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海绵城市下渗滞蓄生态景观明渠施工工法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446602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27 17:0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海绵城市下渗滞蓄生态景观明渠施工工法,包括如下方法:施工准备、定位放线、降水施工、土方开挖、坡面平整、双向渗透膜施工、级配碎石回填、预制砌块安装和分段验收,所述预制砌块安装包括有新型挡土墙预制砌块制作、新型挡土墙预制砌块养护和新型挡土墙预制砌块运输。本发明专利技术,采用的新型挡土墙预制砌块无需砂浆连接减轻了不可再生资源的破坏,施工现场噪音小,废物及废水排放减少,施工环境完全符合绿色环保的城市发展趋势,新型挡土墙预制砌块与传统的护坡结构相比,不易因岸坡的局部变形产生裂缝、塌陷、断裂等情况,能保持整体稳定性,更适用于粉质粘土,地下水位较高地质,同时砖孔中可种植水生植物,更环保、生态。

A construction method of open channel for infiltration and storage ecological landscape in sponge Cit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海绵城市下渗滞蓄生态景观明渠施工工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海绵城市
,具体为一种海绵城市下渗滞蓄生态景观明渠施工工法。
技术介绍
随着山西经济转型城市南部发展,城镇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城市生态问题成为制约国民经济发展的障碍,因城市不透水面积增加、下垫面硬化,导致“逢雨必涝、雨后即旱”、水资源紧缺等问题频现,利用“渗、滞、蓄、净”等措施,构建以“自然积存、自然渗透、自然净化”为特色的海绵城市,成为一种可持续发展的城市建设模式,随着科学技术的大力发展,我们越来越重视海绵城市的发展,在海绵城市的发展过程中,生态护坡技术得到大力的推广和应用。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在城市不透水面积增加、下垫面硬化,导致“逢雨必涝、雨后即旱”、水资源紧缺等问题频现的缺点。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海绵城市下渗滞蓄生态景观明渠施工工法,包括如下步骤:施工准备、定位放线、降水施工、土方开挖、坡面平整、双向渗透膜施工、级配碎石回填、预制砌块安装和分段验收,所述预制砌块安装包括有新型挡土墙预制砌块制作、新型挡土墙预制砌块养护和新型挡土墙预制砌块运输。优选的,所述新型挡土墙预制砌块制作包括有配料、搅拌和成型,所述配料用到储料斗、称料斗、成型斗,根据混凝土不同的配比,进行砂、石、水泥骨料的计量配料。优选的,所述搅拌用到动力装置、工控微机、供水系统、含水测定仪,工作时由计算机按照预输入的配合指令给搅拌机自动加料,所述搅拌负责对混凝土拌合物进行拌制,同时由计算机按照预输入的给水量设定值进行加水拌合,完成搅拌程序。优选的,所述成型用到成型主机、控制系统、专用模板,搅拌好的混凝土熟料,在模板上填料、压板、震动、顶模脱制造出成型砖。优选的,所述降水施工采用小型钻机成孔,且成孔管径在600-700mm之间,并且该成孔后埋设管径300mm、壁厚为50mm的无砂砼滤水管,滤管单节长度为1.Om,且滤管外缠设尼龙丝布粗滤网两层,周边填筑粒径为0.5-1.0m的透水性材料,采用小型潜水泵,集水主管采用不小于100mm塑料管,连接管采用20mm的PVC塑料软管。优选的,在降水施工达到开挖条件后进行施工测量放样、施工中线以及开挖边线的放样,以20m为一段进行放样。优选的,将边坡开挖预留5cm厚的基土在砌筑边坡时,由人工修整,所述开挖土方不能放置在距离基坑边2m范围内,坡面修整前利用样桩纵横拉线对坡面平整度进行检测。优选的,所述双向渗透膜施工,双向渗透膜幅宽8m,单卷长50m,所述双向渗透膜采用自然搭接,搭接的最小宽度为20cm。优选的,所述级配碎石回填由机械辅助,人工整平,在级配碎石回填完成后进行新型挡土墙预制砌块安装。优选的,在地梁和横梁施工完成后,且混凝土强度达到75%后,进行新型挡土墙预制砌块砖的砌筑,所述新型挡土墙预制砌块错缝安装,且新型挡土墙预制砌块铺设分段工作面进行安装,护坡上下块砌体砖之间均选用玻纤尼龙锚固棒加固。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新型挡土墙预制砌块无需砂浆连接减轻了不可再生资源的破坏,现场湿法作业大量减少,施工现场噪音小,散装物料减少,废物及废水排放减少,施工环境完全符合绿色环保的城市发展趋势,文源路生态明渠的建设对于山西建设海绵城市来说是首创,在一定程度上来说为以后相关工程施工提供宝贵的经验,对于项目所在地来说具有一定社会效益,既防止城市洪涝灾害又可以增加景观绿化,提升城市人居环境,此做法取得了良好的社会经济效益,新型挡土墙预制砌块与传统的护坡结构相比,不易因岸坡的局部变形产生裂缝、塌陷、断裂等情况,能保持整体稳定性,更适用于粉质粘土,地下水位较高地质,同时砖孔中可种植水生植物,更环保、生态。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工艺流程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工艺施工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砌块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参照图1-3,一种海绵城市下渗滞蓄生态景观明渠施工工法,包括如下方法:施工准备、定位放线、降水施工、土方开挖、坡面平整、双向渗透膜施工、级配碎石回填、预制砌块安装和分段验收,预制砌块安装包括有新型挡土墙预制砌块制作、新型挡土墙预制砌块养护和新型挡土墙预制砌块运输。