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适用胶囊式压水袋进出口转换的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9452939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27 17:1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适用胶囊式压水袋进出口转换的装置,具体涉及水袋技术领域,包括第一主路管道,所述第一主路管道一侧设置有第二主路管道,所述第二主路管道一侧与第一主路管道相连接,所述第二主路管道一侧设置有第一阀门,所述第二主路管道底部设置有第三主路管道,所述第二主路管道底部与第三主路管道相连接,所述第三主路管道顶部设置有第四主路管道,所述第四主路管道底部与第三主路管道顶部相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设置第一阀门、第四阀门、第三阀门、第二阀门,整体操作简单且方便,同时无须更改管路,只需要转换阀门,便可以实现进出口改变,使没有排放口的容器和压载水袋使用起来更加方便,提高了实用性和便利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适用胶囊式压水袋进出口转换的装置
本技术涉及水袋
,具体涉及一种适用胶囊式压水袋进出口转换的装置。
技术介绍
水袋,是由无毒、无味、透明、柔软的乳胶或聚乙烯注塑而成,登山、骑行,户外旅游时可放背包的任何空隙里,灌水简单,饮用方便,随喝随吸,携带柔软舒适,水袋添加抗菌材质才能多次使用,水袋的水嘴非常重要,必要时要开合方便,单手操作或者牙齿开启,必须将水袋的安全,无毒放在第一位。但是现有的容器或者压载水袋没有设置排放口,或者需要更改管路来进行排放,使用起来非常的不便,因此,而提出一种适用胶囊式压水袋进出口转换的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为此,本技术提供一种适用胶囊式压水袋进出口转换的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由于现有的容器或者压载水袋没有设置排放口而导致的使用起来非常的不便的问题。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适用胶囊式压水袋进出口转换的装置,包括第一主路管道,所述第一主路管道一侧设置有第二主路管道,所述第二主路管道一侧与第一主路管道相连接,所述第二主路管道一侧设置有第一阀门,所述第二主路管道底部设置有第三主路管道,所述第二主路管道底部与第三主路管道相连接,所述第三主路管道顶部设置有第四主路管道,所述第四主路管道底部与第三主路管道顶部相连接,所述第四主路管道一侧设置有第二阀门,所述第四主路管道顶部设置有第五主路管道,所述第五主路管道一侧与第四主路管道相连接;所述第一主路管道底部设置有第一旁路管道,所述第一旁路管道一端贯穿第一主路管道并与第一主路管道内壁相连接,所述第一旁路管道一侧设置有第三阀门,所述第一旁路管道底部设置有第三旁路管道,所述第三旁路管道一侧与第一旁路管道相连接,所述第三旁路管道一侧设置有第四旁路管道,所述第四旁路管道底部与第三旁路管道一侧相连接,所述第四旁路管道一端贯穿第五主路管道内壁并与第五主路管道内壁相连接,所述第四旁路管道一侧设置有第四阀门,所述第三主路管道的底部设置有循环水泵,所述循环水泵面向第三主路管道的一侧设置有第五旁路管道,所述第五旁路管道底部与循环水泵相连接,所述循环水泵面向第一旁路管道一侧设置有第二旁路管道,所述第二旁路管道一侧与循环水泵相连接;所述第二旁路管道与第一旁路管道和第五旁路管道与第三主路管道连接处均设置有第一连接机构,所述第二旁路管道一侧通过第一连接机构与第一旁路管道相连接,所述第五旁路管道通过第一连接机构与第三主路管道相连接。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连接机构包括第一连接管,所述第一连接管一侧与第二旁路管道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连接管内部设置有第一公螺纹,所述第一连接管另一侧设置有第二连接管,所述第二连接管面向第一连接管一侧设置有第一螺纹圈,所述第一螺纹圈一侧与第二连接管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连接管另一侧设置有第一旁路管道,所述第一旁路管道一侧与第二连接管一侧固定连接。进一步地,所述第二连接管通过第一螺纹圈与第一公螺纹所属的第一连接管螺纹连接,所述第一螺纹圈表面设置有第一防锈层。