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风景园林的雨水收集过滤再灌溉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9447581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27 17:0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基于风景园林的雨水收集过滤再灌溉装置,属于市政工程设备技术领域,以解决现有的基于风景园林的雨水收集过滤再灌溉装置中,收集池在对雨水收集后,雨水蒸发速度快,不易长时间存放供灌溉使用,而且雨水中会有枯枝落叶等大型的杂物,在对雨水收集过程中,容易堵塞过滤网,并且大量的枯枝落叶不方便回收处理的问题,包括集水池,所述集水池为柱形空腔结构,且集水池空腔底部固定安装有支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中由于导流板顶部内环面开设有倒角,当集水池埋于地面以下时,且导流板与地面相持平状态,雨水经过遮阳盖与集水池之间的缝隙,通过导流板设置的倒角引入集水池中,从而方便对雨水的收集,并且利用遮阳盖可降低雨水的蒸发。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风景园林的雨水收集过滤再灌溉装置
本技术属于市政工程设备
,更具体地说,特别涉及一种基于风景园林的雨水收集过滤再灌溉装置。
技术介绍
园林灌溉是补充园林植物生长所需的土壤水分,以改善其生长条件的技术措施。利用人工的方法或机械的方法以不同的灌水形式,补充园林绿地的土壤水分,满足植物的水分需求,除了满足园林植物的需水外,还有调节园林空气湿度和温度、淋洗植物上的灰尘以及美化园林景色等作用。园林灌慨包括花卉灌溉、草坪溜溉、林木灌溉等。如申请号:CN201920371606.4的技术提供一种基于风景园林的雨水收集过滤再灌溉装置。所述一种基于风景园林的雨水收集过滤再灌溉装置,包括:主体箱;收集装置,所述收集装置设置于所述主体箱的顶部,所述收集装置包括集雨斗,并且所述集雨斗的内部设置有流通锥;过滤装置,所述过滤装置设置于所述主体箱的内部。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基于风景园林的雨水收集过滤再灌溉装置具有,过滤后的雨水通过吸泵的动力利用排水管排放到喷架的内部,最后在通过驱动电机的动力利用螺纹块带动喷架最后对植物进行喷洒,使资源循环利用,大大增加了灌溉效率,也减缓了园林雨水排放压力;还设有太阳光伏板,可以将太阳能转化电能,节约资源,整个装置功能齐全,大大提高了使用性。基于上述专利的检索,以及结合现有技术中的设备发现,现有的基于风景园林的雨水收集过滤再灌溉装置中,收集池在对雨水收集后,雨水蒸发速度快,不易长时间存放供灌溉使用,而且雨水中会有枯枝落叶等大型的杂物,在对雨水收集过程中,容易堵塞过滤网,并且大量的枯枝落叶不方便回收处理。于是,有鉴于此,针对现有的结构及缺失予以研究改良,提供一种基于风景园林的雨水收集过滤再灌溉装置,以期达到更具有更加实用价值性的目的。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基于风景园林的雨水收集过滤再灌溉装置,以解决现有的基于风景园林的雨水收集过滤再灌溉装置中,收集池在对雨水收集后,雨水蒸发速度快,不易长时间存放供灌溉使用,而且雨水中会有枯枝落叶等大型的杂物,在对雨水收集过程中,容易堵塞过滤网,并且大量的枯枝落叶不方便回收处理的问题。本技术基于风景园林的雨水收集过滤再灌溉装置的目的与功效,由以下具体技术手段所达成:一种基于风景园林的雨水收集过滤再灌溉装置,包括集水池,所述集水池为柱形空腔结构,且集水池空腔底部固定安装有支架;所述支架顶端通过螺栓固定安装有电机;所述电机一侧设有过滤组件;所述过滤组件上设有导水管,且导水管穿过集水池侧壁,并且导水管与集水池远端的喷淋器相连接;所述电机顶端通过螺栓固定安装有安装板;所述安装板上方设有摇臂,且摇臂通过转轴与电机转动连接;所述集水池顶部边缘设有导流板;所述集水池上方固定安装有遮阳盖。进一步的,所述遮阳盖包括齿圈和固定架,所述遮阳盖整体为锥形结构,且遮阳盖底端固定安装有齿圈,所述遮阳盖底端设有固定架,且遮阳盖通过固定架与集水池固定连接,并且遮阳盖与集水池之间留有缝隙。进一步的,所述导流板包括倒角,所述导流板为环形结构,且导流板与集水池直径相匹配,所述导流板顶部内环面开设有倒角,当所述集水池埋于地面以下时,且导流板与地面相持平状态。进一步的,所述过滤组件包括过滤筒、进水管和水泵,所述过滤筒通过螺栓与支架固定连接,且过滤筒左端设有进水管,并且进水管设置于雨水中,所述过滤筒右端设有水泵,且水泵通过螺栓与支架固定连接,所述过滤筒通过导水管与喷淋器相连接。进一步的,所述摇臂包括齿轮、滚刷和轴杆,所述摇臂呈人字形结构,且摇臂通过转轴与电机转动连接,所述摇臂三处人字形端部均设有轴杆,所述轴杆顶部固定安装有齿轮,且齿轮与齿圈相匹配,并且齿轮与齿圈啮合连接,所述轴杆底部固定安装有滚刷,且滚刷和齿轮均通过轴杆与摇臂转动连接。进一步的,所述安装板包括第一过滤网、收集筒、第二过滤网和挡板,所述安装板为圆形板状结构,且安装板与集水池空腔内壁之间设有第一过滤网,所述第一过滤网位于滚刷下方,且第一过滤网与滚刷滑动连接,所述安装板正中心位置固定安装有挡板,且挡板与第一过滤网之间设有四处收集筒,四处所述收集筒呈环形阵列方式分布,且收集筒设置于安装板底部,所述收集筒为柱形通腔结构,且收集筒底端固定安装有第二过滤网。