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天然气场站的管道放散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9452941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27 17:15
一种用于天然气场站的管道放散装置,放散塔体为两段式结构,自下而上依次为下粗上细的下锥体和上筒体,放散接管设置在下锥体侧壁上且与下锥体的内腔导通,下锥体的上端开口直径与上筒体的直径相匹配,且上筒体的直径大于放散接管的直径。该管道放散装置的放散塔体采用自下而上依次为下锥体和上筒体的两段式结构,在保证上段结构管径满足放散要求的前提下可以加大下锥体的高度或下锥体的下端直径;另外在上筒体外侧设置了折流片,可以较好地弱化传递到放散塔体上的风荷载,使得放散装置整体结构稳定,抗震效果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天然气场站的管道放散装置
本技术涉及天然气管道输送
,具体涉及一种用于天然气场站的管道放散装置。
技术介绍
在天然气输送管道的各个场站都需要设置独立放散装置,通常采用放散立管,以在管道超压、检修和事故状态下能够在较短时间内将大量天然气安全的泄放。放散立管的作用之一是可防止输气管道因超压运行发生爆管事故;其二是在管道发生泄漏后减少天然气在事故位置的泄放量,降低事故后果;其三是通过排空管道,满足管道场站的日常检修需要,同时不影响其他各站的正常工作,因此,天然气放散系统是输送管线的重要安全设施。目前使用的放散立管大多数直接采用单根管道竖向设置而成,由于放散立管的排放口口径不能比放散接管的管径大太多,因此放散立管的管径比较小,长度高,高度通常在6-10米,有的会达到10米以上,长径比较大。在风载荷的作用下,一般高于地面10米左右便已达到临界风速即会产生共振,也就是平时看到的放散立管的顶部在风中摇摆。虽然计算强度稳定性都能满足要求,但该共振会导致放散立管焊缝处,特别是放散立管底部与底板焊接处产生疲劳裂纹。通过公开专利检索,发现以下对比文件:天然气门站放散塔(CN202756915U)公开了一种天然气门站放散塔。放散管通过放散阀连接放散总管,放散总管的管口安装有牛角管,该牛角管的两个放散口向下,牛角管两个放散口下方分别设置有一放散水池,散水池内置有排污管,排污管通过三通管放散管与连接。该技术具有如下特点:1.其采用的牛角管能有效避免雨水等杂物进入放散管,保持其内部的清洁,同时经过牛角管的含杂质放散物大部分截留在站区,便于处理,减少对农田菜地的污染;2.向水池放散即增加了过滤环节,消除原有粗放式放散致使废弃物向周围扩散,能有效减少对周围农田的危害,同时还可集中收集放散后的废弃物,降低了环境污染;3.水池内水还能起到阻隔火源的作用。经分析,上述公开专利与本申请的技术方案及实现功能均不相同,因此不影响本申请的新颖性。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用于天然气场站的管道放散装置,该管道放散装置的放散塔体采用自下而上依次为下锥体和上筒体的两段式结构,在保证上段结构管径满足放散要求的前提下可以加大下锥体的高度或下锥体的下端直径;另外在上筒体外侧设置了折流片,可以较好地弱化传递到放散塔体上的风荷载,使得放散装置整体结构稳定,抗震效果好。一种用于天然气场站的管道放散装置,其设置在混凝土结构基础上,并通过地脚螺栓与结构基础固定连接,管道放散装置包括放散塔体、放散接管和底板,放散塔体的上端开口,下端设置在底板上,放散接管设置在放散塔体侧壁上,放散塔体为两段式结构,自下而上依次为下粗上细的下锥体和上筒体,放散接管设置在下锥体侧壁上且与下锥体的内腔导通,下锥体的上端开口直径与上筒体的直径相匹配,且上筒体的直径大于放散接管的直径。而且,在底板上沿下锥体下端周向设有多个筋板,在筋板的上方设有盖板,盖板套装在下锥体上,且与下锥体之间固定连接,每个筋板的三边分别与底板、下锥体和盖板固定连接,地脚螺栓分别穿过底板和盖板将管道放散装置固定在结构基础上。而且,盖板呈环形均布布设有不少于6个固定孔,底板沿其周向边缘均布设有不少于6个U型孔,每个U型孔的底部为半圆孔结构,每个固定孔与每个U型孔一一对应,且每个固定孔的中心与其相对应的U型孔的底部半圆孔的圆心竖向重合。优选地,固定孔和U型孔的个数为12个。而且,底板与盖板均为环状板结构,底板的内环直径小于下锥体底部内径,盖板的内环直径与相对应位置处的下锥体外径相匹配,盖板的外径与底板的外径相一致。地脚螺栓的数量与固定孔或U型孔的数量一致,筋板的数量与地脚螺栓数量相一致,每个筋板分设在相邻两个固定孔或U型孔之间;而且,筋板为设有一直边的上宽下窄式半梯形结构,其上端与盖板的宽度一致,其下端与底板位于下锥体外部的宽度一致,筋板的斜边与下锥体的外壁相贴合。而且,下锥体侧壁上还设有手孔,手孔与下锥体的内腔导通;下锥体内还设有一隔板,隔板将下锥体分割为上下两个腔,隔板上设有一排污孔,隔板的下方设有一排污管,排污管的一端与排污孔连通,另一端折弯后自下锥体侧壁伸出,且手孔位于自下锥体侧壁伸出的排污管上方。而且,放散接管、排污管和手孔沿下锥体侧壁竖向错位设置。而且,上筒体的外侧壁上设有螺旋向上环绕设置的折流片,折流片与水平面的螺旋环绕角度为30~60°。优选地,折流片与水平面的螺旋环绕角度为45°。而且,折流片的数量为3个,3个折流片相互之间错开180°设置,且3个折流片的螺旋环绕方向一致。而且,折流片设置在上筒体的上部二分之一高度位置;折流片伸出上筒体外侧壁的宽度为30-60mm。而且,下锥体的下端开口直径与上端开口直径之比为3:1~5:3,下锥体与上筒体的长度比为1:1~1:2;而且,放散接管和手孔的外侧还设有补强圈,补强圈的外沿与下锥体固定连接,补强圈的内环分别与放散接管和手孔固定连接。