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静配中心新风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9451249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27 17:12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静配中心新风系统,其包括外源新风单元、内源新风单元、内源调节单元、第一排风通道、第二排风通道、第三排风通道、换气单元、感应反馈单元、主控单元和供电单元,感应反馈单元与主控单元的输入端相连接,内源新风单元、外源新风单元、内源调节单元与主控单元的输出端电性连接、第一至三排风通道经混气室连接换气单元,供电单元为主控单元供电。本静配中心新风系统能够对静配中心内部空气进行内循环式同步处理,从而降低由于单纯依赖空气交换所造成的高能耗,同时提高内环境空气温湿度、压力及洁净度的调节效率和准确性,并能够实现了空气状况监控和回溯,广泛适用于静配中心及其他需要高洁净度的隔离病房或厂房匹配。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静配中心新风系统
本专利技术涉及静配中心新风系统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静配中心新风系统。
技术介绍
静脉用药调配中心(PharmacyIntravenousAdmixtureServices,简称PIVAS),是一种将原来分散在各个病区配置静脉药物转为在药学监护下集中配置、混合、检查、分发的新型管理模式,可为临床提供安全、有效的静脉药物治疗服务,按照国家和国际相关标准进行设计,可进行抗生素、细胞毒性药物、普通药物和肠外营养液的集中调配,能承担全院临床住院科室的住院病人静脉用药调配。其中,静脉用药调配中心内部环境是与外部隔离的无菌级封闭环境,中心依靠新风系统进行内外环境空气交换,由于中心内部洁净环境对气流温湿度、气流压力和空气洁净度有着严格的量化控制,而现有静配中心配套的新风系统普遍是通过调节内外空气交换速度和对外部引进的空气进行处理来维持内部环境空气质量,这种方式不仅系统能耗高,而且对内环境空气处理上,存在达标过程耗时长、与量化标准值偏差大等不足。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静配中心匹配的新风系统技术所存在的能耗高、耗时长、偏差大等缺陷,提供一种静配中心新风系统,其在能够实现与外部环境进行空气交换并对换入空气进行处理的基础功能效果外,还能够对静配中心内部空气进行内循环式同步处理,从而降低由于单纯依赖空气交换所造成的高能耗,同时提高内环境空气温湿度、压力及洁净度的调节效率和准确性。本静配中心新风系统包括外源新风单元、内源新风单元、内源调节单元、第一排风通道、第二排风通道、第三排风通道、换气单元、感应反馈单元、主控单元和供电单元,所述感应反馈单元与主控单元的输入端相连接,所述内源新风单元、外源新风单元、内源调节单元与主控单元的输出端电性连接,所述第一排风通道与所述外源新风单元通过管道连接,所述第二排风通道与所述内源新风单元通过管道连接,所述第三排风通道与所述内源调节单元通过管道连接、所述第一至三排风通道经混气室连接换气单元,所述供电单元为主控单元供电,其中,所述主控单元用于接收所述感应反馈单元采集的温湿度、压力、浮游菌密度信号,并根据感应信号向内源新风单元、外源新风单元、内源调节单元发送控制信号;所述外源新风单元包括空气泵和空气过滤箱,用于根据主控单元发出的控制信号进行配药间和外部环境之间的换气节静配间内的压力;所述内源新风单元包括抽气机和杀菌消毒罐,用于根据主控单元发出的控制信号向排风扇供应洁净空气调节静配间内的洁净度;所述内源调节单元包括中央空调机组,用于根据主控单元发出的控制信号调节静配间内的环境温湿度;所述主控单元包括用于将感应反馈单元采集的模拟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的模拟量模块以辅助元器件,用于根据感应反馈单元输入并经模拟量模块转化的数字信号向外源新风单元、内源新风单元、内源调节单元输出控制信号的处理器,用于显示环境数据和手动输入控制信号的触摸显示屏;所述处理器为具备PID计算功能的PLC可编程控制器或者单片机;所述感应反馈单元包括温湿度传感器、压力传感器、浮游菌检测仪,所述温湿度传感器、压力传感器、浮游菌检测仪经模拟量模块与处理器的输入端相连接。为实现内源新风的高效灭菌处理,所述内源新风单元包括空气压缩罐,所述空气压缩罐的进气接口与所述抽气机的排气管相连接,空气压缩罐的出气接口与所述杀菌消毒罐的进气接口相连接。杀菌前对空气进行压缩,进而提高单位时间内灭菌空气处理量,出风后配合外源新风单元进行持续的空气压力调节。为实现灭菌空气进气压缩度及排气量控制,所述空气压缩罐上设有空气压缩机,所述杀菌消毒罐与第二排风通道之间设有精密电磁阀,所述空气压缩机和精密电磁阀均与所述主控单元的处理器输出端相连接。为实现空气质量的实时监控和记录回溯,所述主控单元连接有数据处理单元,所述数据处理单元用于记录感应反馈单元向主控单元传输的数据,并连接云端数据库实现数据互传。所述数据处理单元包括用于记录感应反馈单元向主控单元所传输数据的数据处理中心、用于与云端数据库实现数据互传的有线/无线网络接口。为保证系统设备持续运行和停电保护,所述供电单元包括主供电单元和备用供电单元,所述主供电单元为UPS不间断供电单元,所述备用供电单元为与所述UPS不间断供电单元相连接的蓄电池矩阵。本专利技术一种静配中心新风系统,克服了现有静配中心匹配的新风系统技术所存在的能耗高、耗时长、偏差大等缺陷,其在能够实现与外部环境进行空气交换并对换入空气进行处理的基础功能效果外,还能够对静配中心内部空气进行内循环式同步处理,从而降低由于单纯依赖空气交换所造成的高能耗,同时提高内环境空气温湿度、压力及洁净度的调节效率和准确性,并能够实现了空气状况监控和回溯,广泛适用于静配中心及其他需要高洁净度的隔离病房或厂房匹配。