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能够提高内部温场均匀性的小型实验电炉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454974 阅读:6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27 17:1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实验电炉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能够提高内部温场均匀性的小型实验电炉,包括炉体,炉体的底部设置有基座,炉体包括有外置炉箱和内置炉箱,内置炉箱内设置有物料承载腔,炉体的顶部设置有入料腔,外置炉箱和内置炉箱之间的空间中设置有加热架,加热架上设置有供热圈架,供热圈架包括加热管路,加热管路内置加热线体,加热管路整体缠绕在内置炉箱的外壁上,内置炉箱的外壁上设置有导热层,导热层分为外接触层和内传导层,加热管路嵌入设置在外接触层内,内传导层位于接触物料承载腔。本申请利用热交换原理,形成一个外笼罩的热源环境,并且内置导热杆结构,保证整体加热的均匀程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能够提高内部温场均匀性的小型实验电炉
本技术涉及实验电炉
,具体是一种能够提高内部温场均匀性的小型实验电炉。
技术介绍
实验电炉的实用范围非常广泛,适用于工矿企业、科研单位、大专院校实验室等;作化学分析、物理测定以及金属件和小型模具钢件的热处理;其中1300°C以下小型的方形实验电炉在以往使用过程中存在以下问题:在实际实用过程中,由于加热丝线圈的的布置有间隔,在其发热时实验电炉炉膛壁内的温度不均匀,对产品的受热均匀性不友好,且由于其布置于电炉模具内部,虽紧贴电炉内腔布置,但还是会有非常多的热量向外发散,造成能源损耗;因此,行业中亟待一种既能提高电炉内腔温场均匀性,又能减少热量向外发散、降低能源损耗的装置。中国专利(授权公告号:CN211346331U)公布了一种能够提高内部温场均匀性的小型实验电炉,包括采用SiC毡固定于电炉本体内腔的陶瓷纤维隔热层表面(顶面、四周和底部除产品放置架之外的位置),利用SiC毡来反射加热丝线圈产生的热量,减少热量向外发散,使得实验电炉内腔的温场均匀性大大提高,有效的提高了现行小型实验电炉的工作效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能够提高内部温场均匀性的小型实验电炉,包括炉体(1),所述炉体(1)的底部设置有基座(11),所述炉体(1)包括有外置炉箱(12)和内置炉箱(13),所述内置炉箱(13)内设置有物料承载腔(14),其特征在于,所述炉体(1)的顶部设置有入料腔(15),所述外置炉箱(12)和内置炉箱(13)之间的空间中设置有加热架(2),所述加热架(2)上设置有供热圈架(21),所述供热圈架(21)包括加热管路(23),所述加热管路(23)内置加热线体(22),所述加热管路(23)整体缠绕在内置炉箱(13)的外壁上,所述内置炉箱(13)的外壁上设置有导热层(24),所述导热层(24)分为外接触层(25)...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能够提高内部温场均匀性的小型实验电炉,包括炉体(1),所述炉体(1)的底部设置有基座(11),所述炉体(1)包括有外置炉箱(12)和内置炉箱(13),所述内置炉箱(13)内设置有物料承载腔(14),其特征在于,所述炉体(1)的顶部设置有入料腔(15),所述外置炉箱(12)和内置炉箱(13)之间的空间中设置有加热架(2),所述加热架(2)上设置有供热圈架(21),所述供热圈架(21)包括加热管路(23),所述加热管路(23)内置加热线体(22),所述加热管路(23)整体缠绕在内置炉箱(13)的外壁上,所述内置炉箱(13)的外壁上设置有导热层(24),所述导热层(24)分为外接触层(25)和内传导层(26),所述加热管路(23)嵌入设置在外接触层(25)内,所述内传导层(26)位于接触物料承载腔(1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能够提高内部温场均匀性的小型实验电炉,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架(2)上设置有若干道横向支杆,每一圈的加热管路(23)架设安装在相应位置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钊刘雪根瞿其想
申请(专利权)人:合肥康帕因设备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