稳定性强的电动拉拔仪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456680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27 17:2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稳定性强的电动拉拔仪,涉及拉拔仪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包括拉拔仪本体,拉拔仪本体的一侧设置有固定筒,拉拔仪本体的上侧安装有连接板、限位板、两第一挡板、两第二挡板,且连接板与固定筒之间设置有第一L形板,连接板的上侧安装有转动组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设置的第一转动杆、第二转动杆、螺纹杆,三者互相配合,在需要对稳定性强的电动拉拔仪进行固定时,第一转动杆通过第二转动杆、螺纹杆带动滑动筒移动,从而方便了在不使用时对电动拉拔仪进行固定,减少了对电动拉拔仪造成破坏,而设置的弹簧,对滑动斜面块进行限位,防止了滑动斜面块在滑动时晃动的情况发生,从而提高了装置的稳定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稳定性强的电动拉拔仪
本技术属于拉拔仪
,特别是涉及一种稳定性强的电动拉拔仪。
技术介绍
拉拔仪是一种质检单位必备的现场检测仪器,主要被用来检测各种锚杆、钢筋等锚固体的锚固力,是质检单位必备的现场检测仪器。锚杆拉拔仪它主要被用来检测各种锚杆、钢筋等锚固体的锚固力。锚杆拉拔仪由手动泵、液压缸、智能数显压力表、带快速接头的高压油管、锚具和手提便携箱组成,其液压缸为中空自复位式,智能数字压力表为可直接读取锚杆拉力值(kN),并有峰值保持、存储和查询功能,特别适合现场使用,操作简单,易学易用。传统稳定性强的电动拉拔仪的拉拔杆大多不具有固定装置,在电动拉拔仪不使用时,因没有固定装置很容易对电动拉拔仪造成破坏。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稳定性强的电动拉拔仪,通过设置的第一转动杆、第二转动杆、螺纹杆,三者互相配合,在需要对稳定性强的电动拉拔仪进行固定时,第一转动杆通过第二转动杆、螺纹杆带动滑动筒移动,从而方便了在不使用时对电动拉拔仪进行固定,减少了对电动拉拔仪造成破坏,而设置的弹簧,对滑动斜面块进行限位,防止了滑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稳定性强的电动拉拔仪,其特征在于,包括:拉拔仪本体(1),拉拔仪本体(1)的一侧设置有固定筒(3),拉拔仪本体(1)的上侧安装有连接板(5)、限位板(11)、两第一挡板(13)、两第二挡板(14),且连接板(5)与固定筒(3)之间设置有第一L形板(4),连接板(5)的上侧安装有转动组件(6),转动组件(6)的一侧转动配合有转动柱(7);/n两第一挡板(13)之间转动配合有第一转动杆(15),第一转动杆(15)的周侧安装有两第一锥齿轮(16),第二挡板(14)的内部转动配合有第二转动杆(17),第二转动杆(17)的两端分别安装有第二锥齿轮(18)、第三锥齿轮(19),且第一锥齿轮(16)...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稳定性强的电动拉拔仪,其特征在于,包括:拉拔仪本体(1),拉拔仪本体(1)的一侧设置有固定筒(3),拉拔仪本体(1)的上侧安装有连接板(5)、限位板(11)、两第一挡板(13)、两第二挡板(14),且连接板(5)与固定筒(3)之间设置有第一L形板(4),连接板(5)的上侧安装有转动组件(6),转动组件(6)的一侧转动配合有转动柱(7);
两第一挡板(13)之间转动配合有第一转动杆(15),第一转动杆(15)的周侧安装有两第一锥齿轮(16),第二挡板(14)的内部转动配合有第二转动杆(17),第二转动杆(17)的两端分别安装有第二锥齿轮(18)、第三锥齿轮(19),且第一锥齿轮(16)与第二锥齿轮(18)啮合;
限位板(11)的开设有槽道,槽道的内部滑动配合有滑动斜面块(12),槽道的内部安装有两第一固定杆(22)、两弹簧(23),且两弹簧(23)分别套设在两第一固定杆(22)的周侧,槽道的内部安装有两螺纹杆(20),螺纹杆(20)的一端安装有第四锥齿轮(21),且第四锥齿轮(21)与第三锥齿轮(19)啮合...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明跃李明玉张敏郑爱芬祖瑶袁良月纪扬扬魏伟伟张飞陈静黄信邢朝阳徐辉李双江
申请(专利权)人:合肥元正质量技术服务有限公司安徽省产品质量监督检验研究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