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的电化学性能实验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9457021 阅读:3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27 17:2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电池实验仪器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的电化学性能实验装置,包括底板,所述底板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支撑脚,所述底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外壳,所述外壳的一侧开设有进风口,所述进风口的内壁固定连接有防尘网,所述进风口的内壁固定连接有导风管,所述导风管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散热管,所述散热管的内壁固定连接有散热片,所述散热片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均热板。该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的电化学性能实验装置,能够达到散热效果好的目的,在实际的实验测试过程中,实验装置本体会产生大量的热量,散热结构的设置,保证了装置的稳定运行,解决了一般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的电化学性能实验装置散热效果不好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的电化学性能实验装置
本技术涉及电池实验仪器
,具体为一种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的电化学性能实验装置。
技术介绍
锂离子电池是一种二次电池(充电电池),它主要依靠锂离子在正极和负极之间移动来工作。在充放电过程中,Li+在两个电极之间往返嵌入和脱嵌,充电时,Li+从正极脱嵌,经过电解质嵌入负极,负极处于富锂状态。放电时则相反,锂系电池分为锂电池和锂离子电池。手机和笔记本电脑使用的都是锂离子电池,通常人们俗称其为锂电池。电池一般采用含有锂元素的材料作为电极,是现代高性能电池的代表。而真正的锂电池由于危险性大,很少应用于日常电子产品。锂离子电池由日本索尼公司于1990年最先开发成功。它是把锂离子嵌入碳(石油焦炭和石墨)中形成负极(传统锂电池用锂或锂合金作负极)。石油焦炭和石墨作负极材料无毒,且资源充足,锂离子嵌入碳中,克服了锂的高活性,解决了传统锂电池存在的安全问题,正极在充、放电性能和寿命上均能达到较高水平,使成本降低,总之锂离子电池的综合性能提高了。目前市面上大部分的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的电化学性能实验装置都存在散热效果不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的电化学性能实验装置,包括底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支撑脚(2),所述底板(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外壳(8),所述外壳(8)的一侧开设有进风口(15),所述进风口(15)的内壁固定连接有防尘网(14),所述进风口(15)的内壁固定连接有导风管(16),所述导风管(16)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散热管(9),所述散热管(9)的内壁固定连接有散热片(11),所述散热片(11)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均热板(12),所述均热板(12)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导热硅脂层(13),所述均热板(12)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导热板(10),所述导热板(10)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实验装置本体...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的电化学性能实验装置,包括底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支撑脚(2),所述底板(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外壳(8),所述外壳(8)的一侧开设有进风口(15),所述进风口(15)的内壁固定连接有防尘网(14),所述进风口(15)的内壁固定连接有导风管(16),所述导风管(16)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散热管(9),所述散热管(9)的内壁固定连接有散热片(11),所述散热片(11)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均热板(12),所述均热板(12)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导热硅脂层(13),所述均热板(12)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导热板(10),所述导热板(10)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实验装置本体(17),所述外壳(8)的一侧开设有出风口(2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的电化学性能实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出风口(20)的内壁固定连接有密封圈(18),且密封圈(18)为橡胶密封圈。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的电化学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孔祥忠
申请(专利权)人:湖南理工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南;4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