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井眼修整功能的扶正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449983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27 17:1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具有井眼修整功能的扶正器,属于钻井工程设备领域,扶正器本体为圆柱状,扶正器本体上沿截面圆周方向均匀设置有多个凹槽,凹槽内设置有滚轮;滚轮分为设置于中部的圆柱体轮廓和设置于滚轮两侧的渐缩形轮廓,所述圆柱体轮廓表面设置有第二坚齿,所述渐缩形轮廓表面设置有第一坚齿;还包括设置于滚轮中心的主轴,主轴的长度大于滚轮的长度,主轴的两端通过固定结构与扶正器本体连接,滚轮的两侧设置有套设在主轴上的轴承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增大了扶正器与井眼之间的空间,改善了钻井液的流动、岩屑的清洁和钻具的通过性,降低了发生井下事故的风险,更有效提高了起到破碎岩石作用的滚轮的修整井眼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具有井眼修整功能的扶正器
本技术涉及钻井工程设备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具有井眼修整功能的扶正器。
技术介绍
目前,扶正器又称稳定器,是连接在石油钻柱上或作为井底钻具组合一部分的石油井下工具,按在钻柱的位置可分为钻柱扶正器和井底钻具组合两大类,其作用包括:控制井眼轨迹,在钻柱中起到扶正和支点作用,与钻柱其他构件一起实现控制井眼轨迹和曲率;井眼修整,扶正器在随钻柱钻进的过程中,可以对井眼的缩径或弯曲进行一定的扩眼,对井壁的不规则进行一定的修整,提高井身质量;减少钻柱振动,降低钻进过程中钻柱和井底钻具组合在井眼内的剧烈振动,提高工具寿命,同时减少工具的磨损。扶正器按结构可分为整体式扶正器、可换套扶正器、滚轮扶正器等,其中滚轮扶正器的特点是在本体上安装有三个可以自由旋转的滚轮,其作用除了常规扶正器的功能外,由于通过旋转的滚轮接触井壁,因此可以大大减小扶正器与井壁之间的摩擦力;同时,对于经常发生的井眼缩径、井眼不规则等异常情况,可以利用滚轮扶正器的滚轮破碎、修整井壁异常处的岩石,形成规则的井眼直径,提高钻井质量;由于滚轮扶正器的修整井眼的功能,故也被称为划眼器。目前,国内用的滚轮扶正器主要结构形式均由扶正器本体、滚轮、滚轮轴、固定结构、固定螺栓等组成。其在钻井应用中存在的一个主要问题是:其自由旋转的滚轮、滚轮轴、固定结构等均安装在从本体凸起的筋翼上,比如三滚轮扶正器安装在三条从本体凸起的筋翼上,这些凸起的筋翼与本体常作为牢固的一体,使得整个滚轮扶正器非常笨重,降低了扶正器与井眼之间的空间,影响了钻井泥浆流动和钻井岩屑的清洁,影响了钻柱的移动,因此增加了钻井事故发生的风险;另一方面,凸起的筋翼作为固定的结构,无法像滚轮那样可以自由旋转,其作用只是类似于常规的扶正器,无法起到降低摩擦力、旋转破碎岩石的作用。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
技术介绍
中存在的问题,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井眼修整功能的扶正器,以解决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本技术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一种具有井眼修整功能的扶正器,包括扶正器本体,其中,所述扶正器本体为圆柱状,扶正器本体上沿截面圆周方向均匀设置有三个凹槽,凹槽内设置有滚轮;所述滚轮分为设置于中部的圆柱体轮廓和设置于滚轮两侧的渐缩形轮廓,所述渐缩形轮廓处的滚轮的半径由靠近圆柱体轮廓的部分向两端逐渐缩小,所述圆柱体轮廓表面设置有均匀分布的第二坚齿,所述渐缩形轮廓表面设置有均匀分布的第一坚齿;所述滚轮还包括设置于滚轮中心的主轴,主轴的长度大于滚轮的长度,主轴的两端通过固定结构与扶正器本体连接,滚轮的两侧设置有套设在主轴上的轴承组,所述轴承组从滚轮向外依次为第二轴承、第一轴承和缓冲部件,扶正器本体还设置有贯通扶正器本体的水眼;进一步的,所述固定结构为固定螺栓或者是楔形结构;进一步的,还包括呼吸孔,所述呼吸孔贯穿设置在固定结构上;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轴承、第二轴承为耐磨的硬质合金类轴承;作为优选的,所述第一轴承、第二轴承为聚晶金刚石轴承;进一步的,所述滚轮的形状为椭球型、阶梯圆柱体和圆锥体中的一种;进一步的,所述缓冲部件为碟形弹簧、橡胶弹性体、并联弹簧组中的一种;作为优选的,所述凹槽和滚轮的数量包括但不限于为三个。进一步的,凸出于扶正器本体(1)轮廓的只有滚轮(2)本技术具有以下积极的技术效果:1、本技术提出了一种滚轮扶正器的设计,通过本技术增大了扶正器与井眼之间的空间,改善了钻井液的流动、岩屑的清洁和钻具的通过性,降低了发生井下事故的风险。2、本专利技术提出的滚轮扶正器的设计,最大化了有效部件——滚轮的作用效果,露出扶正器本体轮廓的只有起到旋转修整、扶正功能的滚轮,没有凸起的静止襟翼,增大了滚轮的作用面积,提高了扶正和修整效果。3、本技术采用全新的设计,旋转的滚轮由中部较粗的圆柱体轮廓和两端尺寸逐渐变小的轮廓组成,在各轮廓表面分别设有大量的齿,有效提高了起到破碎岩石作用的滚轮的修整井眼效果;在滚轮的两端还分别各设有一组耐磨的轴承进行支撑,并使用缓冲部件进行缓冲,延长了滚轮的工作寿命。