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示踪剂的地下连续墙渗漏检测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9453152 阅读:12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27 17:16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基于示踪剂的地下连续墙渗漏检测方法,方法如下:在地下连续墙两侧开设若干测孔;基坑降水前在迎土侧测孔内交错布置两种示踪剂溶液,在基坑降水过程中对开挖侧测孔内示踪剂浓度进行检测,一旦在开挖侧测孔内发现示踪剂,则说明相应范围内地下连续墙存在渗漏;根据两种示踪剂检测出浓度和孔间距离,计算地下连续墙渗漏水平向位置,在此位置两侧再开设测孔,迎土侧测孔孔深至隔水层上表面,并在此孔内布置第三种示踪剂,通过检测开挖侧测孔内示踪剂浓度来判断渗漏是否位于承压水层内。本发明专利技术对地下连续墙完整性不产生影响,且测试结果稳定、容易判断,施工工艺简单,节约工期,也不会额外增加成本。

A leakage detection method of diaphragm wall based on trac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示踪剂的地下连续墙渗漏检测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地铁车站地连墙渗漏检测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示踪剂的地下连续墙渗漏检测方法。
技术介绍
随着我国城市轨道交通行业的大力发展,地铁车站工程日渐增多,地下连续墙作为地铁车站的主要支护形式已被大范围采用。如今,新建地铁基坑地连墙深度大,由于自然条件、施工工艺、施工方法等方面因素造成地下连续墙质量不一,基坑开挖时易发生渗漏情况,严重时会出现管涌、围护结构失稳等问题。因此,预先确定地下连续墙渗漏位置,提前对隐患做出准备,是基坑开挖安全风险控制的重点。目前,国内外的地下连续墙渗漏主要检测方法主要有“钻孔取芯法”、“降水井观测法”、“电渗透法”和“声波透射法”。其中,“钻孔取芯法”属于有损检测;“降水井观测法”检测结果不稳定、且过多布置观测井会拖延工期;“电渗透法”与“声波透射法”需在地下连续墙施工前预埋相关检测构件,同时会增加工程成本。据此,目前急需一种新型地下连续墙渗漏检测方法。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基于示踪剂的地下连续墙渗漏检测方法,其可避免因采用传统方法而带来的连续墙完整性破坏、施工工艺复杂、检测结果不稳定、工期拖延、成本增加的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解决上述技术问题:一种基于示踪剂的地下连续墙渗漏检测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在地下连续墙的开挖侧和迎土侧分别开设若干测孔;(2)基坑降水前,在迎土侧测孔中按交错布置形式分别添加第一示踪剂、第二示踪剂;(3)在基坑降水过程中,对开挖侧测孔内进行进行示踪剂浓度检测;若未检测出任何示踪剂存在,则说明该段地下连续墙结构完整,无渗漏存在;若检测出示踪剂存在,则参照两种示踪剂浓度、并根据布孔间距计算出地下连续墙水平方向渗漏位置;(4)根据渗漏位置在地下连续墙两侧布置第三种测孔;其中,迎土侧第三种测孔打入承压水隔水层上表面,并在该测孔内添加第三示踪剂;在基坑降水过程中,对开挖侧第三种测孔内进行第三示踪剂浓度检测;若未检测出第三示踪剂,则说明渗漏发生在承压水层内;反之,则说明渗漏发生在承压水隔水层上部。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优选方式之一,所述步骤(1)中,地下连续墙开挖侧测孔与迎土侧测孔之间平行布置,并且,所述开挖侧测孔孔径略小于所述迎土侧测孔孔径。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优选方式之一,所述步骤(1)中,地下连续墙开挖侧测孔具体布置在所述地下连续墙的接缝处和幅中处,迎土侧测孔布置在所述地下连续墙的接缝处。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优选方式之一,所述步骤(2)中,迎土侧测孔包括测孔A和测孔B;所述测孔A和测孔B沿所述地下连续墙的长度方向交错布置,并且,在所述测孔A中添加第一示踪剂,测孔B中添加第二示踪剂。