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螺纹圈与第一公螺纹所属的第一连接管连接处设置有第一密封橡胶圈。进一步地,所述第一主路管道一侧与第五主路管道一侧均设置有第二连接机构,所述第二连接机构包括第三连接管,所述第三连接管一侧与第一主路管道一侧相连接,所述第三连接管一侧设置有第四连接管,所述第三连接管内部设置有第二公螺纹,所述第四连接管面向第三连接管一侧设置有第二螺纹圈,所述第四连接管另一侧设置有第三螺纹圈,所述第三螺纹圈一侧与第四连接管固定连接。进一步地,所述第四连接管通过第二螺纹圈与第二公螺纹所属的第三连接管螺纹连接,所述第二螺纹圈表面设置有第二防锈层。进一步地,所述第二螺纹圈与第二公螺纹所属的第三连接管连接处设置有第二密封橡胶圈。本技术具有如下优点:1、通过设置第一阀门、第四阀门、第三阀门、第二阀门,当需要将第五主路管道变成进水口,将第一主路管道变成出水口时,先打开第一阀门和第四阀门,然后关闭第三阀门和第二阀门,此时水流便会从第一主路管道排出,从第五主路管道进入,当需要将进出口改变时,先打开第一阀门和第四阀门,然后关闭第三阀门和第二阀门,此时水流会从第五主路管道进入,最后水流从第一主路管道排出,整体操作简单且方便,同时无须更改管路,只需要转换阀门,便可以实现进出口改变,使没有排放口的容器和压载水袋使用起来更加方便,提高了实用性和便利性;2、通过设置第一连接机构、第二连接机构,通过第一连接机构将第二旁路管道与第一旁路管道和第五旁路管道与第三主路管道连接在一起,而第一螺纹圈与第一公螺纹连接的方式,不仅便于组装,而且也降低了后期的维修难度,便于后期维修,提高了实用性,当需要将第一主路管道和第五主路管道与外界容器连接在一起时,可以根据需要选择是与外界容器是通过第二螺纹所属的第三连接管螺纹连接的方式,还是选择通过第三螺纹圈与外界容器相连接,多种连接方式,使整个装置可以适应不同外界容器的连接方式,提高了实用性。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的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示例性的,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引伸获得其它的实施附图。本说明书所绘示的结构、比例、大小等,均仅用以配合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以供熟悉此技术的人士了解与阅读,并非用以限定本技术可实施的限定条件,故不具技术上的实质意义,任何结构的修饰、比例关系的改变或大小的调整,在不影响本技术所能产生的功效及所能达成的目的下,均应仍落在本技术所揭示的
技术实现思路
得能涵盖的范围内。图1为一种适用胶囊式压水袋进出口转换的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当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第五主路管道为进水口水流走向连接机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的第二连接机构结构示意图;图中:1、第一主路管道;2、第二主路管道;3、第一阀门;4、第三主路管道;5、第四主路管道;6、第二阀门;7、第五主路管道;8、第三阀门;9、第一旁路管道;10、第二旁路管道;11、第三旁路管道;12、第四旁路管道;13、第四阀门;14、循环水泵;15、第五旁路管道;16、第一连接管;17、第二连接管;18、第一螺纹圈;19、第一密封橡胶圈;20、第三连接管;21、第四连接管;22、第二螺纹圈;23、第二密封橡胶圈;24、第三螺纹圈;101、第一连接机构;102、第二连接机构。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由特定的具体说明本技术的实施方式,熟悉此技术的人士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技术的其他优点及功效,显然,所描述的是本技术一部分,而不是全部的。