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正视图;图3是本技术扶正器本体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的滚轮、固定结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滚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6是本技术滚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1-图6中:1-扶正器本体;2-滚轮;3-固定结构;4-凹槽;5-水眼;7-主轴;8-缓冲部件;9-第一轴承;10-第二轴承;11-径向轴承;21-渐缩形轮廓;22-圆柱体轮廓;23-第一坚齿;24-第二坚齿;31-固定螺栓;32-呼吸孔。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所描述的本技术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无需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除非另作定义,此处使用的技术术语或者科学术语应当为本技术所属领域内具有一般技能的人士所理解的通常意义。本技术专利申请说明书以及权利要求书中使用的“第一”、“第二”以及类似的词语并不表示任何顺序、数量或者重要性,而只是用来区分不同的组成部分。“包括”或者“包含”等类似的词语意指出现在“包括”或者“包含”前面的元件或者物件涵盖出现在“包括”或者“包含”后面列举的元件或者物件及其等同,并不排除其他元件或者物件。“上”、“下”、“左”、“右”等仅用于表示相对位置关系,当被描述对象的绝对位置改变后,则该相对位置关系也可能相应地改变。实施例一如图1至图4所示,本技术是一种具有井眼修整功能的扶正器,包括扶正器本体1,其中,所述扶正器本体1为圆柱状,扶正器本体1上沿截面圆周方向均匀设置有多个凹槽4,凹槽4内设置有滚轮2;所述滚轮2分为设置于中部的圆柱体轮廓22和设置于滚轮两侧的渐缩形轮廓21,所述渐缩形轮廓21处的滚轮2的半径由靠近圆柱体轮廓22的部分向两端逐渐缩小,所述圆柱体轮廓22表面设置有均匀分布的第二坚齿24,所述渐缩形轮廓21表面设置有均匀分布的第一坚齿23;所述滚轮2还包括设置于滚轮2中心的主轴7,主轴7的长度大于滚轮2的长度,主轴7的两端通过固定结构3与扶正器本体1连接,滚轮2的两侧设置有套设在主轴7上的轴承组,轴承组从滚轮2向外依次为第二轴承10、第一轴承9和缓冲部件8,扶正器本体1还设置有贯通扶正器本体1的水眼5。在扶正器本体1上设有多个凹槽4,在凹槽4内分别安装有可以自由旋转的滚轮2,滚轮通过两端的固定结构3固定在扶正器本体1上,设置有贯通扶正器本体1的水眼5是用作钻井液的内部通道,扶正器本体1的外部轮廓为规则的圆柱体,露出圆柱体表面的只有滚轮2;扶正器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具有井眼修整功能的扶正器,包括扶正器本体(1),其特征在于,/n所述扶正器本体(1)为圆柱状,扶正器本体(1)上沿截面圆周方向均匀设置有多个凹槽(4),凹槽(4)内设置有滚轮(2);/n所述滚轮(2)分为设置于中部的圆柱体轮廓(22)和设置于滚轮两侧的渐缩形轮廓(21),所述渐缩形轮廓(21)处的滚轮(2)的半径由靠近圆柱体轮廓(22)的部分向两端逐渐缩小,所述圆柱体轮廓(22)表面设置有均匀分布的第二坚齿(24),所述渐缩形轮廓(21)表面设置有均匀分布的第一坚齿(23);所述滚轮(2)还包括设置于滚轮(2)中心的主轴(7),主轴(7)的长度大于滚轮(2)的长度,主轴(7)的两端通过固定结构(3)与扶正器本体(1)连接,滚轮(2)的两侧设置有套设在主轴(7)上的轴承组,轴承组从滚轮(2)向外依次为第二轴承(10)、第一轴承(9)和缓冲部件(8),扶正器本体(1)还设置有贯通扶正器本体(1)的水眼(5)。/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有井眼修整功能的扶正器,包括扶正器本体(1),其特征在于,
所述扶正器本体(1)为圆柱状,扶正器本体(1)上沿截面圆周方向均匀设置有多个凹槽(4),凹槽(4)内设置有滚轮(2);
所述滚轮(2)分为设置于中部的圆柱体轮廓(22)和设置于滚轮两侧的渐缩形轮廓(21),所述渐缩形轮廓(21)处的滚轮(2)的半径由靠近圆柱体轮廓(22)的部分向两端逐渐缩小,所述圆柱体轮廓(22)表面设置有均匀分布的第二坚齿(24),所述渐缩形轮廓(21)表面设置有均匀分布的第一坚齿(23);所述滚轮(2)还包括设置于滚轮(2)中心的主轴(7),主轴(7)的长度大于滚轮(2)的长度,主轴(7)的两端通过固定结构(3)与扶正器本体(1)连接,滚轮(2)的两侧设置有套设在主轴(7)上的轴承组,轴承组从滚轮(2)向外依次为第二轴承(10)、第一轴承(9)和缓冲部件(8),扶正器本体(1)还设置有贯通扶正器本体(1)的水眼(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井眼修整功能的扶正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结构(3)为固定螺栓或者是楔形结构。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宋波李萌何清山
申请(专利权)人:成都希能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