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优选方式之一,所述步骤(3)中,计算地下连续墙水平方向渗漏位置的方法为:一旦开挖侧测孔内检测出示踪剂存在,立即对该测孔及其相邻测孔重新检测;每个测孔内取水样进行检测,对测孔内第一示踪剂和第二示踪剂浓度进行记录,并根据结果取示踪剂浓度平均值;在示踪剂检测全过程中,取第一示踪剂和第二示踪剂综合浓度最大检测节点位置,并根据该检测节点位置中两种示踪剂浓度比例以及该检测节点位置对面的迎土侧测孔间距,计算出水平方向地下连续墙发生渗漏的位置。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优选方式之一,所述检测节点位置中示踪剂的渗透路径依次为:迎土侧测孔、渗漏点、检测节点位置处开挖侧测孔;据此,在所述第一示踪剂和第二示踪剂综合浓度最大检测节点位置处,所述第一示踪剂与第二示踪剂的浓度差体现在“所在迎土侧测孔位置到渗透点之间的距离”,那么,确定估算公式:第一示踪剂浓度/第二示踪剂浓度=第二示踪剂所在迎土侧测孔到渗透点之间的距离/第一示踪剂所在迎土侧测孔到渗透点之间的距离。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优选方式之一,假设所述迎土侧测孔间距为固定值a,第一示踪剂所在迎土侧测孔到渗透点之间的距离为x;那么,第一示踪剂浓度/第二示踪剂浓度=(a-x)/x。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优选方式之一,所述第一示踪剂、第二示踪剂、第三示踪剂为三种不同的示踪剂,分别取氟化苯甲酸铒螯合物、氟化苯甲酸钬螯合物和二氟化苯甲酸镝螯合物中的一种。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优选方式之一,所述第一示踪剂、第二示踪剂、第三示踪剂在相应测孔中的添加用量取决于示踪剂最大稀释体积以及分析仪器检测灵敏度;各示踪剂的具体用量通过如下公式计算:A=Vp×S×μ×10-6式中:A-微量物质示踪剂使用剂量,kg;S-微量物质示踪剂检测灵敏度;μ-余量系数;Vp-微量物质示踪剂最大稀释体积,m3;R-迎土侧测孔平均孔距,m;h-迎土侧测孔深度,m;-待测土层平均孔隙度;Sw-待测土层平均含水饱和度。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优选方式之一,待示踪剂溶液配置完成,首先在测孔内下入导管,管底距测孔底部1m;然后于导管顶均匀灌入相应示踪剂溶液,注入溶液与上提导管同步进行,以保证管口提至测孔口时示踪剂溶液正好灌入完成;此外,相邻测孔注入示踪剂需同步进行,以保证第一示踪剂与第二示踪剂同步扩散。本专利技术相比现有技术的优点在于:本专利技术对地下连续墙完整性不产生影响,随时能对某段已完成地下连续墙进行针对性测试,并且,测试结果稳定、容易判断,施工工艺简单,可伴随基坑降水试验同步测试,相对节约工期,也不会额外增加成本。附图说明图1是实施例1中地下连续墙两侧的测孔A、测孔B以及测孔CK布置原理图;图2是实施例1中渗漏点两侧的测孔C布置原理图;图3是实施例1中基于示踪剂的地下连续墙渗漏检测方法的流程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对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作详细说明,本实施例在以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为前提下进行实施,给出了详细的实施方式和具体的操作过程,但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不限于下述的实施例。实施例1本实施例的一种基于示踪剂的地下连续墙渗漏检测方法,如图3所示,包括如下步骤:(1)布置测孔如图1所示,在地下连续墙迎土侧处布置测孔A1-A3、B1-B2,测孔A、B跳孔布置,同时,在地下连续墙开挖侧处布置测孔CK1-CK9;其中,各测孔深度为地面至基坑底部距离,测孔均平行布置于距地下连续墙接缝1-2m范围处,原因是地下连续墙接缝处相对于墙身更易发生渗漏,布置在接缝附近有利于提高检测灵敏度。具体地,测孔CK1-CK9布置在地下连续墙的接缝处和幅中处,测孔A1-A3、B1-B2布置在地下连续墙的接缝处,且测孔CK1-CK9孔径设计为略小于测孔A1-A3、B1-B2孔径。