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烘干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9454703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27 17:1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烘干装置,涉及湿煤泥烘干技术领域。该烘干装置包括储物料仓、预热机构、干燥机构及余热回收机构。所述预热机构包括第一换热组件及第一料仓,所述第一料仓连通所述储物料仓,所述第一换热组件能加热所述第一料仓内的物料;包括干燥仓和加热组件,所述干燥仓连通所述第一料仓,所述加热组件能够加热所述干燥仓内的所述物料;包括通风管道及第二换热组件,所述通风管道连通所述干燥仓,所述第二换热组件的取热端伸入所述通风管道,所述第二换热组件的放热端与所述第一换热组件换热连接。该烘干装置能够对烘干煤泥后的余热进行回收并对煤泥进行预热,节约能源。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烘干装置
本技术涉及湿煤泥烘干
,尤其涉及一种烘干装置。
技术介绍
随着社会对低碳经济要求和节能减排意识的不断提高,煤泥作为煤炭开采加工的副产品,由于其具有高水分、高粘性、低热值等缺点,很难实现工业应用,一直作为煤矿及周边地区人们的采暖和一部分低热值工业燃烧利用,不仅热能利用率低,而且对环境造成了严重的污染。因此需要把品位低、直接燃烧率差、对环境造成严重污染的劣质煤泥加工成为优质清洁能源,提高资源利用率。煤泥烘干技术就是解决选煤厂煤泥长期存放所带来的环境污染和煤泥回收后无法处置的难题,增加煤炭产品综合利用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实现清洁生产,适应煤炭工业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需要。由于煤泥湿度很高、温度很低,直接对煤泥进行烘干,不仅效率低而且需要大量的热能,使得煤泥烘干成本大大提高。烘干煤泥后,产生的大量热气直接排放到空气中,且烘干后的煤泥温度较高,需要冷却后再进行运输,造成了热量的大量浪费。针对上述问题,需要开发一种烘干装置,以解决烘干煤泥后的余热无法有效回收利用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技术的目的在于提出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烘干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n储物料仓(1);/n预热机构(2),包括第一换热组件(21)及第一料仓(22),所述第一料仓(22)连通所述储物料仓(1),所述第一换热组件(21)能加热所述第一料仓(22)内的物料;/n干燥机构(3),包括干燥仓(31)和加热组件(32),所述干燥仓(31)连通所述第一料仓(22),所述加热组件(32)能够加热所述干燥仓(31)内的所述物料;/n余热回收机构(4),包括通风管道(41)及第二换热组件(42),所述通风管道(41)连通所述干燥仓(31),所述第二换热组件(42)的取热端伸入所述通风管道(41),所述第二换热组件(42)的放热端与所述第一换...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烘干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储物料仓(1);
预热机构(2),包括第一换热组件(21)及第一料仓(22),所述第一料仓(22)连通所述储物料仓(1),所述第一换热组件(21)能加热所述第一料仓(22)内的物料;
干燥机构(3),包括干燥仓(31)和加热组件(32),所述干燥仓(31)连通所述第一料仓(22),所述加热组件(32)能够加热所述干燥仓(31)内的所述物料;
余热回收机构(4),包括通风管道(41)及第二换热组件(42),所述通风管道(41)连通所述干燥仓(31),所述第二换热组件(42)的取热端伸入所述通风管道(41),所述第二换热组件(42)的放热端与所述第一换热组件(21)换热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烘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换热组件(42)包括第一热管(421)和热泵机构(422),所述第一热管(421)的取热端伸入所述通风管道(41)内,所述热泵机构(422)的取热端与所述第一热管(421)的放热端换热连接,所述热泵机构(422)的放热端与所述第一换热组件(21)换热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烘干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冷却机构(5),所述冷却机构(5)包括第三换热组件(51)及第二料仓(52),所述第二料仓(52)连通所述干燥仓(31),所述第三换热组件(51)与所述热泵机构(422)的取热端换热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烘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组件(32)包括第二热管(321)和加热箱(322),所述加热箱(322)设置于所述干燥仓(31)的外部,所述第二热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孟国营庞志民刘双双赵旭张晓南翟宇胡兆春张义星吕向阳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中矿赛力贝特节能科技有限公司天津波义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应急管理部信息研究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