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自动供气及自动、手动补气功能的压力流量调节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451690 阅读:3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27 17:1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具有自动供气及自动、手动补气功能的压力流量调节器,属于呼吸装置领域,包括外壳以及分别设于外壳两端的进气阀和出气阀,三者之间形成压力调节腔,进气阀连接于高压呼吸气体源,出气阀连接于气囊;压力调节腔内沿气流方向设置有阀门杆和补气压杆,阀门杆和进气阀之间设置有压力调节弹簧,阀门杆朝向进气阀的进气通道的一端对应设置有活门阀芯,阀门杆和补气压杆之间设置有补气密封弹簧,补气压杆伸入外壳的一端设置有补气阀门,补气压杆的另一端伸出外壳与气囊的补气压板相连。自动调节单位时间内进入气囊内的气体体积,达到自动调节进气量的效果,避免产生供气不足,同时还具备自动补气和手动补气功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具有自动供气及自动、手动补气功能的压力流量调节器
本技术属于呼吸装置领域,涉及一种具有自动供气及自动、手动补气功能的压力流量调节器。
技术介绍
在一些特殊场合,如煤矿井下,工作人员需要佩戴呼吸装置以保障呼吸顺畅,确保生命安全。呼吸装置的呼吸气体源往往是高压供气(空气或者氧气),需要经过压力流量调节器的减压控流处理,才能进入气囊以供呼吸使用。传统压力流量调节器不能自动调节单位时间内进入气囊内的气体体积,当佩戴者需要大量进气时往往会产生供气不足的情况。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自动供气及自动、手动补气功能的压力流量调节器,以解决传统压力流量调节器存在的不足。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具有自动供气及自动、手动补气功能的压力流量调节器,包括外壳以及分别设于外壳两端的进气阀和出气阀,三者之间形成压力调节腔,进气阀连接于高压呼吸气体源,出气阀连接于气囊;压力调节腔内沿气流方向设置有阀门杆和补气压杆,阀门杆和进气阀之间设置有压力调节弹簧,阀门杆朝向进气阀的进气通道的一端对应设置有活门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具有自动供气及自动、手动补气功能的压力流量调节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壳以及分别设于外壳两端的进气阀和出气阀,三者之间形成压力调节腔,进气阀连接于高压呼吸气体源,出气阀连接于气囊;压力调节腔内沿气流方向设置有阀门杆和补气压杆,阀门杆和进气阀之间设置有压力调节弹簧,阀门杆朝向进气阀的进气通道的一端对应设置有活门阀芯,阀门杆和补气压杆之间设置有补气密封弹簧,补气压杆伸入外壳的一端设置有补气阀门,补气压杆的另一端伸出外壳与气囊的补气压板相连;/n初始状态下,活门阀芯对应进气阀的进气通道与进气阀接触,补气阀门与外壳接触;高压呼吸气体进入进气阀后,通过压力调节弹簧驱使阀门杆移动以自动调节成中低压气体,...

【技术特征摘要】
1.具有自动供气及自动、手动补气功能的压力流量调节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壳以及分别设于外壳两端的进气阀和出气阀,三者之间形成压力调节腔,进气阀连接于高压呼吸气体源,出气阀连接于气囊;压力调节腔内沿气流方向设置有阀门杆和补气压杆,阀门杆和进气阀之间设置有压力调节弹簧,阀门杆朝向进气阀的进气通道的一端对应设置有活门阀芯,阀门杆和补气压杆之间设置有补气密封弹簧,补气压杆伸入外壳的一端设置有补气阀门,补气压杆的另一端伸出外壳与气囊的补气压板相连;
初始状态下,活门阀芯对应进气阀的进气通道与进气阀接触,补气阀门与外壳接触;高压呼吸气体进入进气阀后,通过压力调节弹簧驱使阀门杆移动以自动调节成中低压气体,然后通过出气阀向气囊自动定量供气;当气囊内出现负压时,补气压板自动收缩或者手动按压补气压板,压迫补气压杆移动,从而打开补气阀门,使压力调节腔内中低压气体流入气囊,以自动或者手动补气;气囊内负压消失后,补气压杆在补气密封弹簧作用下自动复位,关闭补气阀门,停止补气,恢复到定量供气状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自动供气及自动、手动补气功能的压力流量调节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上设置有泄压结构,以减小压力调节腔内压力。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具有自动供气及自动、手动补气功能的压力流量调节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泄压结构为与压力调节腔连通的泄压孔。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具有自动供气及自...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诗军肖玲胡智芳潘立汪宇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安仪煤矿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重庆;5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