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隐藏线束的集成转轴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451015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27 17:1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可隐藏线束的集成转轴结构,包括连接管、第一连接片、第一支架、第二连接片以及第二支架,所述第一连接片与所述连接管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支架与所述第一连接片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支架内设有第一容纳槽,所述第一容纳槽与所述连接管连通;所述第二连接片与所述连接管可转动连接;以及所述第二支架与所述第二连接片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支架内设有第二容纳槽,所述第二容纳槽与所述连接管连通。使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可隐藏线束的集成转轴结构,线束可隐藏在转轴结构内部,转轴结构容易组装,转轴集成度高,在后续产品的组装中可节约组装时间,降低组装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隐藏线束的集成转轴结构
本技术涉及转轴结构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可隐藏线束的集成转轴结构。
技术介绍
转轴是转动工作中既承受弯矩又承受扭矩的结构;随着科技产业日益发达,电子产品或机械产品都与转轴结构结合在一起,成为具有转轴结构的产品。现有常规转轴结构中,有的线束可以隐藏在转轴内部,但是转轴体积较大,影响产品的整体结构和外观,有的转轴体积较小,但因为内部结构限制,不能将线束隐藏在结构内部,线束需要单独布置也会影响产品的整体结构和外观,所以在产品上使用转轴结构时,市场上常见的转轴对产品外观影响大,结构上无法同时做到体积小、同时能隐藏线束等,所以在设计产品时会造成产品外观笨重、线束外漏、产品转动范围受限等问题,而且转轴结构由很多个零部件构成、组装复杂,集成度低,造成组装时间长、故障率高,从而导致后续产品的组装成本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公开一种可隐藏线束的集成转轴结构,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可隐藏线束的集成转轴结构组装复杂,集成度低的问题。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采用下述技术方案:一种可隐藏线束的集成转轴结构,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可隐藏线束的集成转轴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n连接管(1);/n第一连接片(2),所述第一连接片(2)与所述连接管(1)固定连接;/n第一支架(3),所述第一支架(3)与所述第一连接片(2)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支架(3)内设有第一容纳槽(4),所述第一容纳槽(4)与所述连接管(1)连通;/n第二连接片(5),所述第二连接片(5)与所述连接管(1)可转动连接;以及/n第二支架(6),所述第二支架(6)与所述第二连接片(5)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支架内(6)设有第二容纳槽(7),所述第二容纳槽(7)与所述连接管(1)连通。/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隐藏线束的集成转轴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连接管(1);
第一连接片(2),所述第一连接片(2)与所述连接管(1)固定连接;
第一支架(3),所述第一支架(3)与所述第一连接片(2)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支架(3)内设有第一容纳槽(4),所述第一容纳槽(4)与所述连接管(1)连通;
第二连接片(5),所述第二连接片(5)与所述连接管(1)可转动连接;以及
第二支架(6),所述第二支架(6)与所述第二连接片(5)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支架内(6)设有第二容纳槽(7),所述第二容纳槽(7)与所述连接管(1)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隐藏线束的集成转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管(1)包括中空的管体(8),所述管体(8)包括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第一端外周设有与所述管体垂直的凸缘(9),所述第二端为旋铆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隐藏线束的集成转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片(2)设有开孔(10),所述开孔(10)套设在所述管体(8)上,所述第一连接片(2)与所述凸缘(9)抵接,所述管体(8)的外部设有第一防转平面(11),所述开孔(10)包括第二防转平面(12),所述第一防转平面(11)和所述第二防转平面(12)配合。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可隐藏线束的集成转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连接片(5)设有圆孔(13),所述圆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梁毅耿国阳
申请(专利权)人:良业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