新型挡土墙预制砌块制作包括有配料、搅拌和成型,所述配料用到储料斗、称料斗、成型斗,根据混凝土不同的配比,进行砂、石、水泥骨料的计量配料。搅拌用到动力装置、工控微机、供水系统、含水测定仪,工作时由计算机按照预输入的配合指令给搅拌机自动加料,加料完成后,搅拌系统负责对混凝土拌合物进行拌制,同时,由计算机系统按照预输入的给水量设定值进行加水拌合,完成搅拌程序,进场料和搅拌时间采用全自动控制系统进行控制,减少了人为因素的影响,确保了混凝土块预制质量。成型系统主要用到成型主机、控制系统、专用模板,是整条生产线的核心,用搅拌好的混凝土熟料,将模板装上填料后、压板、震动、顶模脱板,最后制造出成型砖。降水施工采用小型钻机成孔,成孔管径在600-700之间,成孔后埋设管径300mm,壁厚为50mm的无砂砼滤水管,滤管单节长度为1.Om,滤管外缠设尼龙丝布粗滤网两层,周边再填筑粒径为0.5-1.0的透水性材料,一般为瓜子料,抽水设备采用小型潜水泵,集水主管采用不小于100塑料管,连接管采用20的PVC塑料软管,降水作业期间地下水位降至基坑底以下不小于0.5m,方可进行基坑开挖。定位放线在降水施工达到开挖条件后进行施工测量放样,进行施工中线以及开挖边线的放样,以20m为一段进行放样,并妥善保护好样桩,在开挖施工过程中要不断进行复测防止中线偏位,以及超挖。土方开挖将边坡开挖作为控制要点,重点控制边坡坡度,防止超挖,避免超挖产生的回填,预留5cm左右厚的基土在砌筑边坡时由人工修整,在过程控制中边坡是最为重要的一环,它直接影响到生态护坡的砌筑,明渠开挖的土方要随挖随倒,开挖土方不能放置在距离基坑边2m范围内,防止过大的静载对边坡稳定造成影响,在基坑开挖完成后进行坡面修整,坡面修整前利用样桩纵横拉线对坡面平整度进行检测,对超高部位进行人工削坡,对欠高部位进行人工回填至设计高程,另外,对坡面松软部位进行挖除,用人工置换合格土料进行回填至设计高程,对坡面土方密实度不合格部位重新进行人工夯实至设计要求。双向渗透膜施工,双向渗透膜幅宽8m,单卷长50m,双向渗透膜采用人工滚铺方式,要求布面平顺、松弛适度、避免织物张拉受力及不规则褶皱,并防止损伤和污染,边缘部位用无棱角石块固定,在本工程施工中,双向渗透膜采用自然搭接,搭接的最小宽度为20cm,在本工程施工中土工布铺设质量起很重要的作用,双向渗透膜具有防渗、反滤、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海绵城市下渗滞蓄生态景观明渠施工工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施工准备、定位放线、降水施工、土方开挖、坡面平整、双向渗透膜施工、级配碎石回填、预制砌块安装和分段验收,所述预制砌块安装包括有新型挡土墙预制砌块制作、新型挡土墙预制砌块养护和新型挡土墙预制砌块运输。/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海绵城市下渗滞蓄生态景观明渠施工工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施工准备、定位放线、降水施工、土方开挖、坡面平整、双向渗透膜施工、级配碎石回填、预制砌块安装和分段验收,所述预制砌块安装包括有新型挡土墙预制砌块制作、新型挡土墙预制砌块养护和新型挡土墙预制砌块运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海绵城市下渗滞蓄生态景观明渠施工工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新型挡土墙预制砌块制作包括有配料、搅拌和成型,所述配料用到储料斗、称料斗、成型斗,根据混凝土不同的配比,进行砂、石、水泥骨料的计量配料。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海绵城市下渗滞蓄生态景观明渠施工工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用到动力装置、工控微机、供水系统、含水测定仪,工作时由计算机按照预输入的配合指令给搅拌机自动加料,所述搅拌负责对混凝土拌合物进行拌制,同时由计算机按照预输入的给水量设定值进行加水拌合,完成搅拌程序。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海绵城市下渗滞蓄生态景观明渠施工工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成型用到成型主机、控制系统、专用模板,搅拌好的混凝土熟料,在模板上填料、压板、震动、顶模脱制造出成型砖。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海绵城市下渗滞蓄生态景观明渠施工工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降水施工采用小型钻机成孔,且成孔管径在600-700mm之间,并且该成孔后埋设管径300mm、壁厚为50mm的无砂砼滤水管,滤管单节长度为1.Om,且滤管外缠...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晓东王肖冲冯清晋李海清
申请(专利权)人:中铁十七局集团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西;1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