(2)配置示踪剂溶液本实施例选择氟化苯甲酸铒螯合物、氟化苯甲酸钬螯合物和二氟化苯甲酸镝螯合物三种不同的示踪剂,其中,氟化苯甲酸铒螯合物作为第一示踪剂,氟化苯甲酸钬螯合物作为第二示踪剂,二氟化苯甲酸镝螯合物作为第三示踪剂。该三种踪剂均具有如下特点:①水溶性好,可快速溶于水;②与地下水层配伍性好,可与水体一同推进;③无异味,对地下水无污染;④测试灵敏度高,易于检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示踪剂的地下连续墙渗漏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n(1)在地下连续墙的开挖侧和迎土侧分别开设若干测孔;/n(2)基坑降水前,在迎土侧测孔中按交错布置形式分别添加第一示踪剂、第二示踪剂;/n(3)在基坑降水过程中,对开挖侧测孔内进行进行示踪剂浓度检测;若未检测出任何示踪剂存在,则说明该段地下连续墙结构完整,无渗漏存在;若检测出示踪剂存在,则参照两种示踪剂浓度、并根据布孔间距计算出地下连续墙水平方向渗漏位置;/n(4)根据渗漏位置在地下连续墙两侧布置第三种测孔;其中,迎土侧第三种测孔打入承压水隔水层上表面,并在该测孔内添加第三示踪剂;在基坑降水过程中,对开挖侧第三种测孔内进行第三示踪剂浓度检测;若未检测出第三示踪剂,则说明渗漏发生在承压水层内;反之,则说明渗漏发生在承压水隔水层上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示踪剂的地下连续墙渗漏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1)在地下连续墙的开挖侧和迎土侧分别开设若干测孔;
(2)基坑降水前,在迎土侧测孔中按交错布置形式分别添加第一示踪剂、第二示踪剂;
(3)在基坑降水过程中,对开挖侧测孔内进行进行示踪剂浓度检测;若未检测出任何示踪剂存在,则说明该段地下连续墙结构完整,无渗漏存在;若检测出示踪剂存在,则参照两种示踪剂浓度、并根据布孔间距计算出地下连续墙水平方向渗漏位置;
(4)根据渗漏位置在地下连续墙两侧布置第三种测孔;其中,迎土侧第三种测孔打入承压水隔水层上表面,并在该测孔内添加第三示踪剂;在基坑降水过程中,对开挖侧第三种测孔内进行第三示踪剂浓度检测;若未检测出第三示踪剂,则说明渗漏发生在承压水层内;反之,则说明渗漏发生在承压水隔水层上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示踪剂的地下连续墙渗漏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地下连续墙开挖侧测孔与迎土侧测孔之间平行布置,并且,所述开挖侧测孔孔径略小于所述迎土侧测孔孔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示踪剂的地下连续墙渗漏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地下连续墙开挖侧测孔具体布置在所述地下连续墙的接缝处和幅中处,迎土侧测孔布置在所述地下连续墙的接缝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示踪剂的地下连续墙渗漏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中,迎土侧测孔包括测孔A和测孔B;所述测孔A和测孔B沿所述地下连续墙的长度方向交错布置,并且,在所述测孔A中添加第一示踪剂,测孔B中添加第二示踪剂。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示踪剂的地下连续墙渗漏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中,计算地下连续墙水平方向渗漏位置的方法为:
一旦开挖侧测孔内检测出示踪剂存在,立即对该测孔及其相邻测孔重新检测;每个测孔内取水样进行检测,对测孔内第一示踪剂和第二示踪剂浓度进行记录,并根据结果取示踪剂浓度平均值;
在示踪剂检测全过程中,取第一示踪剂和第二示踪剂综合浓度最大检测节点位置,并根据该检测节点位置中两种示踪剂浓度比例以及该检测节点位置对面的迎土侧测孔间距,计算出水平方向...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邓稀肥刘子阳王圣涛邓能伟邬家林金平林廷松陈涛汪洋张光辉刘秋彤梁克鹏
申请(专利权)人:中铁四局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