基于本技术中的,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参照说明书附图1-4,包括第一主路管道1,第一主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适用胶囊式压水袋进出口转换的装置,包括第一主路管道(1),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主路管道(1)一侧设置有第二主路管道(2),所述第二主路管道(2)一侧与第一主路管道(1)相连接,所述第二主路管道(2)一侧设置有第一阀门(3),所述第二主路管道(2)底部设置有第三主路管道(4),所述第二主路管道(2)底部与第三主路管道(4)相连接,所述第三主路管道(4)顶部设置有第四主路管道(5),所述第四主路管道(5)底部与第三主路管道(4)顶部相连接,所述第四主路管道(5)一侧设置有第二阀门(6),所述第四主路管道(5)顶部设置有第五主路管道(7),所述第五主路管道(7)一侧与第四主路管道(5)相连接;/n所述第一主路管道(1)底部设置有第一旁路管道(9),所述第一旁路管道(9)一端贯穿第一主路管道(1)并与第一主路管道(1)内壁相连接,所述第一旁路管道(9)一侧设置有第三阀门(8),所述第一旁路管道(9)底部设置有第三旁路管道(11),所述第三旁路管道(11)一侧与第一旁路管道(9)相连接,所述第三旁路管道(11)一侧设置有第四旁路管道(12),所述第四旁路管道(12)底部与第三旁路管道(11)一侧相连接,所述第四旁路管道(12)一端贯穿第五主路管道(7)内壁并与第五主路管道(7)内壁相连接,所述第四旁路管道(12)一侧设置有第四阀门(13),所述第三主路管道(4)的底部设置有循环水泵(14),所述循环水泵(14)面向第三主路管道(4)的一侧设置有第五旁路管道(15),所述第五旁路管道(15)底部与循环水泵(14)相连接,所述循环水泵(14)面向第一旁路管道(9)一侧设置有第二旁路管道(10),所述第二旁路管道(10)一侧与循环水泵(14)相连接;/n所述第二旁路管道(10)与第一旁路管道(9)和第五旁路管道(15)与第三主路管道(4)连接处均设置有第一连接机构(101),所述第二旁路管道(10)一侧通过第一连接机构(101)与第一旁路管道(9)相连接,所述第五旁路管道(15)通过第一连接机构(101)与第三主路管道(4)相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适用胶囊式压水袋进出口转换的装置,包括第一主路管道(1),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主路管道(1)一侧设置有第二主路管道(2),所述第二主路管道(2)一侧与第一主路管道(1)相连接,所述第二主路管道(2)一侧设置有第一阀门(3),所述第二主路管道(2)底部设置有第三主路管道(4),所述第二主路管道(2)底部与第三主路管道(4)相连接,所述第三主路管道(4)顶部设置有第四主路管道(5),所述第四主路管道(5)底部与第三主路管道(4)顶部相连接,所述第四主路管道(5)一侧设置有第二阀门(6),所述第四主路管道(5)顶部设置有第五主路管道(7),所述第五主路管道(7)一侧与第四主路管道(5)相连接;
所述第一主路管道(1)底部设置有第一旁路管道(9),所述第一旁路管道(9)一端贯穿第一主路管道(1)并与第一主路管道(1)内壁相连接,所述第一旁路管道(9)一侧设置有第三阀门(8),所述第一旁路管道(9)底部设置有第三旁路管道(11),所述第三旁路管道(11)一侧与第一旁路管道(9)相连接,所述第三旁路管道(11)一侧设置有第四旁路管道(12),所述第四旁路管道(12)底部与第三旁路管道(11)一侧相连接,所述第四旁路管道(12)一端贯穿第五主路管道(7)内壁并与第五主路管道(7)内壁相连接,所述第四旁路管道(12)一侧设置有第四阀门(13),所述第三主路管道(4)的底部设置有循环水泵(14),所述循环水泵(14)面向第三主路管道(4)的一侧设置有第五旁路管道(15),所述第五旁路管道(15)底部与循环水泵(14)相连接,所述循环水泵(14)面向第一旁路管道(9)一侧设置有第二旁路管道(10),所述第二旁路管道(10)一侧与循环水泵(14)相连接;
所述第二旁路管道(10)与第一旁路管道(9)和第五旁路管道(15)与第三主路管道(4)连接处均设置有第一连接机构(101),所述第二旁路管道(10)一侧通过第一连接机构(101)与第一旁路管道(9)相连接,所述第五旁路管道(15)通过第一连接机构(101)与第三主路管道(4)相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适用胶囊式压水袋进出口转换的装置,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吕继延刘友刘超刘乙锡谢雄雷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大海港湾船务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天津;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