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一种静配中心新风系统作进一步说明:图1是本静配中心新风系统的系统架构线框图。具体实施方式在本专利技术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专利技术中的具体含义。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左”、“右”、“前”、“后”、“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均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专利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以下用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做进一步描述,但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不限制于下列实施例。实施方式1:如图1所示,本静配中心新风系统包括外源新风单元、内源新风单元、内源调节单元、第一排风通道、第二排风通道、第三排风通道、换气单元、感应反馈单元、主控单元和供电单元,所述感应反馈单元与主控单元的输入端相连接,所述内源新风单元、外源新风单元、内源调节单元与主控单元的输出端电性连接,所述第一排风通道与所述外源新风单元通过管道连接,所述第二排风通道与所述内源新风单元通过管道连接,所述第三排风通道与所述内源调节单元通过管道连接、所述第一至三排风通道经混气室连接换气单元,所述供电单元为主控单元供电,其中,所述主控单元用于接收所述感应反馈单元采集的温湿度、压力、浮游菌密度信号,并根据感应信号向内源新风单元、外源新风单元、内源调节单元发送控制信号;所述外源新风单元包括空气泵和空气过滤箱,用于根据主控单元发出的控制信号进行配药间和外部环境之间的换气节静配间内的压力;所述内源新风单元包括抽气机和杀菌消毒罐,用于根据主控单元发出的控制信号向排风扇供应洁净空气调节静配间内的洁净度;所述内源调节单元包括中央空调机组,用于根据主控单元发出的控制信号调节静配间内的环境温湿度;所述主控单元包括用于将感应反馈单元采集的模拟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的模拟量模块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静配中心新风系统,其特征是:包括外源新风单元、内源新风单元、内源调节单元、第一排风通道、第二排风通道、第三排风通道、换气单元、感应反馈单元、主控单元和供电单元,所述感应反馈单元与主控单元的输入端相连接,所述内源新风单元、外源新风单元、内源调节单元与主控单元的输出端电性连接,所述第一排风通道与所述外源新风单元通过管道连接,所述第二排风通道与所述内源新风单元通过管道连接,所述第三排风通道与所述内源调节单元通过管道连接、所述第一至三排风通道经混气室连接换气单元,所述供电单元为主控单元供电,其中,/n所述主控单元用于接收所述感应反馈单元采集的温湿度、压力、浮游菌密度信号,并根据感应信号向内源新风单元、外源新风单元、内源调节单元发送控制信号;所述外源新风单元包括空气泵和空气过滤箱,用于根据主控单元发出的控制信号进行配药间和外部环境之间的换气节静配间内的压力;所述内源新风单元包括抽气机和杀菌消毒罐,用于根据主控单元发出的控制信号向排风扇供应洁净空气调节静配间内的洁净度;所述内源调节单元包括中央空调机组,用于根据主控单元发出的控制信号调节静配间内的环境温湿度;所述主控单元包括用于将感应反馈单元采集的模拟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的模拟量模块以辅助元器件,用于根据感应反馈单元输入并经模拟量模块转化的数字信号向外源新风单元、内源新风单元、内源调节单元输出控制信号的处理器,用于显示环境数据和手动输入控制信号的触摸显示屏;所述处理器为具备PID计算功能的PLC可编程控制器或者单片机;所述感应反馈单元包括温湿度传感器、压力传感器、浮游菌检测仪,所述温湿度传感器、压力传感器、浮游菌检测仪经模拟量模块与处理器的输入端相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静配中心新风系统,其特征是:包括外源新风单元、内源新风单元、内源调节单元、第一排风通道、第二排风通道、第三排风通道、换气单元、感应反馈单元、主控单元和供电单元,所述感应反馈单元与主控单元的输入端相连接,所述内源新风单元、外源新风单元、内源调节单元与主控单元的输出端电性连接,所述第一排风通道与所述外源新风单元通过管道连接,所述第二排风通道与所述内源新风单元通过管道连接,所述第三排风通道与所述内源调节单元通过管道连接、所述第一至三排风通道经混气室连接换气单元,所述供电单元为主控单元供电,其中,
所述主控单元用于接收所述感应反馈单元采集的温湿度、压力、浮游菌密度信号,并根据感应信号向内源新风单元、外源新风单元、内源调节单元发送控制信号;所述外源新风单元包括空气泵和空气过滤箱,用于根据主控单元发出的控制信号进行配药间和外部环境之间的换气节静配间内的压力;所述内源新风单元包括抽气机和杀菌消毒罐,用于根据主控单元发出的控制信号向排风扇供应洁净空气调节静配间内的洁净度;所述内源调节单元包括中央空调机组,用于根据主控单元发出的控制信号调节静配间内的环境温湿度;所述主控单元包括用于将感应反馈单元采集的模拟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的模拟量模块以辅助元器件,用于根据感应反馈单元输入并经模拟量模块转化的数字信号向外源新风单元、内源新风单元、内源调节单元输出控制信号的处理器,用于显示环境数据和手动输入控制信号的触摸显示屏;所述处理器为具备...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慧戚艳艳
申请(专利权)人:青岛市中心医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