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多场耦合环境下的一体化测试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实验装置,特别涉及多场耦合环境下的一体化测试装置。
技术介绍
断裂失效和腐蚀失效是设备零部件材料丧失功能,甚至发生永久性破坏的重要原因,而零部件材料的失效将对设备的稳定可靠运转产生显著影响,因此,合理表征材料在服役环境下的性能演变,同时科学评估材料的使用寿命,无疑可为材料的安全使用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基础。在服役期间,材料除了承受一定的载荷作用外,还会受到周围环境中腐蚀介质的腐蚀作用。一般来说,材料在工作介质中腐蚀造成的表面损伤与应力产生协同作用,进而诱发裂纹;腐蚀损伤严重的部位亦容易形成应力集中,导致材料发生力学不完整与力学性能过早丧失的现象。此外,材料在应力作用下的微观结构演变与材料在服役环境中的腐蚀行为也存在密切关系。近年来,研究人员利用扫描电化学显微镜(SECM)中探针的移动来扫描样品微区范围内的电化学信息,进而分析样品局部的腐蚀性能演变。显然,SECM对于应力腐蚀或腐蚀疲劳测试下样品表面局部腐蚀行为的表征,特别是样品腐蚀致微观裂纹萌生及发展的观察,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然而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多场耦合环境下的一体化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力学行为实验系统、腐蚀行为实验系统,两者相互切换实现材料在多场耦合环境下力学及腐蚀行为的测试,监测材料在多因素协同交互条件下的预期性能。/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场耦合环境下的一体化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力学行为实验系统、腐蚀行为实验系统,两者相互切换实现材料在多场耦合环境下力学及腐蚀行为的测试,监测材料在多因素协同交互条件下的预期性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场耦合环境下的一体化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力学行为实验系统包括光学平台(1)、双向滚珠丝杆(2)、滚珠丝杆支撑座(3)、直线轴承(4)、左端夹具固定螺母(5)、左端活动支撑板(6)、试样左端夹具(7)、硅胶软管(8)、可编程蠕动泵(9)、腐蚀介质(10)、储液槽(11)、环境温度控制模块(12)、测试控制电脑(13)、力值数显表(14)、右端活动支撑板(15)、伺服驱动编码器(16)、右端夹具固定螺母(17)、交流伺服电机(18)、直线导轨(19)、力值传感器(20)、试样右端夹具(21)、流场方向控制模块(22)、试样(23)、流场环境模块(24)、位移传感器(25)、流场出水口(26)和流场进水口(27)。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多场耦合环境下的一体化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交流伺服电机(18)采用螺栓安装于光学平台(1)上,左端活动支撑板(6)和右端活动支撑板(15)通过交流伺服电机(18)上的滑块实现往复运动;左端活动支撑板(6)和右端活动支撑板(15)均安装直线轴承(4),并通过直线轴承(4)与双向滚珠丝杆(2)进行连接;双向滚珠丝杆(2)的一端固定于滚珠丝杆支撑座(3),另一端采用联轴器连接于交流伺服电机(18);交流伺服电机(18)与伺服驱动编码器(16)相连,并通过数据线缆将伺服驱动编码器(16)连接于测试控制电脑(13);试样左端夹具(7)与试样右端夹具(21)分别通过左端夹具固定螺母(5)与右端夹具固定螺母(17)固定于左端活动支撑板(6)和右端活动支撑板(15)上;试样(23)利用试样左端夹具(7)与试样右端夹具(21)进行夹持;试样右端夹具(21)侧安装有力值传感器(20),实时监测试样(23)上受到的力值大小;力值传感器(20)与力值数显表(14)相连,实时显示试样(23)上受到的力值大小,并通过数据传输线反馈力值给测试控制电脑(13);流场环境模块(24)、储液槽(11)和可编程蠕动泵(9)通过硅胶软管(8)依次连接,硅胶软管(8)贯穿可编程蠕动泵(9);硅胶软管(8)分别与流场环境模块的流场出水口(26)、流场进水口(27)相连;储液槽(1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储成林,戴建伟,李旋,白晶,薛烽,
申请(专利权)人:东南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