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防水墙面拼装板及墙面拼装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9448374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27 17:0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建筑装饰墙面板材技术领域,尤其公开了一种自防水墙面拼装板及墙面拼装系统。该自防水墙面拼装板通过设计具有特殊结构的承接部和搭接部,可使二者相互匹配进行榫卯连接,即能够批量化生产继而组装施工,以使一个自防水墙面拼装板的搭接部搭接在相邻的另一个自防水墙面拼装板的承接部上,由此在两块自防水墙面拼装板的接头处实现自防水的功效,从而避免在使用过程中雨水顺着靠上位置的板材流入靠下位置的板材内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基于该自防水墙面拼装板提供的墙面拼装系统,能够通过固定件的作用以及相邻板材之间的榫卯连接方式,对建筑物外墙体进行安装,并获得良好的防水作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自防水墙面拼装板及墙面拼装系统
本技术属于建筑装饰墙面板材
,具体来讲,尤其涉及一种自防水墙面拼装板及墙面拼装系统。
技术介绍
目前建筑行业中对于室外墙面的需求主要包括保温层的处理和外墙装饰两个主要方面。一般施工方法是先用保温材料贴附在外墙面上,然后再贴附一层装饰用墙面板、或是涂刷一层装饰材料层,以起到美观装饰作用。在安装装饰用墙面板时,当下的主要做法是采用胶水将该墙面板粘贴在已安装好的保温层外。然而,目前这种采用胶水固定装饰用墙面板的方式,在长期使用过程中,会出现材料老化而渗水的问题,这种后置防水的防水效果并不持久。与此同时,这种先做一层保温层,然后再安装装饰用墙面板或刷涂装饰层的方式,也存在工序复杂、难于施工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自防水墙面拼装板及墙面拼装系统,该墙面拼装板及墙面拼装系统通过设置合理的结构,可实现批量化生产和拼装,且在拼装时通过榫卯连接的方式实现了前置结构防水的目的,从而避免使用胶水固定的方式,防水效果优异。为了达到上述技术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自防水墙面拼装板,其包括主板,以及由所述主板向相对的两侧分别延伸形成的承接部和搭接部;所述主板在厚度方向具有相对设置的主板内表面和主板外表面,所述承接部的承接内表面与所述主板内表面齐平,所述搭接部的搭接外表面与所述主板外表面齐平;其中,所述承接部包括由所述主板外表面外延依次形成的第一过度斜面、防水反水坡、第一承接台面及凹设于所述第一承接台面上的第一防水止水槽;所述搭接部的搭接内表面可与所述第一承接台面匹配进行相对搭接,以使所述搭接部与所述承接部实现榫卯连接;所述防水反水坡具有倒角。进一步地,所述防水反水坡的倒角为5°~10°。进一步地,所述搭接部的端部具有由所述搭接外表面外延形成的第二过度斜面;其中,当所述搭接部搭接在所述承接部上时,所述第一过度斜面与所述第二过度斜面相对。进一步地,所述自防水墙面拼装板还包括贴设于所述主板内表面和/或承接内表面上的粘结胶层。进一步地,所述自防水墙面拼装板由保温板与涂覆在所述保温板外表的涂料层构成。进一步地,所述自防水墙面拼装板的厚度为2cm~10cm。本技术的另一目的还在于提供一种自防水墙面拼装系统,其包括若干如上任一所述的自防水墙面拼装板、以及用于固定所述自防水墙面拼装板的卡件及固定件;其中,所述卡件的中部具有用于所述固定件穿过的通孔;所述卡件贴附在所述自防水墙面拼装板的第一承接台面上,所述固定件经由所述通孔及所述第一防水止水槽贯穿所述自防水墙面拼装板;且所述自防水墙面拼装板的搭接部搭接在相邻的防水拼装板的承接部上。进一步地,所述自防水墙面拼装板的承接部的顶角抵接在相邻的自防水拼接板的搭接部与主板内表面的连接处。进一步地,所述卡件为不锈钢金属蝴蝶卡片,所述固定件为内置不锈钢螺钉膨胀管。进一步地,所述自防水墙面拼装系统还包括通过所述卡件和所述固定件与所述自防水墙面拼装板相互搭接的自防水拼装转角;其中,所述自防水拼装转角包括转角本体以及由所述转角本体向所述自防水墙面拼装板的搭接部的方向延伸形成的转角承接部;所述转角承接部包括由所述转角本体的转角外表面向所述搭接部外延依次形成的第三过度斜面、第二承接台面以及凹设于所述第二承接台面上的第二防水止水槽;所述搭接部的搭接内表面与所述第二承接台面相对搭接,以使所述自防水墙面拼装板的搭接部与所述自防水拼装转角的转角承接部实现榫卯连接。本技术通过设计具有特殊结构的承接部和搭接部,获得了一种具有新型结构的自防水墙面拼装板。该自防水墙面拼装板的承接部与搭接部的形状可相互匹配进行榫卯连接,即能够批量化生产继而组装施工,以使一个自防水墙面拼装板的搭接部搭接在相邻的另一个自防水墙面拼装板的承接部上,由此在两块自防水墙面拼装板的接头处,即由于承接部和搭接部的特定形状而实现自防水;由此,在使用过程中,雨水不会顺着靠上位置的板材流入靠下位置的板材内部。本技术基于该自防水墙面拼装板提供的墙面拼装系统,即能够通过固定件的作用以及相邻板材之间的榫卯连接方式,对建筑物外墙体进行安装,并获得良好的防水作用。附图说明通过结合附图进行的以下描述,本技术的实施例的上述和其它方面、特点和优点将变得更加清楚,附图中:图1是根据本技术的一种自防水墙面拼装板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根据本技术的一种自防水墙面拼装板的侧视图;图3是根据本技术的一种自防水墙面拼装板的正视图;图4是图2中A区域的局部放大图;图5是根据本技术的另一种自防水墙面拼装板的侧视图;图6是根据本技术的另一种自防水墙面拼装板的后视图;图7是根据本技术的一种自防水墙面拼装系统的侧视图;图8是图7中B区域的局部放大图;图9是根据本技术的自防水墙面拼装系统中卡件的正视图;图10是根据本技术的自防水墙面拼装系统中卡件的侧视图;图11是根据本技术的自防水墙面拼装系统中固定件的侧视图;图12是根据本技术的自防水墙面拼装系统中卡件与固定件连接后的侧视图;图13是根据本技术的一种多板组合拼接锚固形成的自防水墙面拼装系统的正视剖面图;图14是根据本技术的另一种多板组合拼接锚固形成的自防水墙面拼装系统的正视剖面图;图15是根据本技术的另一种自防水墙面拼装系统的侧视图;图16是图15中C区域的局部放大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将参照附图来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实施例。