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吴莹专利>正文

一种显微镜镜头倍率切换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9456784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27 17:2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显微镜镜头倍率切换装置,涉及显微镜技术领域,包括显微镜体、支撑架和镜筒,所述显微镜体的顶部与支撑架的底部转动连接,所述镜筒位于支撑架的右侧设置,所述镜筒的外壁卡接有调节环,所述调节环的外壁与支撑架的外壁滑动连接,所述镜筒的底部下方设置有镜头调节装置。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设置的调节环和卡位装置的配合,不仅能够对镜筒与显微镜体之间的距离进行调节,以便适应不同物镜的长度,避免因物镜的长度过长在切换镜头时,物镜镜头与显微镜体之间产生碰撞的隐患,同时能提高镜筒与支撑架支架的稳定性,并且当调节环与卡位装置接触时,此时弹出件便会弹出,从而能够直观的看到镜筒与显微镜体之间的距离。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显微镜镜头倍率切换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显微镜
,具体涉及一种显微镜镜头倍率切换装置。
技术介绍
显微镜是由一个透镜或几个透镜的组合构成的一种光学仪器,是人类进入原子时代的标志,主要用于放大微小物体成为人的肉眼所能看到的仪器,分为光学显微镜和电子显微镜,一台显微镜往往配置了多个具有不同放大倍率的物镜。针对现有技术存在以下问题:1、目前显微镜的镜头在进行切换时,由于不能对镜头进行多种幅度的调节,导致不同倍率的镜头在切换时与物体的最佳观察点调节不便,使得镜头的精准度受到影响的问题;2、而显微镜的镜筒与显微镜上观察台之间的距离不能够得到调节,使得物镜镜头与观察台的距离受到限制,在切换物镜镜头时,由于其长度规格不一容易到物镜镜头与显微镜出现碰撞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显微镜镜头倍率切换装置,其中一种目的是为了具备在对显微镜的镜头倍率进行多次精准的调节切换,解决目前显微镜镜头在切换精确度调节不便的问题;其中另一种目的是为了解决物镜与观察物体之间的距离调节不变的问题,以达到提高物镜与观察物体间的距离方便调节,有利于提高物镜镜头对物体观察适用性的效果。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显微镜镜头倍率切换装置,包括显微镜体、支撑架和镜筒,所述显微镜体的顶部与支撑架的底部转动连接,所述镜筒位于支撑架的右侧设置,所述镜筒的外壁卡接有调节环,所述调节环的外壁与支撑架的外壁滑动连接,所述镜筒的底部下方设置有镜头调节装置,所述支撑架的外壁固定安装有滑轮条,所述滑轮条的外壁固定安装有卡位装置,所述卡位装置的外壁与调节环的外壁卡接,所述卡位装置的内壁设置有弹性气囊,所述弹性气囊的顶部搭接有弧形嵌入块。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弧形嵌入块的两侧与卡位装置的内壁滑动连接,所述弹性气囊的底部搭接有承载板,所述承载板的底部焊接有弹性件,所述弹性件的底部与卡位装置的内壁底部焊接,所述承载板通过设置的弹性件与卡位装置弹性连接。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该方案中的弧形嵌入块在受到挤压时便会压缩弹性气囊使其产生形变,并且通过承载板会对弹性件造成挤压,在弹性件以及弹性气囊的弹性作用力,有利于弧形嵌入块与调节环接触的更加紧密。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弹性件的一侧设置有支撑立柱,所述支撑立柱的顶部与承载板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支撑立柱的外壁嵌入连接有T形管。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该方案中的支撑立柱会随着承载板的下移而移动,从而进入到T形管的内部使其内部空间减少气压增大。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T形管的内壁滑动连接有移动板,所述移动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弹出件,所述弹出件的外壁与支撑架的内壁滑动连接,所述T形管的外壁与支撑架的内壁嵌固连接。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该方案中的T形管内部气压增大时便会推动移动板向外伸出,使得弹出件伸出。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镜头调节装置由连接环、一次调节板和二次调节板组成,所述连接环的顶部与镜筒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一次调节板的外壁开设有嵌入孔,且嵌入孔位于一次调节板的顶部均匀开设。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该方案中的一次调节板和二次调节板对物镜镜头进行多次调节,有利于提高对物体位置点的观察。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连接环的底部固定安装有弹性伸缩件,所述弹性伸缩件的外壁与嵌入孔的内壁嵌入连接,所述二次调节板的顶部固定安装有转动螺纹块,所述转动螺纹块的外壁与嵌入孔的内壁转动连接,所述二次调节板的底部固定安装有物镜镜头。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该方案中的转动螺纹块使得二次调节板在转动时幅度减少,有利于对物镜镜头进行微调。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调节环的外壁固定安装有辅助滑板,所述调节环通过设置的辅助滑板与滑轮条滑动连接,且调节环的外壁开设有通孔。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该方案中的辅助滑板为了便于调节环在滑轮条上进行移动,同时在调节环表面上开设通孔为了便于卡位装置与调节环之间的连接。