后来随着大哥大的普及,人们开始解决通信难的问题,在开通了全方面的网络后,按键式手机开始被更多的人认识到,随着科技的迅速发展,触屏式手机,为人们带去了很多以前从没有接触到的事物,移动通信设备的换代,从而推动了科技的不断发展与不断创新。移动通信设备的屏幕易碎,很容易在不注意的情况下导致屏幕摔碎,维修人员对屏幕进行检测更换时,无法对不同尺寸的手机进行固定,导致维修时设备一直无法固定,同时,更换完屏幕后,维修人员通过金刚石测试针测试更换的屏幕是否有划痕,人工检测费时费力,工作效率低,为此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移动通信设备触屏检测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移动通信设备触屏检测装置,具备方便固定不同尺寸设备和便于检测划痕的优点,解决了现有的移动通信设备的尺寸不一在维修过程中无法固定和维修完成后手动通过金刚石测试针检测划痕费时费力的问题。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移动通信设备触屏检测装置,包括固定底座,所述固定底座的顶部固定连接工作台,所述工作台的两侧均开设有圆槽,所述圆槽的内部活动套接连接柱,所述连接柱的另一侧均设置有第一夹持装置和第二夹持装置,所述工作台的顶部均固定连接有第一横梁和第二横梁,所述第一横梁和第二横梁的侧面均开设有滑槽,所述滑槽的内部设置有检测划痕装置,所述检测划痕装置的一侧设置有拉动装置。优选的,所述第一夹持装置包括有内槽、弹簧、连接块、检测设备壳和空槽,所述检测设备壳的侧面开设有空槽,所述空槽的固定连接有连接块,所述连接块的内部开设有内槽,所述内槽的内部设置有弹簧。优选的,所述检测划痕装置包括有滑梁、壁槽、圆柱和金刚石检测针,所述滑梁的侧面开设有壁槽,所述壁槽的内壁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圆柱,所述圆柱的表面活动套接有金刚石检测针。优选的,所述拉动装置包括有第一拉杆、把手和第二拉杆,所述第一拉杆和第二拉杆的侧面固定连接有滑梁,所述第一拉杆和第二拉杆的另一侧固定安装有把手。优选的,所述工作台的两侧均开设有方槽,所述方槽的内部设置有固定块,所述固定块的侧面固定连接有连接柱,所述连接柱的侧面固定安装有拉环。优选的,所述弹簧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第一卡接块和第二卡接块,所述第一夹持装置和第二夹持装置的内部结构一致。与现有技术对比,本技术具备以下有益效果:1、该移动通信设备触屏检测装置,通过控制拉环推动连接柱带动第一夹持装置和第二夹持装置调整到合适的位置,再移动第一夹持装置和第二夹持装置的第一卡接块和第二卡接块,带动侧面连接的弹簧在连接块内部拉开,继续移动第一夹持装置和第二夹持装置,当移动通信设备触碰到检测设备壳边缘时停止移动,放开第一卡接块和第二卡接块,失去拉力的弹簧带动两个卡接块瞬间收回形成卡接,有效的解决了现有的移动通信设备的尺寸规格不一在维修时很难进行固定的问题,提高了维修的便捷性。2、该移动通信设备触屏检测装置,通过第一夹持装置和第二夹持装置夹紧移动通信设备后,推动把手带动第一拉杆和第二拉杆控制滑梁在第一横梁和第二横梁侧面的滑槽内滑动,使滑梁壁槽内圆柱上的金刚石检测针对准更换完成的移动通信设备屏幕边缘,拉动把手带动金刚石检测针进行检测,检测完后通过圆柱表面移动金刚石检测针检测未检测完的区域,有效的解决了现有的移动通信设备通过人工检测划痕费时费力的问题,提高了工作效率。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图1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图1的一侧剖面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图1的夹持装置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图1的一侧剖面结构示意图。图中:1、固定底座;2、工作台;3、第一横梁;4、检测划痕装置;5、第二横梁;6、滑槽;7、拉动装置;8、第一夹持装置;9、圆槽;10、方槽;11、固定块;12、拉环;13、连接柱;14、第一卡接块;15、第二卡接块;16、第二夹持装置;17、内槽;18、弹簧;19、连接块;20、检测设备壳;21、第一拉杆;22、把手;23、第二拉杆;24、滑梁;25、壁槽;26、圆柱;27、金刚石检测针;28、空槽。