然而,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施本技术,并且本技术不应该被解释为限制于这里阐述的具体实施例。相反,提供这些实施例是为了解释本技术的原理及其实际应用,从而使本领域的其他技术人员能够理解本技术的各种实施例和适合于特定预期应用的各种修改。在附图中,为了清楚起见,可以夸大元件的形状和尺寸,并且相同的标号将始终被用于表示相同或相似的元件。将理解的是,尽管在这里可使用术语“第一”、“第二”等来描述各种元件,但是这些元件不应受这些术语的限制。这些术语仅用于将一个元件与另一个元件区分开来。基于目前在建筑物外墙体上使用的装饰用墙面板所存在的安装方式复杂、以及防水效果不佳等问题,本技术的专利技术人在大量墙面板研发生产的基础上,通过改进结构,研发了一种具有全新结构的自防水墙面拼装板,并基于该自防水墙面拼装板,进一步研发了一种自防水墙面拼装系统。具体参照图1~图4,该自防水墙面拼装板包括主板11,该主板11向相对的两侧(对应图3中显示方位即高度方向)分别延伸形成承接部12和搭接部13;主板11、承接部12和搭接部13分别为图2中虚线框内部分。该主板11在厚度方向具有相对设置的主板内表面11a和主板外表面11b;换句话说,该主板11的内外表面以该自防水墙面拼装板使用时的状态为准判断,即贴合建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自防水墙面拼装板,其特征在于,包括主板(11),以及由所述主板(11)向相对的两侧分别延伸形成的承接部(12)和搭接部(13);所述主板(11)在厚度方向具有相对设置的主板内表面(11a)和主板外表面(11b),所述承接部(12)的承接内表面(12a)与所述主板内表面(11a)齐平,所述搭接部(13)的搭接外表面(13b)与所述主板外表面(11b)齐平;其中,所述承接部(12)包括由所述主板外表面(11b)外延依次形成的第一过度斜面(121)、防水反水坡(122)、第一承接台面(123)及凹设于所述第一承接台面(123)上的第一防水止水槽(124);所述搭接部(13)的搭接内表面(13a)可与所述第一承接台面(123)匹配进行相对搭接,以使所述搭接部(13)与所述承接部(12)实现榫卯连接;所述防水反水坡(122)具有倒角。/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防水墙面拼装板,其特征在于,包括主板(11),以及由所述主板(11)向相对的两侧分别延伸形成的承接部(12)和搭接部(13);所述主板(11)在厚度方向具有相对设置的主板内表面(11a)和主板外表面(11b),所述承接部(12)的承接内表面(12a)与所述主板内表面(11a)齐平,所述搭接部(13)的搭接外表面(13b)与所述主板外表面(11b)齐平;其中,所述承接部(12)包括由所述主板外表面(11b)外延依次形成的第一过度斜面(121)、防水反水坡(122)、第一承接台面(123)及凹设于所述第一承接台面(123)上的第一防水止水槽(124);所述搭接部(13)的搭接内表面(13a)可与所述第一承接台面(123)匹配进行相对搭接,以使所述搭接部(13)与所述承接部(12)实现榫卯连接;所述防水反水坡(122)具有倒角。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防水墙面拼装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水反水坡(122)的倒角为5°~10°。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防水墙面拼装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搭接部(13)的端部具有由所述搭接外表面(13b)外延形成的第二过度斜面(13c);其中,当所述搭接部(13)搭接在所述承接部(12)上时,所述第一过度斜面(121)与所述第二过度斜面(13c)相对。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所述的自防水墙面拼装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自防水墙面拼装板还包括贴设于所述主板内表面(11a)和/或承接内表面(12a)上的粘结胶层(14)。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自防水墙面拼装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自防水墙面拼装板由保温板与涂覆在所述保温板外表的涂料层构成。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自防水墙面拼装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自防水墙面拼装板的厚度为2cm~10cm。


7....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吉元春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坤垦节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