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温陶瓷烧结炉内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451874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27 17:13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高温陶瓷烧结炉内设备,其结构包括电控箱、烧炉、控制端、开关板、入料口,电控箱侧边与烧炉进行通电连接,控制端安装于电控箱的端面之上,开关板嵌入于烧炉的正面之中,本发明专利技术由高温陶瓷在放入烧结炉内进行加工成型的同时所产生的大量热气体,进而冶炼腔上端所装有的气囊能够不断引导这些热气体进入到自身内部使其能够进行膨胀并且同时往另一端进行排出,使在排出的同时能够经过降温层,所使热气体进行物理降温后可直接排出到外界,从而能够起到排出的气体不会对外界温度的影响,进而能够有效的防止冶炼腔内热气体的逐渐增多而对陶瓷的端面造成影响,并且通过气囊的单向性能能够使冶炼腔内的密闭性不会被破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温陶瓷烧结炉内设备
本专利技术涉及高温结构陶瓷领域,更具体地说是一种高温陶瓷烧结炉内设备。
技术介绍
陶瓷烧结炉通过自身的耐磨、耐高温、耐腐蚀等优良性能下能够有效的将原材料进行不断通过高温进行冶炼且通过烧结炉内部所装载的模具能够有效使在模具内陶瓷进行冶炼成相应的形状,所使其能够有效的对陶瓷的形状形成起到良好的作用;综上所述本专利技术人发现,现有的烧结炉内设备主要存在以下缺陷:烧结炉为了将陶瓷冶炼成更加精美所使其采用封闭式冶炼,所使原材料在冶炼的同时会产生大量的热气体,进而会充满整个冶炼腔,从而随着气体的不断增加且陶瓷在形成的过程中处于柔软状态,所使在充满气体的冶炼腔内这些气体会对正在形成的陶瓷产生压迫的情况,进而随着气体不断压迫陶瓷的情况下陶瓷在成型之后的表端会有凹陷情况的产生,所使在冶炼腔内随着气体的影响会直接对陶瓷的表端形成造成极大的影响。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实现技术目的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高温陶瓷烧结炉内设备,其结构包括电控箱、烧炉、控制端、开关板、入料口,所述电控箱侧边与烧炉进行通电连接,所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高温陶瓷烧结炉内设备,其结构包括电控箱(1)、烧炉(2)、控制端(3)、开关板(4)、入料口(5),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控箱(1)侧边与烧炉(2)进行通电连接,所述控制端(3)安装于电控箱(1)的端面之上,所述开关板(4)嵌入于烧炉(2)的正面之中,所述入料口(5)与开关板(4)进行活动连接;/n所述烧炉(2)设有成型台(21)、烧结器(22)、收集装置(23)、固定端(24),所述成型台(21)上方装有烧结器(22),所述收集装置(23)安装于烧结器(22)的侧边上方,所述固定端(24)与收集装置(23)进行固定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温陶瓷烧结炉内设备,其结构包括电控箱(1)、烧炉(2)、控制端(3)、开关板(4)、入料口(5),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控箱(1)侧边与烧炉(2)进行通电连接,所述控制端(3)安装于电控箱(1)的端面之上,所述开关板(4)嵌入于烧炉(2)的正面之中,所述入料口(5)与开关板(4)进行活动连接;
所述烧炉(2)设有成型台(21)、烧结器(22)、收集装置(23)、固定端(24),所述成型台(21)上方装有烧结器(22),所述收集装置(23)安装于烧结器(22)的侧边上方,所述固定端(24)与收集装置(23)进行固定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温陶瓷烧结炉内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收集装置(23)设有限位块(231)、引导槽(232)、气囊(233)、集气器(234),所述限位块(231)嵌入于引导槽(232)的两侧,所述气囊(233)安装于引导槽(232)的上方,所述集气器(234)的下端与气囊(233)的上端相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高温陶瓷烧结炉内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气器(234)设有壳体(a1)、凹槽(a2)、降温层(a3)、喷射格(a4),所述壳体(a1)的下端与凹槽(a2)为一体,所述降温层(a3)安装于凹槽(a2)的上方,所述喷射格(a4)与降温层(a3)相通。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高温陶瓷烧结炉内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降温层(a3)设有固定空间(a31)、导热片(a32)、支撑架(a33)、穿透层(a34),所述固定空间(a31)内嵌有导热片(a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国锋
申请(专利权)人:佛山市南海区德佰尼卫浴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