本技术的一种用于天然气场站的管道放散装置,其具体优点和技术效果如下:A、本技术用于天然气场站的管道放散装置,放散塔体为两段式结构,自下而上依次为下粗上细的下锥体和上筒体,锥体结构的设置提高了放散装置的稳定性,在保证上段结构管径满足放散要求的前提下可以加大下锥体的高度或下锥体的下端直径,进而增加放散装置的抗风性能。B、本技术用于天然气场站的管道放散装置,在底板上沿下锥体下端周向设有多个筋板,在筋板的上方设有盖板,每个筋板的三边分别与底板、下锥体和盖板固定连接,共同组成筋板增强组合结构,将震动载荷下底板与第一筒体连接处的应力分散到筋板增强组合结构,使得放散装置整体结构稳定,有效降低放散装置底部与底板焊接处的疲劳裂纹,抗震效果好。C、本技术用于天然气场站的管道放散装置,在底板的边缘均布设置U型孔,而不是像盖板上沿周向跨中设置的圆形孔,这种设置方式减少了对穿入U型孔内的地脚螺栓的束缚,当混凝土结构基础由于外界环境温度变化影响(如热胀冷缩等)使得设置在混凝土结构基础中的地脚螺栓位移发生微调时,能够使地脚螺栓最大限度地释放应力,不会由于固定孔的束缚限制地脚螺栓位移产生较大应力,进而避免发生地脚螺栓断裂的风险。D、本技术用于天然气场站的管道放散装置是垂直地面安装的,在多雨地区,雨水会从放散塔体上端管口进入塔体内,可能造成雨水积聚甚至会流入放散接管内,将引起放散系统的腐蚀。本技术在下锥体内设置一隔板,并在隔板上设一排污孔,隔板的下方设有一排污管,排污管的一端与排污孔连通,另一端折弯后自下锥体侧壁伸出,可以有效地将从放散塔体顶部进入到放散塔体内的雨水等积水自排污管排出到放散塔体外。该种设置方式结构简单,操作方便,造价低。E、本技术用于天然气场站的管道放散装置,在下锥体侧壁上还设有一手孔,以便于取出放散塔体内部积聚的树叶、风沙等杂物,利于底部排污。F、为了提高放散立管的高度,人们通常在放散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天然气场站的管道放散装置,其设置在混凝土结构基础(10)上,并通过地脚螺栓(20)与所述结构基础(10)固定连接,所述管道放散装置包括放散塔体(1)、放散接管(2)和底板(7),所述放散塔体(1)的上端开口,下端设置在所述底板(7)上,所述放散接管(2)设置在所述放散塔体(1)侧壁上,其特征在于:所述放散塔体(1)为两段式结构,自下而上依次为下粗上细的下锥体(11)和上筒体(12),所述放散接管(2)设置在所述下锥体(11)侧壁上且与所述下锥体(11)的内腔导通,所述下锥体(11)的上端开口直径与所述上筒体(12)的直径相匹配,且所述上筒体(12)的直径大于所述放散接管(2)的直径。/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天然气场站的管道放散装置,其设置在混凝土结构基础(10)上,并通过地脚螺栓(20)与所述结构基础(10)固定连接,所述管道放散装置包括放散塔体(1)、放散接管(2)和底板(7),所述放散塔体(1)的上端开口,下端设置在所述底板(7)上,所述放散接管(2)设置在所述放散塔体(1)侧壁上,其特征在于:所述放散塔体(1)为两段式结构,自下而上依次为下粗上细的下锥体(11)和上筒体(12),所述放散接管(2)设置在所述下锥体(11)侧壁上且与所述下锥体(11)的内腔导通,所述下锥体(11)的上端开口直径与所述上筒体(12)的直径相匹配,且所述上筒体(12)的直径大于所述放散接管(2)的直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天然气场站的管道放散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底板(7)上沿所述下锥体(11)下端周向设有多个筋板(6),在所述筋板(6)的上方设有盖板(8),所述盖板(8)套装在所述下锥体(11)上,且与所述下锥体(11)之间固定连接,每个所述筋板(6)的三边分别与所述底板(7)、所述下锥体(11)和所述盖板(8)固定连接,所述地脚螺栓(20)分别穿过所述底板(7)和所述盖板(8)将所述管道放散装置固定在所述结构基础(10)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天然气场站的管道放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盖板(8)上呈环形均布布设有不少于6个固定孔(81),所述底板(7)沿其周向边缘均布设有不少于6个U型孔(71),每个所述U型孔(71)的底部为半圆孔结构,每个所述固定孔(81)与每个所述U型孔(71)一一对应,且每个所述固定孔(81)的中心与其相对应的所述U型孔(71)的底部半圆孔的圆心竖向重合。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天然气场站的管道放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7)与所述盖板(8)均为环状板结构,所述底板(7)的内环直径小于所述下锥体(11)底部内径,所述盖板(8)的内环直径与相对应位置处的所述下锥体(11)外径相匹配,所述盖板(8)的外径与所述底板(7)的外径相一致。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用于天然气场站的管道放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地脚螺栓(20)的数量与固定孔(81)或U型孔(71)的数量一致,所述筋板(6)的数量与所述地脚螺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建春高永和傅建楠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市政工程华北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天津;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