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相对现有技术来说,取得的技术进步是:1、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显微镜镜头倍率切换装置,通过设置的调节环和卡位装置的配合,不仅能够对镜筒与显微镜体之间的距离进行调节,以便适应不同物镜的长度,避免了因物镜的长度过长在切换镜头时,物镜镜头与显微镜体之间产生碰撞的隐患,而且能够提高镜筒与支撑架支架的稳定性,并且在调节环表面设置的辅助滑块,便于调节环在支撑架上进行移动,同时在弹性件的作用下,便于控制调节环与卡位装置之间是否连接,并且当调节环与卡位装置接触时,卡位装置一侧的弹出件便会弹出,从而能够直观的看到镜筒与显微镜体之间的距离。2、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显微镜镜头倍率切换装置,通过设置的一次调节板和二次调节板的配合,能够对物镜镜头进行多次旋转,由于提高物镜镜头对物体之间的观察效果,并且一次调节板在转动时弹性伸缩件会进入到嵌入孔的内部,能够对物镜镜头进行较大幅度的转动,而二次调节板通过转动螺纹块与一次调节板进行连接,有利于进一步对物镜镜头进行更加精确微小幅度的转动调节,从而提高了对物体的观察点适应效果。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与调节环结构连接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卡位装置结构剖视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的镜头调节装置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的支撑立柱与弹出件结构连接示意图。图中:1、显微镜体;2、支撑架;3、镜筒;4、调节环;5、镜头调节装置;6、滑轮条;7、卡位装置;8、弹出件;9、辅助滑板;10、弧形嵌入块;11、弹性气囊;12、承载板;13、弹性件;14、支撑立柱;15、连接环;16、一次调节板;17、二次调节板;18、弹性伸缩件;19、嵌入孔;20、转动螺纹块;21、物镜镜头;22、移动板;23、T形管。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详细说明:实施例1如图1-5所示,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显微镜镜头倍率切换装置,包括显微镜体1、支撑架2和镜筒3,显微镜体1的顶部与支撑架2的底部转动连接,镜筒3位于支撑架2的右侧设置,镜筒3的外壁卡接有调节环4,调节环4的外壁与支撑架2的外壁滑动连接,镜筒3的底部下方设置有镜头调节装置5,支撑架2的外壁固定安装有滑轮条6,滑轮条6的外壁固定安装有卡位装置7,设置的卡位装置7为了对调节环4的位置进行调整,能够改变镜筒3与显微镜体1之间的距离,以便适应不同镜镜头21的长度,避免了因镜镜头21的长度过长在切换镜头时,物镜镜头21与显微镜体1之间产生碰撞的隐患,卡位装置7的外壁与调节环4的外壁卡接,卡位装置7的内壁设置有弹性气囊11,弹性气囊11的顶部搭接有弧形嵌入块10,当弧形嵌入块10与调节环4接触时,便会使得弧形嵌入块10向卡位装置7内部中移动。弧形嵌入块10的两侧与卡位装置7的内壁滑动连接,弹性气囊11的底部搭接有承载板12,承载板12的底部焊接有弹性件13,弹性件13的底部与卡位装置7的内壁底部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显微镜镜头倍率切换装置,包括显微镜体(1)、支撑架(2)和镜筒(3),所述显微镜体(1)的顶部与支撑架(2)的底部转动连接,所述镜筒(3)位于支撑架(2)的右侧设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镜筒(3)的外壁卡接有调节环(4),所述调节环(4)的外壁与支撑架(2)的外壁滑动连接,所述镜筒(3)的底部下方设置有镜头调节装置(5),所述支撑架(2)的外壁固定安装有滑轮条(6),所述滑轮条(6)的外壁固定安装有卡位装置(7),所述卡位装置(7)的外壁与调节环(4)的外壁卡接,所述卡位装置(7)的内壁设置有弹性气囊(11),所述弹性气囊(11)的顶部搭接有弧形嵌入块(10)。/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显微镜镜头倍率切换装置,包括显微镜体(1)、支撑架(2)和镜筒(3),所述显微镜体(1)的顶部与支撑架(2)的底部转动连接,所述镜筒(3)位于支撑架(2)的右侧设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镜筒(3)的外壁卡接有调节环(4),所述调节环(4)的外壁与支撑架(2)的外壁滑动连接,所述镜筒(3)的底部下方设置有镜头调节装置(5),所述支撑架(2)的外壁固定安装有滑轮条(6),所述滑轮条(6)的外壁固定安装有卡位装置(7),所述卡位装置(7)的外壁与调节环(4)的外壁卡接,所述卡位装置(7)的内壁设置有弹性气囊(11),所述弹性气囊(11)的顶部搭接有弧形嵌入块(1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显微镜镜头倍率切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弧形嵌入块(10)的两侧与卡位装置(7)的内壁滑动连接,所述弹性气囊(11)的底部搭接有承载板(12),所述承载板(12)的底部焊接有弹性件(13),所述弹性件(13)的底部与卡位装置(7)的内壁底部焊接,所述承载板(12)通过设置的弹性件(13)与卡位装置(7)弹性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显微镜镜头倍率切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件(13)的一侧设置有支撑立柱(14),所述支撑立柱(14)的顶部与承载板(12)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支撑立柱(14)的外壁嵌入连接有T形管(2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莹
申请(专利权)人:吴莹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贵州;5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