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5,一种移动通信设备触屏检测装置,包括固定底座1,固定底座1的顶部固定连接工作台2,工作台2的两侧均开设有圆槽9,圆槽9的内部活动套接连接柱13,圆槽9方便内部的连接柱13进行移动,对连接柱13的移动进行限位,避免发生位置偏移导致维修,连接柱13的另一侧均设置有第一夹持装置8和第二夹持装置16,工作台2的顶部均固定连接有第一横梁3和第二横梁5,第一横梁3和第二横梁5的侧面均开设有滑槽6,滑槽6的内部设置有检测划痕装置4,滑槽6可以轻松的移动检测划痕装置4,避免了检测过程中发生卡顿导致检测数据出现误差,检测划痕装置4的一侧设置有拉动装置7。其中,第一夹持装置8包括有内槽17、弹簧18、连接块19、检测设备壳20和空槽28,检测设备壳20的侧面开设有空槽28,空槽28的固定连接有连接块19,连接块19的长度是现有市场上的移动通信设备最小宽度,增加了对移动通信设备边缘的夹持力,连接块19的内部开设有内槽17,内槽17的内部设置有弹簧18,弹簧18在连接块19的内槽17内伸缩,对弹簧18的拉伸进行保护,避免拉伸过度导致弹簧18断裂影响工作效率。其中,检测划痕装置4包括有滑梁24、壁槽25、圆柱26和金刚石检测针27,滑梁24的侧面开设有壁槽25,壁槽25的内壁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圆柱26,圆柱26的表面活动套接有金刚石检测针27,通过控制金刚石检测针27在圆柱26表面移动,可以对整个移动通信设备进行检测,缩减检测的时间。其中,拉动装置7包括有第一拉杆21、把手22和第二拉杆23,第一拉杆21和第二拉杆23的侧面固定连接有滑梁24,第一拉杆21和第二拉杆23的移动可以带动滑梁24的移动,减少手臂检测的力气,提高检测的效率,第一拉杆21和第二拉杆23的另一侧固定安装有把手22,把手22便于拉动第一拉杆21和第二拉杆23,使整体的拉动过程更省力。其中,工作台2的两侧均开设有方槽10,方槽10的内部设置有固定块11,固定块11在方槽10内部卡接,能够避免连接柱13移动出现脱落的情况,固定块11的侧面固定连接有连接柱13,连接柱13的侧面固定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移动通信设备触屏检测装置,包括固定底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底座(1)的顶部固定连接工作台(2),所述工作台(2)的两侧均开设有圆槽(9),所述圆槽(9)的内部活动套接连接柱(13),所述连接柱(13)的另一侧均设置有第一夹持装置(8)和第二夹持装置(16),所述工作台(2)的顶部均固定连接有第一横梁(3)和第二横梁(5),所述第一横梁(3)和第二横梁(5)的侧面均开设有滑槽(6),所述滑槽(6)的内部设置有检测划痕装置(4),所述检测划痕装置(4)的一侧设置有拉动装置(7)。/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移动通信设备触屏检测装置,包括固定底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底座(1)的顶部固定连接工作台(2),所述工作台(2)的两侧均开设有圆槽(9),所述圆槽(9)的内部活动套接连接柱(13),所述连接柱(13)的另一侧均设置有第一夹持装置(8)和第二夹持装置(16),所述工作台(2)的顶部均固定连接有第一横梁(3)和第二横梁(5),所述第一横梁(3)和第二横梁(5)的侧面均开设有滑槽(6),所述滑槽(6)的内部设置有检测划痕装置(4),所述检测划痕装置(4)的一侧设置有拉动装置(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移动通信设备触屏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夹持装置(8)包括有内槽(17)、弹簧(18)、连接块(19)、检测设备壳(20)和空槽(28),所述检测设备壳(20)的侧面开设有空槽(28),所述空槽(28)的固定连接有连接块(19),所述连接块(19)的内部开设有内槽(17),所述内槽(17)的内部设置有弹簧(18)。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移动通信设备触屏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划痕装置(4)包括有滑梁(2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倩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美旺网络技术服务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