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由于遮阳盖通过固定架与集水池固定连接,并且遮阳盖与集水池之间留有缝隙,导流板为环形结构,且导流板与集水池直径相匹配,导流板顶部内环面开设有倒角,当集水池埋于地面以下时,且导流板与地面相持平状态,雨水经过遮阳盖与集水池之间的缝隙,通过导流板设置的倒角引入集水池中,从而方便对雨水的收集,并且利用遮阳盖可降低雨水的蒸发。由于摇臂三处人字形端部均设有轴杆,轴杆顶部固定安装有齿轮,且齿轮与齿圈相匹配,安装板与集水池空腔内壁之间设有第一过滤网,第一过滤网位于滚刷下方,此装置为电机提供动力,使摇臂在安装板和齿圈之间转动,同时齿轮与齿圈的传动,通过轴杆带动滚刷自转,滚刷在转动过程中,对第一过滤网上的枯枝落叶和杂物进行清除,从而有效防止第一过滤网被堵塞,同时从第一过滤网上扫除的枯枝落叶和杂物,由收集筒进行收集处理,使用方便,结构更加合理。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轴视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所示拆除集水池和喷淋器后结构示意图。图3是图1所示拆除遮阳盖和喷淋器后结构示意图。图4是图3引出的旋转视角结构示意图。图5是图3所示拆除安装板和集水池后结构示意图。图中,部件名称与附图编号的对应关系为:1、集水池;2、遮阳盖;201、齿圈;202、固定架;3、导流板;301、倒角;4、导水管;5、喷淋器;6、过滤组件;601、过滤筒;602、进水管;603、水泵;7、支架;8、摇臂;801、齿轮;802、滚刷;803、轴杆;9、安装板;901、第一过滤网;902、收集筒;903、第二过滤网;904、挡板;10、电机。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的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技术,但不能用来限制本技术的范围。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术语“上”、“下”、“左”、“右”、“内”、“外”、“前端”、“后端”、“头部”、“尾部”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风景园林的雨水收集过滤再灌溉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集水池(1),所述集水池(1)为柱形空腔结构,且集水池(1)空腔底部固定安装有支架(7);所述支架(7)顶端通过螺栓固定安装有电机(10);所述电机(10)一侧设有过滤组件(6);所述过滤组件(6)上设有导水管(4),且导水管(4)穿过集水池(1)侧壁,并且导水管(4)与集水池(1)远端的喷淋器(5)相连接;所述电机(10)顶端通过螺栓固定安装有安装板(9);所述安装板(9)上方设有摇臂(8),且摇臂(8)通过转轴与电机(10)转动连接;所述集水池(1)顶部边缘设有导流板(3);所述集水池(1)上方固定安装有遮阳盖(2)。/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风景园林的雨水收集过滤再灌溉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集水池(1),所述集水池(1)为柱形空腔结构,且集水池(1)空腔底部固定安装有支架(7);所述支架(7)顶端通过螺栓固定安装有电机(10);所述电机(10)一侧设有过滤组件(6);所述过滤组件(6)上设有导水管(4),且导水管(4)穿过集水池(1)侧壁,并且导水管(4)与集水池(1)远端的喷淋器(5)相连接;所述电机(10)顶端通过螺栓固定安装有安装板(9);所述安装板(9)上方设有摇臂(8),且摇臂(8)通过转轴与电机(10)转动连接;所述集水池(1)顶部边缘设有导流板(3);所述集水池(1)上方固定安装有遮阳盖(2)。


2.如权利要求1所述基于风景园林的雨水收集过滤再灌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遮阳盖(2)包括齿圈(201)和固定架(202),所述遮阳盖(2)整体为锥形结构,且遮阳盖(2)底端固定安装有齿圈(201),所述遮阳盖(2)底端设有固定架(202),且遮阳盖(2)通过固定架(202)与集水池(1)固定连接,并且遮阳盖(2)与集水池(1)之间留有缝隙。


3.如权利要求1所述基于风景园林的雨水收集过滤再灌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板(3)包括倒角(301),所述导流板(3)为环形结构,且导流板(3)与集水池(1)直径相匹配,所述导流板(3)顶部内环面开设有倒角(301),当所述集水池(1)埋于地面以下时,且导流板(3)与地面相持平状态。


4.如权利要求1所述基于风景园林的雨水收集过滤再灌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组件(6)包括过滤筒(601)、进水管(602)和水泵(603),所述过滤筒(601)通过螺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田飞雪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林业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